一种茶叶残渣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872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叶残渣过滤装置,包括储茶筒、过滤箱、过滤盒和振动架,所述储茶筒固定于所述过滤箱上,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连接有若干支撑脚,所述储茶筒两端分别设有开口和出茶口,所述储茶筒的底部转动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茶口的开关组件,所述振动架固定于所述过滤箱的内部,所述过滤盒插接于所述振动架上,且所述过滤盒位于所述出茶口的下方,所述过滤箱的一侧铰接有箱门,所述过滤箱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振动架振动的动力组件,所述过滤箱底部设有出渣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取用茶叶时,过滤茶叶含有的残渣,提高取用茶叶的质量,有效避免茶水漂浮茶渣,茶渣过滤简单方便。茶渣过滤简单方便。茶渣过滤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残渣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茶叶残渣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叶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残渣,茶叶的质量受残渣的影响,茶叶浸泡时,残渣会漂浮在茶水中,影响茶水口感。现有的储茶罐一般不具备滤除茶渣的功能,且存在用手抓取的情况,茶叶容易掉落,例如专利号为CN212048370U的储存茶叶的紫陶罐,公开了通过在罐体内壁设置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MCU、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感应部直接接触罐内储放的茶叶,从而精确地获取茶叶的温湿度信息,并通过MCU的模数转换模块,将温湿度信息通过导线、第一金属触片、第二金属触片传递至盖体的指针式温湿度表盘,通过指针式温湿度表盘显示温湿度信息,不能滤除茶渣,取用的茶叶质量较差,且取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一种茶叶残渣过滤装置,可筛除茶渣,提高茶叶质量,且便于茶叶的取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茶叶残渣过滤装置,包括储茶筒、过滤箱、过滤盒和振动架,所述储茶筒固定于所述过滤箱上,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连接有若干支撑脚,所述储茶筒两端分别设有开口和出茶口,所述储茶筒的底部转动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茶口的开关组件,所述振动架固定于所述过滤箱的内部,所述过滤盒插接于所述振动架上,且所述过滤盒位于所述出茶口的下方,所述过滤箱的一侧铰接有箱门,所述过滤箱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振动架振动的动力组件,所述过滤箱底部设有出渣口。
[0006]优选的,所述振动架包括振动框和若干支撑弹簧,若干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若干所述支撑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振动框连接,所述过滤盒插接于所述振动框上。
[0007]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马达和凸轮,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凸轮连接,所述振动框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凸轮配合的滑槽。
[0008]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有支撑座,若干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座上。
[0009]优选的,所述振动框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槽,所述过滤盒通过所述插槽插接于所述振动框上。
[0010]优选的,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开关板、连接轴和操作杆,所述开关板通过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出茶口的下方,所述操作杆通过锥齿轮组驱动所述开关板转动,以实现打开或关闭所述出茶口。
[0011]优选的,所述锥齿轮组包括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套接于所
述操作杆的一端,所述从动锥齿轮套接于所述连接轴的一端,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茶叶残渣过滤装置,储茶筒可存放茶叶,通过打开或关闭开关组件,可控制茶叶输出,在取用茶叶之前,动力组件可驱动过滤盒振动筛除茶渣,提高茶叶质量,同时可将过滤盒从过滤箱内取出,茶叶取用简单方便,有效避免用手抓取造成的茶叶掉落,茶叶取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茶叶残渣过滤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中局部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储茶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储茶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储茶筒、2过滤箱、3过滤盒、4振动架、5振动框、6支撑弹簧、7开口、8出茶口、9开关组件、10开关板、11连接轴、12操作杆、13锥齿轮组、14主动锥齿轮、15从动锥齿轮、16动力组件、17马达、18凸轮、19滑槽、20支撑座、21盖子、22插槽、23支撑脚、24出渣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更好理解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茶叶残渣过滤装置,包括储茶筒1、过滤箱2、过滤盒3和振动架4,所述储茶筒1固定于所述过滤箱2上,可固定储茶筒1,所述过滤箱2的底部连接有若干支撑脚23,所述储茶筒1两端分别设有开口7和出茶口8,便于茶叶的放入和取出,开口7上盖有盖子21,所述储茶筒1的底部转动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茶口8的开关组件9,可根据是否取用茶叶以及取用茶叶的量打开出茶口8,所述振动架4固定于所述过滤箱2的内部,所述过滤盒3插接于所述振动架4上,且所述过滤盒3位于所述出茶口8的下方,过滤盒3接住从出茶口8输出的茶叶,所述过滤箱2的一侧铰接有箱门,打开箱门,可取出或插入过滤盒3,所述过滤箱2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振动架4振动的动力组件16,所述过滤箱2底部设有出渣口24,将过滤的茶渣排出过滤箱2。
[0023]具体的,所述振动架4包括振动框5和若干支撑弹簧6,若干所述支撑弹簧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过滤箱2的底部,若干所述支撑弹簧6的自由端与所述振动框5连接,所述过滤盒3插接于所述振动框5上,便于过滤盒3振动过滤茶渣,其中,所述过滤箱2的底部设有支撑座20,若干所述支撑弹簧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座20上,可使茶渣尽可能与支撑弹簧6分开。
[0024]具体的,所述动力组件16包括马达17和凸轮18,所述马达17的输出端与所述凸轮18连接,所述振动框5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凸轮18配合的滑槽19,凸轮18转动滑过滑槽19,带动振动框5振动,其中,所述振动框5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槽22,所述过滤盒3通过所述插槽22插接于所述振动框5上,便于马达17的安装。
[0025]使用时,茶叶存放于储茶筒1内,取用茶叶时,启动马达17,马达17通过凸轮18与滑槽19的配合驱动振动框5振动,转动开关组件9打开出茶口8,茶叶落入过滤盒3内;过滤盒3插接于振动框5,进而振动框5带动过滤盒3振动,过滤盒3过滤茶叶含有的茶渣,茶渣落入过滤箱2的箱底,且茶渣收集在过滤箱2内,达到一定量后可自行清除,茶渣过滤完毕,马达17停止工作,打开箱门,通过过滤盒3取出茶叶。
[0026]实施例2
[0027]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开关组件9包括开关板10、连接轴11和操作杆12,所述开关板10通过所述连接轴11转动连接于所述出茶口8的下方,便于开关板10在出茶口8下方转动,所述操作杆12通过锥齿轮组13驱动所述开关板10转动,以实现打开或关闭所述出茶口8,操作杆12的操作端延伸至过滤箱2的外部,其中,所述锥齿轮组13包括主动锥齿轮14和从动锥齿轮15,所述主动锥齿轮14套接于所述操作杆12的一端,所述从动锥齿轮15套接于所述连接轴11的一端,所述主动锥齿轮14与所述从动锥齿轮15啮合。
[0028]转动操作杆12,操作杆12通过主动锥齿轮14和从动锥齿轮15的啮合,驱动连接轴11转动,连接轴11带动开关板10转动打开或关闭出茶口8。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残渣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茶筒、过滤箱、过滤盒和振动架,所述储茶筒固定于所述过滤箱上,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连接有若干支撑脚,所述储茶筒两端分别设有开口和出茶口,所述储茶筒的底部转动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茶口的开关组件,所述振动架固定于所述过滤箱的内部,所述过滤盒插接于所述振动架上,且所述过滤盒位于所述出茶口的下方,所述过滤箱的一侧铰接有箱门,所述过滤箱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振动架振动的动力组件,所述过滤箱底部设有出渣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残渣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架包括振动框和若干支撑弹簧,若干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若干所述支撑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振动框连接,所述过滤盒插接于所述振动框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残渣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马达和凸轮,所述马达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洁麦力艳麦名琳麦勇罗美秀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飞来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