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桩基础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桩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桩基础。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物是建造在地面上的,从而导致地面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为了保证建筑厂房的稳定性,常采用地层桩基础形式,该种基础形式在软弱土质地区应用广泛,通常由几根伸入土层的桩基共同承起一承台,以构成建筑物的支撑单元。
[0003]建筑桩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桩筒安装在孔洞中,然后进行浇筑工作构成建筑桩,但是,现有的桩筒置于孔洞中后,依靠桩筒底部的桩尖头插入到地面上,对桩筒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对桩筒的固定效果较差,不够牢固,实用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桩基础,其能够提高对桩筒的加固效果,并实现高度可调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建筑桩基础,包括:
[0007]桩筒,其外部对称设置有固定杆;
[0008]加固板,其设置于所述桩筒的外部,所述加固板沿固定杆上下移动并通过固定杆进行限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桩筒,其外部对称设置有固定杆;加固板,其设置于所述桩筒的外部,所述加固板沿固定杆上下移动并通过固定杆进行限位固定;以及加固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加固板的边角,所述加固组件包括设置于加固板的可移动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设置有多个尖头杆,所述尖头杆插入到土层中用于加固桩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顶部通过固定块与桩筒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安装多个所述尖头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导向杆在加固板内开设的滑槽中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桩基础,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述鹏,张旗,高文彬,梁斌,肖义玮,徐浩然,孙肇坤,蒙辰,吴迪,金福银,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