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脐孔牵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851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脐孔牵开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上均固定连接有半圆形的钳臂,所述钳臂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的挡片,所述挡片垂直钳臂延伸且尾部向钳臂外侧翻折,挡片翻折部分与钳臂之间形成用于卡住患者腹壁的定位空间。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中,利用普通拉钩将患者脐孔两侧的皮肤牵拉开时拉钩滑脱,导致意外划伤患者皮肤的情况出现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脐孔牵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脐孔牵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妇科涉及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切除的手术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卵巢良性肿瘤是女性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最常见原因,而子宫肌瘤或卵巢肌瘤的主要手术指征是肿瘤直径≥5cm,但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切口长度一般为1

3cm,一般不会超过3cm,即实性肿瘤直径的大小远远超过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切口,进而导致切除的肿瘤无法直接经切口取出,需要在腹腔内进行切碎才能取出。
[0003]现在更多的是直接将肿瘤装袋之后提至腹壁处,由其他的医生或者护士双手用拉钩钩住患者脐孔两侧腹壁将其牵拉开,然后主刀医生利用手术钳牵拉住瘤体,在标本袋中直接用尖刀以“削苹果”式对瘤体进行切碎,然后取出。运用上述方法虽然能将瘤体切碎然后取出,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0004]采用普通的拉钩时,需要其他的医生或者护士双手操作拉钩,用拉钩钩住患者脐孔两侧腹壁将其牵拉开,操作不方便,双手容易疲劳,时间长了容易脱力导致脐孔两侧腹壁往中间移动。此外,由于手术过程中患者皮肤上存在消毒液、血液等液体,普通拉钩只是单点勾住皮肤,容易在消毒液、血液的润滑作用下出现滑脱的情况,进而导致意外划伤患者皮肤的情况出现,非常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脐孔牵开装置,可以解决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中,利用普通拉钩将患者脐孔两侧的皮肤牵拉开时拉钩滑脱,导致意外划伤患者皮肤的情况出现的问题。
[0006]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脐孔牵开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上均固定连接有半圆形的钳臂,所述钳臂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的挡片,所述挡片垂直钳臂延伸且尾部向钳臂外侧翻折,挡片翻折部分与钳臂之间形成用于卡住患者腹壁的定位空间。
[0008]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9]1、医生在操作时更加简单,单手操作即可:在进行经脐单孔腹腔手术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医生在牵开患者脐孔周边皮肤时,单手手持手柄即可,不用像现有技术中还需要双手各持一个拉钩将患者脐孔周边皮肤牵拉开,操作更加的简单,且可以很好的防止牵开时间长时医生出现脱离的情况,能更好的保证牵开效果以及手术安全。
[0010]2、可以很好的避免医生在牵拉开患者脐孔周边皮肤时,牵开装置出现滑动的情况,进而进一步保证牵开效果以及手术安全:在进行经脐单孔腹腔手术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将挡片伸入到患者腹壁之下,然后将挡片底部向外侧翻折的部分置于患者腹壁之下,即使得皮肤位于钳臂下方与挡片底部向外侧翻折的部分上方的定位空间内,使得钳
臂和挡片底部可以将患者腹壁固定在中间,即使是手术中存在消毒液、血液等液体,由于挡片底部向外侧翻折的部分是反向“钩”在患者腹壁下方的,所以可以很好地防止挡片滑动,进而进一步保证牵开效果以及手术安全。
[0011]3、便于主刀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可以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挡片固定连接于钳臂内侧,相比于将挡片固定连接于挡片的外侧,可以很好地防止钳臂在主刀医生手术过程中阻挡主刀医生手术视野,影响主刀医生手术操作。
[0012]4、设计合理,满足临床要求,适于大范围推广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连接于每一个手柄上的钳臂均设为半圆形,两个钳臂即组成一个圆形,与人体脐孔形状相同,使用时更加的符合人体特征;且在牵拉开患者脐孔时弧形的挡片可以更好的贴合在患者脐孔内壁上,即本技术的脐孔牵开装置设计合理,更加满足临床要求。
[0013]进一步,所述每一个钳臂上的挡片个数均为1

3个。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每一个钳臂上的挡片设置为1

3个,可以在充分撑开脐孔周边皮肤的同时,还能防止因挡片太密集,阻碍医生手术操作。
[0015]进一步,所述挡片宽度为1

1.5cm,长度为2.5

6.5cm。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挡片宽度为设为1

1.5cm可以使得挡片在能很好的拉开患者脐孔周边皮肤的同时,还能避免阻碍医生手术操作,即当挡片宽度小于1cm时,在拉开患者脐孔周边皮肤时挡片与患者皮肤接触面积太小,撑开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对于比较胖脂肪比较厚的患者,挡片之间的脂肪可能被“挤出”阻碍医生操作;而当挡片宽度大于1.5cm时,挡片过宽会阻碍医生手术视野,不便于医生操作。而将挡片长度设置为2.5

6.5cm,可以应对不同皮肤厚度的患者。
[0017]进一步,所述钳臂端部转动连接有弧形的撑开臂,撑开臂的内侧设有卡槽,且另一侧钳臂的端部可以卡在卡槽内。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患者进行经脐单孔取肿瘤的手术时,医生将患者脐孔周围的皮肤撑开之后,可以将撑开臂转动,使得另一侧钳臂的端部卡进撑开臂内侧的卡槽内,使得两钳臂和撑开臂之间相互支撑,进而使得两个钳臂固定,此时便可以不用医护人员将手柄时刻握持钳臂就能时刻保持撑开的状态,既可以节省人力资源,还可以避免操作的医生过多相互影响,即不会影响医生的手术操作;手术完成之后,只用将卡在撑开臂上卡槽内的钳臂端部取出,使得两钳臂不再互相支撑,然后取下即可,非常的方便。
[0019]进一步,所述手柄之间设有撑开装置。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撑开装置使得手柄时刻保持张开的角度,进而使得钳臂时刻保持撑开的状态,进而使得在手术时可以不用医护人员时刻将手柄握持使得钳臂保持撑开的状态,既可以节省人力资源,还可以避免操作的医生过多相互影响。
[0021]进一步,所述撑开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右侧手柄上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靠近左侧手柄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卡齿,且左侧手柄上设有与固定臂配合的穿孔,穿孔内壁上设有与固定臂上卡齿配合的第二卡齿。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右侧手柄上的固定臂伸入到左侧手臂上的穿孔内,固定臂上的第一卡齿与穿孔内壁上的第二卡齿配合将手柄以及钳臂固定,进而将钳臂撑开并使得钳臂时刻保持撑开状态;且还可以根据调节固定臂伸入到穿孔内的长度调节手柄和钳臂的张开程度,进而使得医生在手术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脐孔周边皮肤被拉开的程
度,更加的方便。
[0023]进一步,所述手柄、钳臂、挡片、撑开臂以及固定臂边缘均为圆角过渡。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保护患者皮肤组织等不受损伤,避免边缘太尖锐对患者皮肤组织造成划伤。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一种脐孔牵开装置实施例一中的俯视图;
[0026]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7]图3为图1中左侧钳臂的轴测视图(撑开臂未示出);
[0028]图4为本技术一种脐孔牵开装置实施例二中的俯视图;
[0029]图5为本技术一种脐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脐孔牵开装置,包括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均固定连接有半圆形的钳臂,所述钳臂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的挡片,所述挡片垂直钳臂延伸且尾部向钳臂外侧翻折,挡片翻折部分与钳臂之间形成用于卡住患者腹壁的定位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脐孔牵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钳臂上的挡片个数均为1

3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脐孔牵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宽度为1

1.5cm,长度为2.5

6.5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脐孔牵开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新宇孔伟黄山
申请(专利权)人:贵黔国际医院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