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出线构架功能的配电装置楼架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827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兼具出线构架功能的配电装置楼架构,包括架柱、架梁和屋面板构成的下层架构,以及构架柱、构架斜撑和构架梁构成的上层架构;架柱垂直连接在屋面板同侧相对的两边缘处,位于同一平面的架柱通过架梁连接,架柱与架梁相互垂直,构架柱设在屋面板相对下层架构的背侧,且与屋面板垂直连接,构架斜撑一端与屋面板连接,另一端与构架柱连接,构成三角架构,构架柱通过构架梁连接,且构架梁与构架柱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具备配电装置室与出线构架双重功能一体的配电装置楼架构,大大节省建筑占地,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具出线构架功能的配电装置楼架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兼具出线构架功能的配电装置楼架构。

技术介绍

[0002]配电装置室(或GIS室)是一种用于变电工程的建筑物,用于围护电气设备,使电气设备处于室内环境。
[0003]当前,变电站、换流站中的配电装置室(或GIS室)和出线构架一般采用分体设计,两者相互独立,发挥其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其中,配电装置楼(或GIS室)仅用于围护电气设备,而出线构架则作为另外独立的结构单独设置于配电装置楼旁边,用于承担出线的各项拉力。
[0004]在某些特殊工程中,经常由于用地限制,存在两个建构筑物无法分开设置的情况,往往需要占用额外的区域进行构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兼具出线构架功能的配电装置楼架构,通过上下层的结构进行构筑,下层采用钢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作为电气设备的围护体系以及主要的受力体系,上层设计叠放钢结构出线构架,使两者构筑成一体,无需分离设置,实现各自功能的兼具,进而大幅度减少占地面积,减少构筑成本。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兼具出线构架功能的配电装置楼架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包括上层架构和下层架构,所述上层架构和所述下层架构一体构建;
[0008]所述下层架构包括架柱、架梁和屋面板;
[0009]其中,所述架柱垂直连接在所述屋面板同侧相对的两边缘处,位于同一平面的所述架柱通过所述架梁连接,所述架柱与所述架梁相互垂直
[0010]所述上层架构包括构架柱、构架斜撑以及构架梁;
[0011]所述构架柱设在所述屋面板相对所述下层架构的背侧,且与所述屋面板垂直连接,所述构架斜撑一端与所述屋面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构架柱连接,构成三角架构,所述构架柱通过所述构架梁连接,且所述构架梁与所述构架柱相互垂直。
[0012]进一步的,位于同一平面任意相邻的架柱之间,设有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撑柱。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柱设在连接相邻所述架柱的所述架梁之间。
[0014]进一步的,位于同一平面任意相邻的构架柱之间,设有交叉设置的第二支撑柱。
[0015]进一步的,所述构架梁包括第一构架梁和第二构架梁,所述第一构架梁设在所述构架柱顶部,所述第二构架梁设在所述第一构架梁下方。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柱设在所述第一构架梁和第二构架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构架梁和所述屋面板之间。
[0017]进一步的,所述构架斜撑的一端与所述构架柱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构架梁与所述构架柱的交叉点处。
[0018]进一步的,所述构架柱设在任一相同平面的所述架柱与所述屋面板连接处的背侧。
[0019]进一步的,所述构架斜撑与所述屋面板的连接处,位于另一相同平面的所述架柱与所述屋面板连接处的背侧。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整体架构包括下层架构和上层架构,通过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屋面板作为楼板搭建为一体,上层构架梁上挂导线,下层钢框架结构承担配电装置室与构架的双重荷载,通过上层架构实现出线,实现具备配电装置室与出线构架双重功能一体的配电装置楼,大大节省建筑占地,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实施例1整体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实施例1侧面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实施例2整体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

架柱、2

架梁、3

屋面板、4

构架柱、5

第一构架梁、6

第二构架梁、7

构架斜撑、8

第一支撑柱、9

第二支撑柱、10

避雷线、11

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实施例1
[0030]本技术的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兼具出线构架功能的配电装置楼架构,如图1

图2所示,包括架柱1、架梁2和屋面板3构成的下层架构,所述架柱1垂直连接在所述屋面板3同侧相对的两边缘处,位于同一平面的所述架柱1通过所述架梁2连接,所述架柱1与所述架
梁2相互垂直;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架柱1和所述架梁2均采用钢材料,所述屋面板3由混凝土浇筑制成,所述屋面板3中浇筑有框架梁2。
[0032]具体的,所述架柱1和所述架梁2设有多个,所述架柱1均垂直于所述屋面板3和地面,所述架梁2平行于所述屋面板3和地面进行设置,所述架柱1之间以及所述架梁2之间相互平行。
[0033]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下层架构上还构筑有上层架构,上下层之间通过钢接或铰接节点连接,通过所述上层架构和所述下层架构整体构成了配电装置楼架构,所述上层架构包括构架柱4、构架斜撑7以及构架梁2;
[0034]所述构架柱4、构架斜撑7以及构架梁2均采用钢材料制成。
[0035]所述构架柱4设在所述屋面板3相对所述下层架构的背侧,且与所述屋面板3垂直连接,具体的,所述构架柱4与所述架柱1一一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构架柱4设在任一相同平面的所述架柱1与所述屋面板3连接处的背侧,即对应的所述构架住与所述架柱1在同一直线上与所述屋面板3连接,使得基于所述屋面板3的各处受力均匀,整个架构体更加稳定;
[0036]所述构架斜撑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出线构架功能的配电装置楼架构,包括架柱、架梁和屋面板构成的下层架构,所述架柱垂直连接在所述屋面板同侧相对的两边缘处,位于同一平面的所述架柱通过所述架梁连接,所述架柱与所述架梁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层架构上构筑有上层架构,所述上层架构包括构架柱、构架斜撑以及构架梁;所述构架柱设在所述屋面板相对所述下层架构的背侧,且与所述屋面板垂直连接,所述构架斜撑一端与所述屋面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构架柱连接,构成三角架构,所述构架柱通过所述构架梁连接,且所述构架梁与所述构架柱相互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出线构架功能的配电装置楼架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平面任意相邻的架柱之间,设有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撑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具出线构架功能的配电装置楼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设在连接相邻所述架柱的所述架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出线构架功能的配电装置楼架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平面任意相邻的构架柱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增勇余波吴怡敏杨关张朋朋毛宇朱大鹏蒋乐邓艾李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