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防洪墙用的升降排水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823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隐藏式防洪墙用的升降排水一体化装置。防洪防汛墙采用液压缸配合折叠杆驱动墙体完成升降,放倒后完全嵌平于路面,面板设置防滑材料,不影响车辆及行人通行,且可以靠电动、手动、遥控、感应及远程方式来操控防洪防汛墙的升降,操控方便快捷。解决了传统的防洪防汛墙需要占用空间储藏,运输、安装及使用极为不便,一旦突发特大洪涝灾害加上运输及设备保养等原因无法及时阻断水源导致巨大惨重损失的技术问题。惨重损失的技术问题。惨重损失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防洪墙用的升降排水一体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和河道两岸防洪防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式防洪墙用的升降排水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地下空间及人防工程大多采用在入口处最高处设置防淹挡水闸门、备好足量防汛沙袋,预防雨量太大、集中,超过原有排水系统设计能力,造成地下停车场入口积水量超过排水流量而变内涝,成人为灾害。
[0003]但目前“防淹闸门”所配置的闸门大多为临时设施,平时都处于闲置状态,需要占用空间储藏,运输、安装及使用也极为不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一旦突发特大洪涝灾害加上“防淹闸门”运输及设备保养等原因无法及时阻断水源导致巨大惨重损失。如专利CN201310286257.3公开的移动式防洪墙,专利CN201510327493.4公开的组装式移动防洪墙,以及专利CN201610591409.4公开的组合型防洪墙,当发生洪灾需要防洪时,需要临时搬运立柱和挡板,并将立柱安装在插座或柱钉上,在立柱之间安装挡板形成防洪墙,运输过程费时费力,安装拆卸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防洪墙用的升降排水一体化装置,包括箱体、门叶和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设置在地面以下的凹坑内,所述门叶和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门叶包括挡水面板和背水面板,所述门叶一端固定连接底轴,所述底轴通过底轴固定组件转动连接于箱体侧壁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液压缸和折叠杆,所述折叠杆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液压缸和所述折叠杆的第一段均通过支座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的底板上,所述液压缸的伸缩轴和所述折叠杆的第二段均与所述背水面板中部固定设置的耳板转动连接,所述液压缸与远程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门叶绕所述底轴转动;在汛期,所述门叶可转动至竖直状态并用于阻挡洪水,在非汛期,所述门叶可转动至水平状态并与路面平行衔接,不影响行人和车辆自由通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防洪墙用的升降排水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水面板中段的表面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液压缸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挡水面板承受的压力从而自动控制液压缸的伸缩轴进行伸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防洪墙用的升降排水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采用分段式触发所述门叶升起,所述门叶完全升起后转动的角度为90度,当洪水来临时,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承受的压力值第一次到达触发值,所述液压缸控制所述门叶转动的角度为90/n度,随着洪水慢慢上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承受的压力值第二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华陈瑞贵丁锋周彬龙房世永王剑操梦园章银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池州川河水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