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烟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818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烟管道,包括吸管,所述吸管右端连通安装直筒,所述直筒内安装抽气设备,所述直筒右端连通设置排出管,所述抽气设备左端进口位置连通安装进气管,所述抽气设备右端出口位置出气管且出气管与排出管连通布置,所述进气管外端安装第二锥形罩且第二锥形罩设置在直筒内壁上,所述进气管外端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左端安装滤筒组件,所述安装板右端安装环形管,所述环形管左端等距连通设置多个喷气管,所述出气管下端连通设置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背离出气管一端与环形管连通,该设计对环形滤网外端附着的灰渣进行清理,有效减少环形滤网外端发生堵塞概率,用于保证烟气正常排出作业,提升实用性。提升实用性。提升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烟管道


[0001]本技术是一种排烟管道,属于消防


技术介绍

[0002]为了现在建筑的安全,一般会在建筑中安装消防设施,而消防设施指建筑物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等用于防范和扑救建筑物火灾的设备设施的总称,其中排烟管道是消防设施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并且烟气中混合有灰渣和有害物质,所以一般在排烟管道中安装有对排出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的装置,现有技术中排烟管道一般由两段输烟管、风机以及净化设备构成,在发生火灾时,启动与净化设备出口连通的风机,从而将室内的烟气抽入进气的输烟管内,然后通过进气的输烟管输送到与进气的输烟管连通的净化设备,利用净化设备对烟气进行净化,然后净化后的烟气沿着风机和出气的输烟管排出,而净化设备一般由壳体与填充有活性炭的滤筒构成,在排烟过程中,烟气进入滤筒内,利用滤筒对烟气中的灰渣进行过滤阻挡,并穿过滤筒内的活性炭,利用活性碳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从而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但是灰渣易附着在滤筒外端面,使滤筒发生堵塞概率较大,进而影响烟气正常排出作业,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排烟管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对环形滤网外端附着的灰渣进行清理,有效减少环形滤网外端发生堵塞概率,用于保证烟气正常排出作业,提升实用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排烟管道,包括吸管,所述吸管右端连通安装直筒且直筒左右两端均呈封堵状态,所述直筒内安装抽气设备,所述直筒右端连通设置排出管,所述抽气设备左端进口位置连通安装横向布置的带第一控制阀的进气管,所述抽气设备右端出口位置连通设置带第二控制阀的出气管且出气管与排出管连通布置,所述进气管外端安装左宽右窄布置的第二锥形罩且第二锥形罩设置在直筒内壁上,所述进气管外端设置安装板且安装板位于第二锥形罩内,所述安装板左端安装填充有活性炭的滤筒组件且滤筒组件与进气管连通布置,所述安装板右端安装环形管且环形管位于第二锥形罩内,所述环形管设置在进气管外侧,所述环形管左端等距连通设置呈圆形布置的多个倾斜布置的喷气管,所述喷气管贯穿安装板且喷气管的出口面向滤筒组件环形内壁方向布置,所述出气管下端连通设置带第四控制阀的连接管且连接管与出气管连通位置设置在第二控制阀左侧,所述连接管背离出气管一端贯穿第二锥形罩并与环形管连通。
[0005]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右端连通设置左窄右宽布置的第三锥形罩且第三锥形罩设置在直筒内,所述排出管左端穿过直筒并与第三锥形罩右端连通布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上端连通设置竖向布置的带第三控制阀的辅助管且辅助管位于第二锥形罩右侧,所述辅助管与进气管连通的位置设置在第一控制阀右侧,所述辅助
管上端延伸出直筒上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直筒内安装左窄右宽布置的第一锥形罩且第一锥形罩位于滤筒组件左侧,所述吸管右端穿过直筒并与第一锥形罩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直筒下端左侧连通设置带开关阀的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与直筒连通位置安装在第一锥形罩与第二锥形罩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滤筒组件包括圆板,所述圆板右端边缘位置安装环形滤网,所述环形滤网右端安装圆环且圆环螺纹连接在安装板环形外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环形外端右侧安装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左端安装保护件且保护件位于安装板环形外端,所述保护件贴合在圆环右端。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利用风机使外界气体通过连接管向环形管内进行输送,再通过多个喷气管向外喷射气体,使气体穿过活性碳并对环形滤网环形内壁进行吹拂,进而将环形滤网外端附着的灰渣进行清理,有效减少环形滤网外端发生堵塞概率,用于保证烟气正常排出作业,提升实用性。
[0013]2、利用风机使烟气通过吸管进入第一锥形罩、直筒与第二锥形罩形成的空间内,再使烟气穿过环形滤网以及活性炭进入进气管内,此时活性炭会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并且环形滤网将烟气中混合的灰渣进行过滤阻挡,实现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环保性好。
[0014]3、环形滤网过滤阻挡出的灰渣会掉落到第一锥形罩内、第二锥形罩内或位于第一锥形罩以及第二锥形罩之间的直筒内部底端位置,而灰渣会沿着第一锥形罩或第二锥形罩内壁锥形面向内滑动,进而将灰渣汇集到排渣管与直筒连通位置,然后可打开排渣管上的开关阀,使汇集的灰渣通过排渣管排出,便于灰渣清理作业。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排烟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排烟管道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排烟管道中直筒与风机的装配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排烟管道中滤筒组件的示意图。
[0020]图中:1

吸管、2

直筒、3

排出管、4

风机、5

出气管、6

连接管、7

进气管、8

环形管、9

喷气管、12

第一锥形罩、21

辅助管、22

排渣管、23

第二锥形罩、31

第三锥形罩、71

滤筒组件、72

安装板、711

环形滤网、712

圆板、713

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排烟管道,包括吸管1,在吸管1右端连通安装在左右两端均呈封堵状态的直筒2左端,通过直筒2为抽气设备等部
件提供安装空间,并将抽气设备安装到直筒2内,再将排出管3连通设置到直筒2右端,利用抽气设备实现抽烟作业,抽气设备可采用风机4,在抽气设备左端进口位置连通安装横向布置的带第一控制阀的进气管7,并将设置在直筒2内壁上的左宽右窄布置的第二锥形罩23安装到进气管7外端,在抽气设备右端出口位置连通设置带第二控制阀的出气管5,再将设置在直筒2内且左窄右宽布置的第三锥形罩31连通设置在出气管5右端,利用第三锥形罩31使排出管3与出气管5连通,再将排出管3左端穿过直筒2右端并与第三锥形罩31右端连通布置。
[0023]具体地,在发生火灾时,先启动风机4,进而使因火灾产生的烟气通过吸管1进入直筒2内,并在第二锥形罩23阻挡下,使烟气沿着进气管7、风机4、出气管5、第三锥形罩31以及排出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烟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管(1),所述吸管(1)右端连通安装直筒(2)且直筒(2)左右两端均呈封堵状态,所述直筒(2)内安装抽气设备,所述直筒(2)右端连通设置排出管(3),所述抽气设备左端进口位置连通安装横向布置的带第一控制阀的进气管(7),所述抽气设备右端出口位置连通设置带第二控制阀的出气管(5)且出气管(5)与排出管(3)连通布置,所述进气管(7)外端安装左宽右窄布置的第二锥形罩(23)且第二锥形罩(23)设置在直筒(2)内壁上,所述进气管(7)外端设置安装板(72)且安装板(72)位于第二锥形罩(23)内,所述安装板(72)左端安装填充有活性炭的滤筒组件(71)且滤筒组件(71)与进气管(7)连通布置,所述安装板(72)右端安装环形管(8)且环形管(8)位于第二锥形罩(23)内,所述环形管(8)设置在进气管(7)外侧,所述环形管(8)左端等距连通设置呈圆形布置的多个倾斜布置的喷气管(9),所述喷气管(9)贯穿安装板(72)且喷气管(9)的出口面向滤筒组件(71)环形内壁方向布置,所述出气管(5)下端连通设置带第四控制阀的连接管(6)且连接管(6)与出气管(5)连通位置设置在第二控制阀左侧,所述连接管(6)背离出气管(5)一端贯穿第二锥形罩(23)并与环形管(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5)右端连通设置左窄右宽布置的第三锥形罩(31)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强王春源于志杰张雯崔永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强力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