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编织的轻绒感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8161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针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一体编织的轻绒感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该针织面料包括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包括绒感区,所述绒感区由氨纶包纱和第一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氨纶包纱和第一纱线编织于同一编织路,且所述氨纶包纱在面层和底层上下成圈,其外层纱线的至少一部分纱线弯曲并形成绒毛;所述第一纱线为仅在面层成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轻绒感针织面料一体编织,其纱线无需经过后整理工艺的磨损,强力几乎没有损失,保证了面料的强度;其绒感区域可以通过编织区域进行设计,其花型设计不受约束,可设计性强;且绒感区域绒感较轻,面料整体更为清爽不厚重,更适合春秋季产品使用。更适合春秋季产品使用。更适合春秋季产品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编织的轻绒感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
,具体指一种一体编织的轻绒感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起绒针织物指的是表面起绒,具有绒层或毛茸外观的针织物。目前获得起绒织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通过割绒工艺获得,也叫做剪绒,有经起绒和纬起绒两种,经起绒由绒经织成毛圈经割断后形成耸立在织物表面的绒毛;纬起绒是将部分绒纬的浮长割断后形成绒毛,该工艺获得的面料的绒毛较长,且容易在服用或者洗涤过程中发生掉毛现象;第二种是磨毛工艺:其是布料通过磨毛机和金刚砂皮的磨擦作用,使织物表面形成了一层具有短绒毛层感觉,既保留原有特性又赋予织物新的风格,增加了保暖性和柔软性,厚厚柔柔,质感丰盈,具有不掉色的特性,颜色历久弥新,适用于冬季保暖性产品以及贴身使用的产品;但磨毛后的产品由于部分纤维断裂,其面料的强力会有所下降,且磨毛区域花型为规模型,对于设计而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三种是编织毛圈织物,但其编织的毛圈结构整体较厚重,柔软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编织的轻绒感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包括绒感区,所述绒感区由氨纶包纱和第一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氨纶包纱和第一纱线编织于同一编织路,且所述氨纶包纱在面层和底层集圈,其外层纱线的至少一部分纱线弯曲并形成绒毛;所述第一纱线为仅在面层成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编织的轻绒感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包纱为氨纶空包纱、氨纶机包纱或者氨纶并捻纱中的任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编织的轻绒感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包纱的外层纱线为无网锦纶或者无网涤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编织的轻绒感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绒感区,所述氨纶包纱形成满针编织组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编织的轻绒感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绒感区,所述氨纶包纱形成织一空一的隔针编织组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编织的轻绒感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包纱包括第一氨纶包纱和第二氨纶包纱,且所述第一氨纶包纱和第二氨纶包纱具有不同的纱线特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编织的轻绒感针织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伟霞蔡清来蔡永安
申请(专利权)人:百润晋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