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谱线强度相关性匹配的光谱标准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谱分析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谱线强度相关性匹配的光谱标准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往往需要多台相同的LIBS设备进行工作,而LIBS系统的硬件设备又很难保持完全一致,例如两台设备的光谱数据波长范围和分辨率很难完全相同,导致在一台设备上建立的模型无法直接应用于其他设备,而重新建立预测模型又需要大量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浪费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不利于LIBS设备的规模化使用。解决如何在不同设备之间实现共用模型以减少重新建模带来的复杂工作的问题称为模型传递,根本目的是实现一次建模,多设备共享,减小重新建模的成本,进而可以为LIBS成分分析设备的规模量产提供软件基础,为LIBS设备的普及应用提供便利条件。
[0003]在光谱分析领域,根据校正对象的不同,模型传递算法的实现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对不同设备间的光谱数据进行标准化校正;二是对建立模型的参数进行校正;三是对模型在不同设备间的预测结果进行校正。因为光谱数据作为研究者可以获取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谱线强度相关性匹配的光谱标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主光谱数据X
m
和从光谱数据X
s
,根据主、从光谱谱线强度相关系数筛选从机谱线用于拟合主机每一维谱线;计算主光谱数据与从机匹配波长点的回归系数β,利用回归系数组成模型传递矩阵F;对待处理的从机光谱数据,通过将其与传递矩阵F相乘,实现从机光谱数据到主机光谱数据的标准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谱线强度相关性匹配的光谱标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光谱数据X
m
和从光谱数据X
s
需要预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对获得的多设备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谱线强度相关性匹配的光谱标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需要将数据预处理后光谱数据进一步划分为传递样本集n_tr、测试样本集n_tes;所述传递样本集数据用于建立模型传递矩阵,所述测试样本集数据用于评价光谱标准化方法的准确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谱线强度相关性匹配的光谱标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划分传递样本和测试样本时,使其均匀分布在总样本的浓度范围之内,以实现最充分的评估光谱标准化的作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谱线强度相关性匹配的光谱标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从机谱线,包括:计算主光谱矩阵数据每一维波长点与从光谱矩阵数据的每一维波长点的相关系数R
i,j
;设定阈值为θ,挑选与主机光谱波长点的相关系数R
i,j
绝对值大于θ的从机光谱波长点,定义为这些波长点为与主机对应光谱匹配的波长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谱线强度相关性匹配的光谱标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型传递矩阵包括:计算主机光谱矩阵每一维波长点与从机对应匹配波长点的回归系数β;以主机谱线索引为行,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兰香,尚栋,于海斌,曾鹏,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