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8098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不具有光焦度的滤光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采用五片具有特定光焦度组合和特定面型的非球面镜片和一片不具有光焦度的滤光片,使得该光学镜头具有超大视场角、小头部、总长短、解像质量高的优点。解像质量高的优点。解像质量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镜头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具有超大视场角(视场角大于150
°
)的镜头现如今被广泛运用在VR设备、监控设备、车载录像设备中。然而,目前该类镜头虽然具有基本功能,也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但还是存在如总长长、体积大、头部口径大等问题,组装在设备中不仅会影响设备的大小尺寸,而且会影响设备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至少具有超大视场角、小头部、高解像质量等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8<R32/R31<15;4<φ52/φ32<8;其中,R32表示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1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φ52表示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的光焦度,φ32表示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的光焦度。
[000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通过合理分配五片透镜的厚度及光焦度,合理的控制各个透镜的面型,使得该光学镜头具有超大视场角、小头部、总长短、高解像质量的特点,更好地满足装有超广角镜头设备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光学畸变(F

θ畸变)曲线图;
[0009]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图;
[0010]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0011]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光学畸变(F

θ畸变)曲线图;
[0013]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图;
[0014]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透镜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0015]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光学畸变(F

θ畸变)曲线图;
[0017]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图:
[0018]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透镜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002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光阑、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滤光片。
[0022]其中,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同时,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均为非球面镜片。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4]FOV≥167
°
; (1)
[0025]8<R32/R31<15; (2)
[0026]4<φ52/φ32<8; (3)
[0027]其中,FOV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R32表示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1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φ52表示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的光焦度,φ32表示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的光焦度。采用多片非球面镜片组合,通过特定的表面形状搭配和合理的光焦度分配,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式(1)至(3),合理分配R32/R31以及φ52/φ32的值,使得该光学镜头具有超大视场角(FOV≥167
°
)、小头部、总长短、高解像质量的特点。
[00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9]8.0<R11/R12<9.5; (4)
[0030]‑
1.25<φ1/φ2<

1.15; (5)
[0031]0.30<SAG11/SAG12<0.45; (6)
[0032]其中,R1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φ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光焦度,φ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光焦度,SAG1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矢高,SAG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的矢高。满足上述条件式(4)至(6),通过合理控制第一透镜的面型和光焦度,有利于发散入射光线,减小光线进入光阑时的入射角,有利于增大光学镜头的视场角。
[00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34]0.8<CT1/CT12<1.2; (7)
[0035]0.7<D12/f<1.0; (8)
[0036]其中,CT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D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径直径,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满足上述条件式(7)和(8),通过合理控制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空气间隔的关系,以及控制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径与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的关系,有利于使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排列更加紧凑,有利于减小光学镜头的头部直径,满足光学镜头小头部的需求。
[003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38]1.8<CT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共五片透镜,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8<R32/R31<15;4<φ52/φ32<8;其中,R32表示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1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φ52表示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的光焦度,φ32表示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的光焦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8.0<R11/R12<9.5;

1.25<φ1/φ2<

1.15;0.30<SAG11/SAG12<0.45;其中,R1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φ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光焦度,φ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光焦度,SAG1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矢高,SAG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的矢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0.8<CT1/CT12<1.2;0.7<D12/f<1.0;其中,CT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D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径直径,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1.8<CT2/CT3<2.0;0.20<(CT23+CT34)/CTb<0.27;其中,CT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23表示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CT34表示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CTb表示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的各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之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雨辰徐丽丽章彬炜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