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多级共享小区的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建立通信分布式单元与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一传输层连接,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直联第一共享小区的通信射频单元并且通过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元级联第二共享小区的通信射频单元;建立每个通信射频单元的物理接口从北向端口到南向端口的映射关系;以及基于映射关系进行同级通信射频单元的上行合并或下行拷贝。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通信扩展单元直连通信射频单元的共享小区并且级联通信射频单元的共享小区的配置,实现前传接口的完全开放,增强不同供应商的基带单元和无线射频单元实现互联互通。单元和无线射频单元实现互联互通。单元和无线射频单元实现互联互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级共享小区的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配置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多级共享小区的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5G基站是5G网络的核心设备,提供无线覆盖,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基站的架构、形态直接影响5G网络如何部署。在技术标准中,5G的频段远高于2G、3G和4G网络,5G网络现阶段主要工作在3000
‑
5000MHz频段。由于频率越高,信号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也越大,所以5G网络的基站密度将更高。5G基站主要用于提供5G空口协议功能,支持与用户设备、核心网之间的通信。按照逻辑功能划分,5G基站可分为5G基带单元与5G射频单元,二者之间可通过CPRI或eCPRI接口连接。5G基带单元负责NR基带协议处理,包括整个用户面(UP)及控制面(CP)协议处理功能,并提供与核心网之间的回传接口(NG接口)以及基站间互连接口(Xn接口)。
[0003]图1是现有技术的5G扩展型小基站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5G扩展型小基站系统由基带单元、远端汇聚单元和无线射频单元三部分组成。基带单元主要完成基带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物理层处理、设备状态监控等功能;远端汇聚单元主要完成数据分路和合并、数据转发等功能;无线射频单元主要完成射频处理及无线信号的收发。
[0004]图2是现有技术的5G扩展型小基站的前传接口示意图。如图2所示,前传接口为基带单元与远端汇聚单元/无线射频单元之间的接口,根据各部分承载功能不同有多种不同的划分方式,如图2所示。Option7
‑
2是将PHY(端口物理层)分为两部分,上层的功能成为HIGH
‑
PHY,下层功能成为LOW
‑
PHY。与此同时,Option8将所有PHY的功能放置在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室内基带处理单元,)中,RRU(Remote Radio Unit,射频拉远单元,)只承载射频的相关功能。无线射频单元承载PHY功能过多会导致RRU的成本和功耗升高,但是却可以降低前传端口的带宽。目前O
‑
RAN(Open
‑
Radio Access Network,开放式无线接入网)主要考虑宏站Massive MIMO(大规模多进多出技术,是信号水平维度空间基础上引入垂直维度的空域进行利用,信号的辐射状是个电磁波束。)的天线数目较多,采用Option7
‑
2的划分方式,底层协议采用eCPRI(eCPRI即是enhanced CPRI,增强型CPRI),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前传带宽。而对于小基站来说,天线数目不多(最多为4T4R),Option8是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切分方式,底层协议采用更为成熟的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这也是国内小基站厂商普遍采用的划分方式。
[0005]前传接口的协议分为控制面、用户面、同步面和管理面,为了达到前传接口尽可能开放,实现异厂家互联互通,O
‑
RAN对Option7
‑
2的前传接口C/U/S/M面协议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是O
‑
RAN的前传接口协议并不涉及Option8。由于Option8采用的CPRI协议其并未对其中的控制管理层进行详细规定,并非是完全开放的标准,因此为了推动实现Option8的前传接口开放,有必要在现有的CPRI协议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面规范,从而实现异厂
家的互联互通。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级共享小区的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级共享小区的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能够实现通信扩展单元直连通信射频单元的共享小区并且级联通信射频单元的共享小区的配置,实现前传接口的完全开放,增强不同供应商的基带单元和无线射频单元实现互联互通。
[0009]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级共享小区的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建立通信分布式单元与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一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直联第一共享小区的通信射频单元并且通过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元级联第二共享小区的通信射频单元;
[0011]建立每个所述通信射频单元的物理接口从北向端口到南向端口的映射关系;以及
[0012]基于所述映射关系进行同级所述通信射频单元的上行合并或者下行拷贝。
[0013]优选地,所述建立通信分布式单元与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一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直联第一共享小区并且级联第二共享小区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0014]通过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协议建立通信分布式单元与至少一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一传输层连接;
[0015]通过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协议建立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元、所述第一共享小区的通信射频单元与所述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二传输层连接;
[0016]通过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协议建立所述第二共享小区的通信射频单元与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三传输层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建立通信分布式单元与至少一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一传输层连接的步骤,具体包括:
[0018]所述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利用所述第一传输层,接收并存储通所述通信分布式单元发送的直联共享小区数据和级联共享小区数据。
[0019]优选地,所述建立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元、所述第一共享小区的通信射频单元与所述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二传输层连接的步骤,具体包括:
[0020]配置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元和通信射频单元的通信参数,并建立所述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元、通信射频单元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二传输层连接;
[0021]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位于第二传输层的所述通信射频单元利用所述第二传输层,接收并存储通所述通信分布式单元发送的直联共享小区数据;
[0022]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所述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元利用所述第二传输层,接收并转发通所述通信分布式单元发送的级联共享小区数据。
[0023]优选地,所述建立所述第二共享小区的通信射频单元与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三传输层连接的步骤,具体包括:
[0024]配置通信射频单元的通信参数,并建立所述通信射频单元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三传输层连接;
[0025]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位于第三传输层的所述通信射频单元利用所述第三传输层,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发送的级联共享小区数据。
[0026]优选地,所述建立每个所述通信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共享小区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通信分布式单元与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一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直联第一共享小区的通信射频单元并且通过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元级联第二共享小区的通信射频单元;建立每个所述通信射频单元的物理接口从北向端口到南向端口的映射关系;以及基于所述映射关系进行同级所述通信射频单元的上行合并或者下行拷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共享小区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通信分布式单元与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一传输层连接,所述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直联第一共享小区并且级联第二共享小区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协议建立通信分布式单元与至少一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一传输层连接;通过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协议建立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元、所述第一共享小区的通信射频单元与所述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二传输层连接;通过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协议建立所述第二共享小区的通信射频单元与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三传输层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共享小区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通信分布式单元与至少一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一传输层连接的步骤,具体包括:所述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利用所述第一传输层,接收并存储通所述通信分布式单元发送的直联共享小区数据和级联共享小区数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共享小区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元、所述第一共享小区的通信射频单元与所述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二传输层连接的步骤,具体包括:配置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元和通信射频单元的通信参数,并建立所述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元、通信射频单元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二传输层连接;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位于第二传输层的所述通信射频单元利用所述第二传输层,接收并存储通所述通信分布式单元发送的直联共享小区数据;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所述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元利用所述第二传输层,接收并转发通所述通信分布式单元发送的级联共享小区数据。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共享小区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第二共享小区的通信射频单元与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三传输层连接的步骤,具体包括:配置通信射频单元的通信参数,并建立所述通信射频单元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级通信扩展单元之间的第三传输层连接;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位于第三传输层的所述通信射频单元利用所述第三传输层,接收并存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刘洋,耿雅雷,杨峰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