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路、电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798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3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控制电路、电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其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池单元、第二电池单元、检测单元、均衡单元和控制单元,第一电池单元的正极通过均衡单元与第二电池单元的正极电连接。本公开中,控制单元可根据第一电池单元的第一电信息和第二电池单元的第二电信息,来控制均衡单元的导通状态,从而控制第一电池单元的正极与第二电池单元的正极之间的电流,以避免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并联使用时产生尖峰电流,可以很好地避免大电流的冲击,更好地确保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的正常并联使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使用体验。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电路、电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电路、电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并联的双电池(简称双并电池)中,并联充电不仅可以减少阻抗,而且还可以增加容量。因此,双并电池越来越受青睐,双并电池在手机等终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0003]但是,即使是同一类型、规格的两个电池,其在内阻、容量等方面的参数值也存在差别,这导致两个电池在并联使用时,往往会有一个电池先充满。而且,为保护电池寿命,系统往往在检测出一个电池充满后便不再充电,此时两个电池便会存在电压差。
[0004]存在电压差的双并电池工作时,很容易产生尖峰电流,严重影响其在终端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控制电路、电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0006]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池单元、第二电池单元、检测单元、均衡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正极通过所述均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池单元、第二电池单元、检测单元、均衡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正极通过所述均衡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正极电连接;所述检测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第一电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第二电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电信息和所述第二电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电信息和所述第二电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电信息和所述第二电信息,控制所述均衡单元的导通状态,以控制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正极之间的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单元包括背靠背连接的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均为N沟道的场效应管;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导通状态以及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导通状态,来控制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正极之间的电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模数转换单元、第一电压检测单元和第二电压检测单元,所述第一电压检测单元通过所述模数转换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检测单元通过所述模数转换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差分电压检测单元;和/或,所述第二电压检测单元包括第二差分电压检测单元。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6.一种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控制电路,所述方法包括:周期性地接收检测单元发送的第一电信息和第二电信息,所述第一电信息为所述检测单元确定的第一电池单元的电信息,所述第二电信息为所述检测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电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电信息和所述第二电信息,控制均衡单元的导通状态,以控制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正极之间的电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信息包括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信息包括第二电压,所述均衡单元包括背靠背连接的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均为N沟道的场效应管;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信息和所述第二电信息,控制均衡单元的导通状态,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电压与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差;若确定所述电压差满足设定条件,则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处于全导通状态且控制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处于全导通状态,以使所述均衡单元接入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正极之间的电阻处于最小值。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电压差满足设定条件,包括:若确定所述电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设定电压,则确定所述电压差满足所述设定条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电压根据,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最大承受电流、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最大承受电流以及所述均衡单元处于全导通状态时的
电阻确定。10.根据权利要求6

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亚洲李旻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