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极化氙气体样品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7883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极化氙气体样品处理装置,涉及超极化氙气体样品处理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超极化氙气体样品存放处理用的钢瓶在发生外壁破损漏气的时候,没法及时的对泄露气体进行收集处理,导致气体浪费和周围人员的安全性受到影响的问题。所述样品存放灌的上端设置有阀门组件;还包括:移动底座,其设置在所述样品存放灌的下端外部,所述移动底座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组件,且万向轮组件设置有四个;内螺纹槽,其设置在所述移动底座的中心处,且内螺纹槽贯穿移动底座,所述样品存放灌下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且样品存放灌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槽螺纹连接;固定内圈,其设置在所述样品存放灌的外部,所述固定内圈的外部设置有转动把手圈。把手圈。把手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极化氙气体样品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极化氙气体样品处理
,具体为一种超极化氙气体样品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超极化氙气体是惰性气体中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氙原子半径较大,原子序数54,外围电子排布5s25p6,位于第五周期18族,原子共价半径209皮米,第一电离能1172kJ/mol,单质由单原子分子组成,稀有气体,无色、无臭、无味,密度5.887千克/立方米,熔点

111.9℃,沸点

107.1
±
3℃,20℃时每升水中可溶解110.9毫升(体积),氙具有极高的发光强度,在照明技术上用来充填光电管、闪光灯和氙气高压灯,此外,氙还用于深度麻醉剂、医用紫外线、激光器、焊接、难熔金属切割、标准气、特种混合气等,可用于医疗方面,常将超极化氙气体样品存放在钢瓶当中。
[0003]但是,现有超极化氙气体样品存放处理用的钢瓶在发生外壁破损漏气的时候,没法及时的对泄露气体进行收集处理,导致气体浪费和周围人员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超极化氙气体样品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极化氙气体样品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超极化氙气体样品存放处理用的钢瓶在发生外壁破损漏气的时候,没法及时的对泄露气体进行收集处理,导致气体浪费和周围人员的安全性受到影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极化氙气体样品处理装置,包括:样品存放灌,所述样品存放灌的上端设置有阀门组件;
[0006]还包括:
[0007]移动底座,其设置在所述样品存放灌的下端外部,所述移动底座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组件,且万向轮组件设置有四个;
[0008]内螺纹槽,其设置在所述移动底座的中心处,且内螺纹槽贯穿移动底座,所述样品存放灌下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且样品存放灌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槽螺纹连接;
[0009]固定内圈,其设置在所述样品存放灌的外部,所述固定内圈的外部设置有转动把手圈,所述转动把手圈与固定内圈之间通过固定插柱连接,所述转动把手圈与固定内圈之间设置有贯穿空槽;
[0010]防漏气外壳套,其设置在所述样品存放灌的外部,且防漏气外壳套的两端与样品存放灌焊接连接,所述防漏气外壳套的上端设置有防护条板,所述防护条板的一端通过合页铰链与防漏气外壳套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把手圈与固定内圈之间设置有贯穿空槽。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插柱与转动把手圈的连接处设置有插柱贯穿槽,且固定插柱通过插柱贯穿槽贯穿转动把手圈。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插柱与固定内圈的连接处设置有插柱连接槽,所述固定插柱的
一端外壁设置有固定螺纹,且固定插柱通过固定螺纹与固定内圈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内圈的内部设置有套槽。
[0013]优选的,所述样防漏气外壳套的四周外壁均设置有插柱螺纹槽,且插柱螺纹槽与防漏气外壳套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插柱与插柱螺纹槽螺纹连接,且插柱螺纹槽和固定插柱均设置有四个。
[0014]优选的,所述样品存放灌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底座,且减震底座与样品存放灌粘合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阀门组件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前后端均设置有连接孔槽,且连接孔槽贯穿防护盖,所述移动底座与万向轮组件之间设置有安装凹陷槽,且安装凹陷槽与移动底座为一体结构。
[0016]优选的,所述防护条板的上端设置有聚拢固定圈,且防护条板设置有若干个。
[0017]优选的,所述聚拢固定圈的下表面设置有聚拢固定槽,且聚拢固定槽与聚拢固定圈为一体结构,所述防护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聚拢固定螺纹板,且聚拢固定螺纹板与防护条板为一体结构,所述聚拢固定圈通过聚拢固定槽与聚拢固定螺纹板螺纹连接,所述聚拢固定圈的中心处设置有贯穿开口,且贯穿开口与聚拢固定圈为一体结构。
[0018]优选的,所述防漏气外壳套一端的前端设置有压力表,所述防漏气外壳套的内部设置有内凹槽,且内凹槽与防漏气外壳套为一体结构,所述内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防漏气外壳套另一端的前表面设置有排气管,且排气管与防漏气外壳套为一体结构。
[0019]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的前端设置有排气管密封盖,且排气管密封盖与排气管螺纹连接。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样品存放灌外部设置防漏气外壳套,在样品存放灌外壁损坏漏气的时候,依靠防漏气外壳套进行气体密封收集,并且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受压力变化,在压力表上显示出来,便于及时观察,也便于人员及时了解漏气情况,从而进行处理,避免浪费和人员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性,并且也可以对样品存放灌起到保护效果,使样品存放灌外壁不易受损,提高使用寿命,并且在防漏气外壳套上端设置若干个防护条板,防护条板利用合页铰链与防漏气外壳套转动,与防漏气外壳套保持垂直,聚拢固定圈依靠聚拢固定槽与防护条板下表面的聚拢固定槽螺纹固定,对防护条板进行固定,从而通过防护条板对防护盖进行防护,避免受力弯曲导致阀门组件损坏,提高安全性,通过展开防护条板便可以拆卸防护盖,并且还可以通过贯穿开口拆卸防护盖,提高灵活性。
[0022]2、通过在防漏气外壳套下端前表面设置排气管,排气管通过排气管密封盖密封处理,在后期需要对防漏气外壳套和受损的样品存放灌内部进行气体清理的时候,通过打开排气管密封盖,通过排气管与外壁裂缝形成空气流动,便于气体快速排出清理。
[0023]3、通过在样品存放灌下端外部设置具有万向轮组件的移动底座,并且样品存放灌通过外螺纹与移动底座中心处的内螺纹槽螺纹固定,通过螺纹的方式改变样品存放灌与地面接触的高度,在不需要移动的时候,转动样品存放灌,使样品存放灌下端的减震底座与地面接触,从而起到支撑效果,避免移动底座移动,在需要移动样品存放灌的时候,手持转动把手圈,转动样品存放灌,使样品存放灌上移,与地面分离后便可以通过万向轮组件带动整
体移动,提高便利性,并且对样品存放灌进行角度改变的时候,只需要转动样品存放灌即可,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样品存放灌表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把手圈和固定内圈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底座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漏气外壳套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聚拢固定圈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护条板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样品存放灌;2、防护盖;3、连接孔槽;4、移动底座;5、万向轮组件;6、转动把手圈;7、固定内圈;8、固定插柱;9、外螺纹;10、减震底座;11、插柱螺纹槽;12、贯穿空槽;13、固定螺纹;14、插柱贯穿槽;15、内螺纹槽;16、安装凹陷槽;17、阀门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极化氙气体样品处理装置,包括样品存放灌(1),所述样品存放灌(1)的上端设置有阀门组件(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底座(4),其设置在所述样品存放灌(1)的下端外部,所述移动底座(4)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组件(5),且万向轮组件(5)设置有四个;内螺纹槽(15),其设置在所述移动底座(4)的中心处,且内螺纹槽(15)贯穿移动底座(4),所述样品存放灌(1)下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9),且样品存放灌(1)通过外螺纹(9)与内螺纹槽(15)螺纹连接;固定内圈(7),其设置在所述样品存放灌(1)的外部,所述固定内圈(7)的外部设置有转动把手圈(6),所述转动把手圈(6)与固定内圈(7)之间通过固定插柱(8)连接,所述转动把手圈(6)与固定内圈(7)之间设置有贯穿空槽(12);防漏气外壳套(21),其设置在所述样品存放灌(1)的外部,且防漏气外壳套(21)的两端与样品存放灌(1)焊接连接,所述防漏气外壳套(21)的上端设置有防护条板(23),所述防护条板(23)的一端通过合页铰链(25)与防漏气外壳套(21)转动连接,所述样品存放灌(1)的外壁表面设置有面积加大槽(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极化氙气体样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柱(8)与转动把手圈(6)的连接处设置有插柱贯穿槽(14),且固定插柱(8)通过插柱贯穿槽(14)贯穿转动把手圈(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极化氙气体样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柱(8)与固定内圈(7)的连接处设置有插柱连接槽(18),所述固定插柱(8)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固定螺纹(13),且固定插柱(8)通过固定螺纹(13)与固定内圈(7)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内圈(7)的内部设置有套槽(1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极化氙气体样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气外壳套(21)的四周外壁均设置有插柱螺纹槽(11),且插柱螺纹槽(11)与防漏气外壳套(21)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插柱(8)与插柱螺纹槽(11)螺纹连接,且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修超石磊李海东孙献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科极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