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穿斗式木结构可开启光伏屋面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773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穿斗式木结构可开启光伏屋面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在穿斗式木结构中布置光伏屋面,可为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提供清洁能源,有利于降低建筑物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从而降低建筑物的碳排放量,实现节能环保;光伏屋面可开启的特征,既可实现调整屋面与太阳光的相对角度,实现太阳能最大限度的获取与转化;同时,又可以使得室内空间处于通透状态,发挥出建筑物“烟囱效应”,达到更为优异的散热效果,有利于提升建筑物室内热舒适度,降低能源消耗;光伏屋面的材料的隔热效果要优于传统的小青瓦屋面,光伏屋面的密闭性及防水效果也优于传统的小青瓦屋面,在屋面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漏水、破碎等功能丧失现象。能丧失现象。能丧失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斗式木结构可开启光伏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穿斗式木结构可开启光伏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穿斗式木结构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连起来,形成一榀榀的屋架,在屋架之间再采用斗枋与柱子相连,形成穿斗式结构的承载体系。作为穿斗式结构的屋面体系,其常规做法为:首先将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然后将椽条按一定间距垂直布置于檩条上,最后在椽条之间铺设屋面瓦。几千年来,穿斗式木结构一直作为我国木结构建筑的主要结构体系,被广泛应用于民居建筑之中。具有木材取料轻巧、用料要求低、施工建造便利、造价成本低等优点。
[0003]然而应该注意到,传统的穿斗式木结构及其屋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如下:1.传统木结构多为匠人手工建造,施工精度较低,房屋气密性较差,降低了整个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特别是屋面采用小青瓦铺砌,瓦与瓦之间的间隙导致室内外直接连通,致使室内空间,尤其是阁楼空间的保温隔热能力低下;2.屋面檩条大多采用整木建造,由于木料根梢直径相差较大,一般需采取切削或其它工艺保持檩条顶面平整,增大了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斗式木结构可开启光伏屋面,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两支撑柱(14)顶端的支座,两支撑柱(14)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座之间转动安装有光伏屋面结构,所述支撑柱(14)的侧壁上铰接有液压撑杆(13),所述液压撑杆(13)的末端与所述光伏屋面结构铰接,所述液压撑杆(13)用于推动所述光伏屋面结构以所述支座为圆心进行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斗式木结构可开启光伏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屋面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支座上的檩条(1),所述檩条(1)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根加劲肋(4),相邻两所述加劲肋(4)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加劲肋(4)的顶面为平面,任一所述加劲肋(4)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有椽条(5),所述椽条(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光伏面板(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斗式木结构可开启光伏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端板(2),所述端板(2)的中部开设有孔,所述孔内固定安装有滚动轴承(3),所述檩条(1)通过所述滚动轴承(3)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斗式木结构可开启光伏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柱(14)顶端的底板(9),所述底板(9)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垂直面板(8),所述垂直面板(8)的顶部设置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内固定安装有套管(10),所述套管(10)与所述底板(9)之间设置有套管加劲肋(11),所述套管加劲肋(11)与所述垂直面板(8)固定连接;所述套管(10)内穿设有固定销(12),所述滚动轴承(3)套设在所述固定销(12)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斗式木结构可开启光伏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椽条(5)的底部一端、所述支撑柱(14)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液压撑杆(13)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连接板(6)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斗式木结构可开启光伏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1)为圆钢管檩条,所述椽条(5)为矩形钢管椽条。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斗式木结构可开启光伏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屋面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框(15),所述安装框(15)固定安装在现有建筑屋顶的椽条(5)上,所述安装框(15)与所述光伏屋面结构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理王焕义刘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