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滞环电流模式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LED照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滞环电流模式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根据LED的发光原理与特性,恒流源被选择用来驱动LED灯珠。恒流源通常分为线性恒流源与开关模式恒流源,开关模式恒流源以其高效率和小体积的优点脱颖而出,其中Buck拓扑因为结构简单和通用性强被广泛应用于大功率的LED驱动场合。开关模式恒流源通常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类,闭环控制以稳态精度高和抗扰动能力强得到普遍应用,其中滞环电流模式控制因为环路带宽高且无需补偿网络的特点,在低成本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0003]现有滞环电流控制模式的Buck电路及其控制电路如图1和图2所示,当调光电压Vdim大于参考电压Vref时,调光电流Idim等于0;此时,通过电阻Rcs、电阻R1和跨导Gm1将电感电流转换为成比例的电压信号Vcs,内部设定迟滞电压的上限值Vcsh和下限值Vcsl;当电压信号Vcs上升到达迟滞电压的上限值Vcsh时,比较器CMP输出的驱动信号Drv跳变为低,驱动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滞环电流模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至少包括:比较器及迟滞电压产生电路,其中,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入迟滞电压,反相输入端接入检测电压,输出端产生驱动信号;所述迟滞电压产生电路用于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在迟滞电压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之间切换输出;其中,迟滞电压的下限值为第一固定值,迟滞电压的上限值在调光电压小于第一参考电压时跟随所述调光电压变化,在所述调光电压大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为第二固定值,且所述第二固定值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相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滞环电流模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一跨导器件、第二跨导器件及第一电阻,其中,所述第一跨导器件的两个输入端连接于检测电阻的两端,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并输出所述检测电压;所述第二跨导器件的同相输入端接入第二参考电压,反相输入端接入所述调光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跨导器件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滞环电流模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迟滞电压产生电路包括:电压宽度设定模块、电压
‑
电流转换模块及迟滞电压产生模块,其中,所述电压宽度设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光电压和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的大小关系输出与所述调光电压或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相关的电压信号;所述电压
‑
电流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压宽度设定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并输出;所述迟滞电压产生模块用于在所述驱动信号为低电平时,基于固定电压源产生并输出迟滞电压的下限值,在所述驱动信号为高电平时,至少基于所述电压
‑
电流转换模块输出的电流信号产生并输出迟滞电压的上限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滞环电流模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宽度设定模块用于在所述调光电压大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输出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在所述调光电压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输出所述调光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滞环电流模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宽度设定模块采用线性稳压源来实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滞环电流模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稳压源包括:第一放大器、第一MOS管及第一电容,其中,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入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端,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漏端接入所述调光电压,源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并作为所述线性稳压源的输出端。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滞环电流模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虎,李亮,刘军,肖成骏,
申请(专利权)人:华润微集成电路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