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748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污水处理箱,连接壳,所述污水处理箱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座固定连接有垃圾收集桶,所述连接壳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至所述污水处理箱内部的垃圾粉碎机构,用于对进入到所述污水处理箱内部的污水中的垃圾进行粉碎;垃圾排出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垃圾二次粉碎组件,通过第一粉碎刀、第二粉碎刀与第三粉碎刀等零件的相互配合对过滤桶内部的垃圾进行不同方向粉碎,以此提高了对垃圾的粉碎效率,从而避免了污水在进行固液分离的过程中因固体垃圾较大将过滤桶堵塞,从而提高了对污水固液分离的效率。对污水固液分离的效率。对污水固液分离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不断改善,产生的生活污水的量愈来愈多,规范化的环保型的低成本的统一回收、利用和管理好生活污水,使其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厨房等地产生的生活污水中存在着大量的固体垃圾,在下水道对其排放的过程中,生活污水中的固体垃圾极易导致下水道发生堵塞的情况,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为了避免污水处理装置安装在地面占用较大的空间,所以需要用到专门的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0003]根据公告号“CN111467860B”为“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过滤装置、进水口、破碎装置、存水弯管和出水口,所述外壳内部上端安装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上端安装有进水口,外壳内部下端安装有破碎装置,破碎装置与过滤装置之间通过存水弯管相连,破碎装置下端安装有出水口。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可以解决直接排放生活污水时,由于生活污水中存在大量的固体垃圾,使得下水管道出现堵塞的情况,且人工疏通过程繁琐,费时费力以及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在处理生活污水时,通常只对生活污水进行过滤,使得生活污水中过滤剩下的较小固体垃圾在管道折弯出易出现堵塞的情况,且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大,处理费用高等问题。
[0004]上述专利中虽然能够实现对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的功能,但是上述专利存在以下问题:(1)上述专利中虽然能够实现对污水中的较大体积的垃圾进行过滤的,但是当装置在不使用时,过滤完成的垃圾容易堆积在过滤框内部,无法将过滤后的垃圾自动排出到指定位置进行收集处理,从而需要工作人员将其取出进行清理,然而才能进行下次过滤操作,此过程比较麻烦,且比较费时间;(2)上述专利中需不能对进入到过滤框中的垃圾进行粉碎处理减小垃圾的体积,当污水中的大块垃圾较多时,容易将过滤框堵塞,从而影响过滤框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垃圾容易堆积在过滤框内部与垃圾容易将过滤框堵塞的问题,提供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箱,所述污水处理箱的顶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有连接壳,所述污水处理箱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座固定连接有垃圾收集桶,所述连接壳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至所述污水处理箱内部的垃圾粉碎机构,用于对进入到所述污水处理箱内部的污水中的垃圾进行粉碎;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至所述污水处理箱一侧外壁的垃圾排出机构,
用于将所述污水处理箱内部粉碎后的垃圾排出到外界。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垃圾粉碎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壳内部的两个粉碎辊,且两个所述粉碎辊相啮合,两个所述粉碎辊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连接壳内部的第一转轴,且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两个所述第二直齿轮相啮合,所述连接壳的内部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轴,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设置有贯穿至所述污水处理箱内部的离心驱动组件。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离心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外壁的第一大锥齿轮,所述污水处理箱的顶端位于所述连接轴的下方转动连接哟与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大锥齿轮相啮合的小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大同步轮,所述污水处理箱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且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端贯穿至所述污水处理箱延伸至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小同步轮,所述小同步轮与所述大同步轮的外壁安装有同步带,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内部顶端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部设置有过滤桶,所述过滤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端设置有所述垃圾排出机构,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内部顶端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过滤桶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桶,所述固定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刮板,且所述刮板的外壁贴合在所述过滤桶的外壁,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壁设置有贯穿至所述固定桶外部的垃圾二次粉碎组件。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垃圾二次粉碎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杆外壁的第三大锥齿轮,所述固定桶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且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固定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大锥齿轮,且所述第二大锥齿轮与所述第三大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粉碎刀,所述固定桶的内部位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且所述往复丝杆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且所述第二滑块套接在所述往复丝杆的外壁,所述往复丝杆的外壁设置有伸缩杆,所述第二滑块的上下两端贯穿至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刀,所述第二粉碎刀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粉碎刀。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滑槽,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所述第二大锥齿轮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往复丝杆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第二滑块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往复丝杆相匹配的月牙销。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滑块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均由多个相互滑动套接的套筒组成,且所述套筒的内部为中空结构。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垃圾排出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杆底端离心壳,且所述离心壳的两侧外壁通过螺栓组件与所述过滤桶固定连接,所述离心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单向丝杆,所述单向丝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一滑块,且所述第一滑块的两端贯穿至所述离心壳的外壁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内壁与外壁分别与所述固定桶、所述过滤桶贴合,所述第一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单向丝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离心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条,且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直
齿轮相啮合,所述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心壳固定连接,所述污水处理箱的排料口处固定连接有排料管,且所述排料管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内部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有导料壳,所述导料壳贴合在所述离心壳的底端,所述排料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垃圾收集桶的上方。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离心壳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滑槽,所述第一滑块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单向丝杆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挡板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滑块的直径相匹配。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离心壳的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三限位滑槽,所述齿条通过底端固定连接的限位块与所述离心壳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箱(1)的顶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有连接壳(2),所述污水处理箱(1)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4),所述电动推杆(4)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座固定连接有垃圾收集桶(3),所述连接壳(2)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至所述污水处理箱(1)内部的垃圾粉碎机构(6),用于对进入到所述污水处理箱(1)内部的污水中的垃圾进行粉碎;所述污水处理箱(1)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至所述污水处理箱(1)一侧外壁的垃圾排出机构(5),用于将所述污水处理箱(1)内部粉碎后的垃圾排出到外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粉碎机构(6)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壳(2)内部的两个粉碎辊(601),且两个所述粉碎辊(601)相啮合,两个所述粉碎辊(601)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连接壳(2)内部的第一转轴(606),且两个所述第一转轴(606)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607),两个所述第二直齿轮(607)相啮合,所述连接壳(2)的内部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603),所述驱动电机(603)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轴(604),且所述连接轴(604)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转轴(60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06)的外壁设置有贯穿至所述污水处理箱(1)内部的离心驱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606)外壁的第一大锥齿轮(608),所述污水处理箱(1)的顶端位于所述连接轴(604)的下方转动连接哟与第二转轴(609),所述第二转轴(60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大锥齿轮(608)相啮合的小锥齿轮(605),所述第二转轴(609)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大同步轮(611),所述污水处理箱(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613),且所述第一转动杆(613)的底端贯穿至所述污水处理箱(1)延伸至所述污水处理箱(1)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6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小同步轮(612),所述小同步轮(612)与所述大同步轮(611)的外壁安装有同步带(610),所述污水处理箱(1)的内部顶端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杆(613)的外部设置有过滤桶(602),所述过滤桶(602)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613)的底端设置有所述垃圾排出机构(5),所述污水处理箱(1)的内部顶端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杆(613)与所述过滤桶(60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桶(614),所述固定桶(61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刮板(615),且所述刮板(615)的外壁贴合在所述过滤桶(602)的外壁,所述第一转动杆(613)的外壁设置有贯穿至所述固定桶(614)外部的垃圾二次粉碎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二次粉碎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杆(613)外壁的第三大锥齿轮(622),所述固定桶(614)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616),且所述第二转动杆(616)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固定桶(6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大锥齿轮(621),且所述第二大锥齿轮(621)与所述第三大锥齿轮(622)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61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粉碎刀(617),所述固定桶(614)的内部位于所述第二转动杆(616)的一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20),所述固定块(620)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623),且所述往复丝杆(623)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转动杆(616)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杆(6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625),且所述第二滑块(625)套接在所述往复丝杆(623)的外壁,所述往复丝杆(623)的外壁设置有伸缩杆(624),所述第二滑块(625)的上下两端贯穿至所述第二转动杆(61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刀(618),所述第二粉碎刀(61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粉碎刀
(61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杆(616)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625)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滑槽,所述第二转动杆(616)与所述第二大锥齿轮(621)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往复丝杆(623)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第二滑块(625)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往复丝杆(623)相匹配的月牙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625)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24),且两个所述伸缩杆(62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动杆(616)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624)均由多个相互滑动套接的套筒组成,且所述套筒的内部为中空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排出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杆(613)底端离心壳(506),且所述离心壳(506)的两侧外壁通过螺栓组件与所述过滤桶(602)固定连接,所述离心壳(50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单向丝杆(510),所述单向丝杆(510)的外壁套接有第一滑块(504),且所述第一滑块(504)的两端贯穿至所述离心壳(506)的外壁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有密封环(503),所述密封环(503)内壁与外壁分别与所述固定桶(614)、所述过滤桶(602)贴合,所述第一滑块(5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505),所述单向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平凌建军张冬乔利敏闾雪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凌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中凌水环境设备临汾有限公司临汾农村集体经济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