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739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包括:终端获取来自网络侧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使用至少两种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至第一指示信息的指示,采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输。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未来的6G通信网络需要支持海量的万物互联。其中,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千亿级别,其连接密度相比5G提升了10

100倍,达到10

100个/m2的连接密度。
[0003]如此海量的设备需要接入网络,如果采用目前的多址接入技术,很难保证终端设备的连接需求,如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虽然实现较为简单且性能稳定,但由于不同的用户使用正交的资源,因而基于OMA方式在同一小区内所支持的用户数非常有限。非正交多址接入(Non

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虽然可以在OMA的基础上提高多用户接入的过载率,但面向未来千亿级的海量物联设备连接需求而言,也很难满足连接需求。以功率域NOMA为例,当接入用户数过大时,基于串行干扰消除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获取来自网络侧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使用至少两种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指示,采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接入方式包括:功率域多址接入方式和码域多址接入方式;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接入方式对应的参数包括:第一功率系数和码域参数,所述第一功率系数用于所述终端使用功率域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码域参数用于所述终端基于码域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域多址接入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码域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码分多址接入方式、多用户共享接入MUSA;其中,所述码域参数为扩频码或扩频序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频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正交或准正交的扩频码;低密度码LDS;或,复数域多元码;其中,所述正交扩频码包括Walsh扩频码序列;所述准正交扩频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PN序列、Gold码或KASAMI码。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以下至少一项承载:下行控制信息DCI;序列;前导码;媒体接入层控制单元MAC CE。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DCI承载的情况下,所述DCI通过所述终端的标识加扰或与终端标识相关的随机数加扰,或,所述DCI携带所述终端的标识。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DCI承载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功率系数和所述码域参数通过相同的DCI承载,或通过不同的DCI承载。8.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终端属于按照功率域多址接入方式分组得到的第一分组,则所述终端使用的第一功率系数与所述第一分组内的其它终端使用的第一功率系数不同,所述第一分组内的终端使用的码域参数相同;若所述终端属于按照码域多址接入方式分组得到的第二分组,则所述终端使用的码域参数与所述第二分组内的其它终端使用的码域参数不同,所述第二分组内的终端使用的第
一功率系数相同。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组内的终端的第一功率系数不同;所述第二分组内的终端的第一功率系数的差异小于第一阈值;其中,所述第二分组内的终端的第一功率系数为根据所述终端所在的功率域第一分组内终端的总功率和/或信道增益的权值确定的。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组和所述第二分组是根据信道增益的差异进行分组的;其中,所述第一分组内的终端的信道增益的差异大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二分组内的终端的信道增益的差异小于第三阈值。11.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终端属于按照功率域多址接入方式分组得到的第一分组,则所述终端使用的第一功率系数与所述第一分组内的其它终端使用的第一功率系数不同,所述第一分组内的终端使用的码域参数相同;若所述终端属于按照码域多址接入方式分组得到的第二分组,则所述终端使用的码域参数与所述第二分组内的其它终端使用的码域参数不同,所述第二分组内的终端使用的第一功率系数也不同。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组内的终端的第一功率系数的差异大于第四阈值;其中,所述第一分组内的终端的第一功率系数为根据所述第一分组内终端的总功率和/或信道增益的权值确定的;所述第二分组内的终端的第一功率系数的差异大于第五阈值;其中,所述第二分组内的终端的第一功率系数为根据所述终端所在的第一分组内终端的总功率和/或信道增益的权值确定的。13.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第一调制方式、第一信道编码方式和第一资源信息。14.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获取来自网络侧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传输目标信号使用的第二功率系数、第二调制方式和时间窗;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二功率系数和第二调制方式,在所述时间窗内发射所述目标信号;所述目标信号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携带所述终端的标识,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通过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CI承载,则所述目标信号不携带所述终端的标识;若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通过广播信号发送,或包括所述终端在内的组DCI承载,则所述目标信号通过所述终端的标识加扰或与终端标识相关的随机数加扰,或,携带所述终端的标识。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通
过以下至少一项承载:携带所述终端的标识的触发信号;广播信号;前导码;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CI;包括所述终端在内的组DCI。17.根据权利要求2

4或14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终端为反向散射通信BSC终端,所述第一功率系数为第一反射系数,所述第二功率系数为第二反射系数;所述第二反射系数为所述终端支持的最大反射系数,或网络侧设备确定的反射系数。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包括:支持相位调制的调制方式。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窗参数是根据以下至少一项配置的:媒体接入层控制单元MAC CE;或,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20.一种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侧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至少两种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使用;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终端采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接入方式传输的数据。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接入方式包括:功率域多址接入方式和码域多址接入方式;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接入方式对应的参数包括:第一功率系数和码域参数,所述第一功率系数用于所述终端使用功率域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码域参数用于所述终端基于码域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多个所述终端的信道状态信息,对多个所述终端按照功率域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个第一分组,并按照码域多址接入方式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个第二分组;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分组和所述第二分组的分组结果和所述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姜大洁曲鑫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