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道路桥梁养护的智能决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7332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道路桥梁养护的智能决策系统,包括客户端和运营总端,所述客户端和运营总端之间通信连接,所述客户端内包括桥梁信息模块、监测模块、采集模块和分析模块;所述运营总端内包括桥梁标准处理模块;所述桥梁信息模块用户对桥梁信息处理,获得桥梁信息模型,将获得的桥梁信息模型发送给运营总端,运营总端内的桥梁标准处理模块对桥梁信息模型进行分析,获得标准监测数据,并发送给对应的客户端;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对桥梁进行监测布置,获取对应的标准监测数据,根据实际桥梁数据对标准监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监测校核数据,根据获得的监测校核数据进行各监测设备的安装布置;所述采集模块用于进行各监测项的监测数据采集。测数据采集。测数据采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道路桥梁养护的智能决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监测
,具体是应用于道路桥梁养护的智能决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城市道路桥梁养护主要依靠人工巡查并运用手写记事本进行病害登记,然后将登记的信息送回办公室进行数据整理,整理后的病害数据将作为病害维修指派的依据。首先,该方式有着发现病害效率低,数据传输慢,病害维修不及时,历史数据不便查询等缺点;其次,该方式在计划的覆盖率、巡查的覆盖率、维修的合格率、验收的通过率等方面不能快速、准确的反映,导致养护计划的制定和养护执行的监督缺少必要的数据支撑,养护管理陷入恶性循环。当今,一方面城市道路桥梁建设速度突飞猛进,大量道路桥梁设施进入运维阶段,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对出行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道路桥梁设施的安全运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道路桥梁设施养护监测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道路桥梁的安全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为了实现对桥梁的智能化监测,快速进行养护决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应用于道路桥梁养护的智能决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应用于道路桥梁养护的智能决策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应用于道路桥梁养护的智能决策系统,包括客户端和运营总端,所述客户端和运营总端之间通信连接,所述客户端内包括桥梁信息模块、监测模块、采集模块和分析模块;
[0006]所述运营总端内包括桥梁标准处理模块;
[0007]所述桥梁信息模块用户对桥梁信息处理,获得桥梁信息模型,将获得的桥梁信息模型发送给运营总端,运营总端内的桥梁标准处理模块对桥梁信息模型进行分析,获得标准监测数据,并发送给对应的客户端。
[0008]进一步地,获取桥梁信息模型的方法包括:
[0009]基于桥梁信息获取对应的桥梁模型,获取桥梁信息模型对应的必要信息,根据获得的必要信息将对应的信息补充到桥梁模型中,将补充完成后的桥梁模型标记为桥梁信息模型。
[0010]进一步地,对桥梁信息模型进行分析的方法包括:
[0011]建立桥梁标准分析模型,通过建立的桥梁标准分析模型对接收到的桥梁信息模型进行分析,获得初始标准监测数据,对获得的初始标准监测数据进行校核,获得标准监测数据。
[0012]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对桥梁进行监测布置,获取对应的标准监测数据,根据实际桥梁数据对标准监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监测校核数据,根据获得的监测校核数据进行各监测设备的安装布置。
[0013]进一步地,根据实际桥梁数据对标准监测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包括:
[0014]获取标准监测数据内各待选监测点对应的实地数据,对获得的实地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对应的点位值和实施值,调整点位值和实施值各自对应的权重比例,将获得的点位值、实施值以及点位值和实施值对应的权重比例输入到点位值公式中,获得各待选监测点对应的点位值,将点位值最高的待选监测点标记为目标监测点,将剩余的待选监测点数据进行剔除,获得监测校核数据。
[0015]进一步地,点位值公式为:DJ=q1
×
DZ+q2
×
SZ,其中,DZ为点位值;SZ为实施值;q1和q2分别为点位值和实施值对应的权重比例。
[0016]所述采集模块用于进行各监测项的监测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发送给分析模块。
[0017]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对各监测项对应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当前桥梁是否需要进行养护。
[0018]进一步地,分析模块的工作方法包括:
[0019]对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对应的监测分析数据,将获得的监测分析数据与对应的监测校核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获得对应的点位监测值,根据获得的点位监测值和对应的养护公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养护。
[0020]进一步地,养护公式包括第一公式和第二公式,分别计算第一养护值和第二养护值,当第一养护值均不小于零时,再通过第二公式进行计算。
[0021]进一步地,第一公式为:QW1=β1
×
JCd

LZ,其中,β1为第一修正系数;JCd为点位监测值;LZ为临界值。
[0022]进一步地,第二公式为:其中,β2为第二修正系数;j表示对应的监测项,j=1、2、
……
、m,m为正整数;bj为各监测项对应的比例系数;JCbj为监测区内各监测项对应的代表监测值。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各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桥梁的智能监控,通过大量的监测数据快速的判断整体桥梁或区域桥梁是否达到养护要求,使得养护决策更加的智能化和高效,极大的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并通过分化出运营总端和客户端,实现专家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用户在这方面的投入,降低用户成本。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如图1所示,应用于道路桥梁养护的智能决策系统,包括客户端和运营总端,所述客户端用于各用户进行使用,如各个城市的相关交管部门,对桥梁监测养护等具有需求的均可作为使用用户,运营总端是由商家进行运营管理,与所有的客户端进行通信连接,即运营总端连接有若干个客户端,接收客户端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给对应的客户端。
[0028]所述运营总端内包括桥梁标准处理模块;
[0029]所述桥梁标准处理模块用于对各个客户端内发送的桥梁信息模型进行分析处理,输出该桥梁需要进行监测的项目、监测项对应的标准数据范围、各监测项目对应的监测位置以及各监测位置对应的监测区,监测区即为将相近的若干个监测位置对应的区域视为一个区域,用于综合评估该区域内的桥梁情况,整合为标准监测数据,将标准监测数据发送给对应的客户端,便于对应的用户有针性的进行桥梁的数据监测;如震动、外观、沉降、角度等;标准监测数据同样是以三维模型的方式进行整理的,将监测位置标记在桥梁信息模型上,并标记该位置对应的标准数据范围。
[0030]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桥梁信息模型进行分析处理的方法包括:
[0031]汇总大量的桥梁数据,基于现有的数据分类方法或聚类方法进行桥梁数据的分类,同一分类内的桥梁所对应的监测方式基本相似,进而通过人工的方式基于各分类大量的桥梁数据设置对应的训练集,基于CNN网络或DN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道路桥梁养护的智能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和运营总端,所述客户端和运营总端之间通信连接,所述客户端内包括桥梁信息模块、监测模块、采集模块和分析模块;所述运营总端内包括桥梁标准处理模块;所述桥梁信息模块用户对桥梁信息处理,获得桥梁信息模型,将获得的桥梁信息模型发送给运营总端,运营总端内的桥梁标准处理模块对桥梁信息模型进行分析,获得标准监测数据,并发送给对应的客户端;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对桥梁进行监测布置,获取对应的标准监测数据,根据实际桥梁数据对标准监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监测校核数据,根据获得的监测校核数据进行各监测设备的安装布置;所述采集模块用于进行各监测项的监测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发送给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对各监测项对应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对应的监测分析数据,将获得的监测分析数据与对应的监测校核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获得对应的点位监测值,根据获得的点位监测值和对应的养护公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养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道路桥梁养护的智能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取桥梁信息模型的方法包括:基于桥梁信息获取对应的桥梁模型,获取桥梁信息模型对应的必要信息,根据获得的必要信息将对应的信息补充到桥梁模型中,将补充完成后的桥梁模型标记为桥梁信息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道路桥梁养护的智能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对桥梁信息模型进行分析的方法包括:建立桥梁标准分析模型,通过建立的桥梁标准分析模型对接收到的桥梁信息模型进行分析,获得初始标准监测数据,对获得的初始标准监测数据进行校核,获得标准监测数据。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会石巍周统宇李鸿飞郝蕾李杰许京华邢仕佐李泽杨淑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正通勘察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