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受端电网承载直流能力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722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提升受端电网承载直流能力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受端电网的参数,从功角、电压和频率三个角度判断受端电网承载直流的能力,获得判断结果;分析判断结果:如果受端电网功角受限,针对功角受限采取提升受端电网直流承载能力的措施;如果受端电网电压受限,针对电压受限采取提升受端电网直流承载能力的措施;如果受端电网频率受限,针对频率受限采取提升受端电网直流承载能力的措施。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基本要求,运用理论分析方法和仿真分析工具两种手段,全面评估受端电网承载直流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直流承载能力的措施。提出提升直流承载能力的措施。提出提升直流承载能力的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升受端电网承载直流能力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提升受端电网承载直流能力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我国能源资源和负荷的分布特性及发展趋势,决定了东西部存在电源互补和负荷错峰效益,未来输电网格局仍将保持西部主送、东部主受的定位基本不变,随着我国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开发向沙戈荒、藏东南和中远海等偏远地区迁移,加之受端电网本地电源的发展趋于饱和,亟需外来电力保障供应安全,未来输电网的跨区送电需求仍将持续增加,直流的大规模馈入将对受端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峻挑战。
[0003]未来受端电网通过直流受电占负荷的比例将会持续提升,网内常规电源等旋转设备的占比持续下跌,维持同步稳定的物理基础被不断削弱,系统的频率、电压支撑能力严重不足;直流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大,单一扰动容易引发多回直流连锁故障,受端电网遭遇大规模功率缺额冲击的风险增加,冲击联络线薄弱环节,引发功角稳定问题,以上风险共同导致受端电网承载直流能力存在安全稳定天花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受端电网承载直流能力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满足系统大规模跨区输电和受端电网对外来电力供应的需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升受端电网承载直流能力的方法,包括:
[0007]获取受端电网的参数,从功角、电压和频率三个角度判断受端电网承载直流的能力,获得判断结果;
[0008]分析判断结果:如果受端电网功角受限,针对功角受限采取提升受端电网直流承载能力的措施;如果受端电网电压受限,针对电压受限采取提升受端电网直流承载能力的措施;如果受端电网频率受限,针对频率受限采取提升受端电网直流承载能力的措施。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获取受端电网的参数,从功角、电压和频率三个角度判断受端电网承载直流的能力,获得判断结果的步骤中,从功角角度判断受端电网承载直流的能力包括:
[0010]获取受端电网与外部网络之间联络断面的初始输电功率P
initial
和输电极限P
limit
,比较受端电网内单回直流双极闭锁故障导致的最大功率缺额P
DCmax
与P
limit

P
initial
的大小关系,从功角角度判断受端电网承载直流的能力;
[0011]若P
DCmax
>P
limit

P
initial
,判断受端电网功角受限,记入判断结果中;
[0012]若P
DCmax
≤P
limit

P
initial
,判断受端电网功角不受限,记入判断结果中。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获取受端电网的参数,从功角、电压和频率三个角度判断受端电网承载直流的能力,获得判断结果的步骤中,从电压角度判断受端电网承载
直流的能力包括:
[0014]利用时序仿真法求得受端电网中所有直流的多馈入直流短路比,计算公式如下:
[0015][0016]式中:i为受端电网中直流回路编号,MISCR
i
为直流回路i的多馈入直流短路比;S
aci
为直流回路i馈入换流母线的短路容量,单位MVA;P
di
为直流回路i的功率,单位MW;MIIF
ji
为当换流母线i切除一组电抗器,使得换流母线i上的电压ΔU
i
下降1%时,换流母线j的电压变化率ΔU
j
%;
[0017]比较获得MISCR
i
中的最小值MISCR
min

[0018]若MISCR
min
<2,判断受端电网电压受限,记入判断结果中;
[0019]若MISCR
min
≥2,判断受端电网电压不受限,记入判断结果中。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获取受端电网的参数,从功角、电压和频率三个角度判断受端电网承载直流的能力,获得判断结果的步骤中,从频率角度判断受端电网承载直流的能力包括:
[0021]获取受端电网中的低频减载策略,其中f
i
和t
i
为各轮次的起动频率和延时;
[0022]利用时序仿真法求得最大功率缺额P
DCmax
下的频率曲线,依照低频减载动作顺序比较暂态最低频率f
min
和每轮次f
i
的大小关系:
[0023]若f
min
<f
i
,则读取f
min
小于f
i
的持续时间t,若t≥t
i
,则受端电网频率受限,记入判断结果中;若t<t
i
,则继续比较f
min
与f
i+1
,直至找到f
min
<f
i
|t>t
i
的轮次;
[0024]若f
min
>f
i
P(f
min
<f
t
,t<t
i
),则受端电网频率不受限,记入判断结果中。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如果受端电网功角受限,针对功角受限采取提升受端电网直流承载能力的措施的步骤,具体包括:
[0026]通过加强受端电网与外部网络的联络断面,提升联络断面的静稳极限P
limit
,以能承受单回直流双极闭锁故障造成的最大功率缺额P
DCmax
冲击。
[002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如果受端电网电压受限,针对电压受限采取提升受端电网直流承载能力的措施的步骤,具体包括:
[0028]针对MISCR
min
<2的电压薄弱区域,通过分散受端直流落点及配置电压支撑措施,使受端电网满足MISCR
min
≥2的要求。
[002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如果受端电网频率受限,针对频率受限采取提升受端电网直流承载能力的措施的步骤,具体包括:
[0030]充分调用新能源机组和直流的一次调频能力,提升受端电网的惯量支撑能力;使受端电网在遭遇单回直流双极闭锁故障造成的最大功率缺额P
DCmax
冲击后,仍不触发低频减载动作。
[003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升受端电网承载直流能力的装置,包括:
[0032]获取判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提升受端电网承载直流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受端电网的参数,从功角、电压和频率三个角度判断受端电网承载直流的能力,获得判断结果;分析判断结果:如果受端电网功角受限,针对功角受限采取提升受端电网直流承载能力的措施;如果受端电网电压受限,针对电压受限采取提升受端电网直流承载能力的措施;如果受端电网频率受限,针对频率受限采取提升受端电网直流承载能力的措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受端电网承载直流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受端电网的参数,从功角、电压和频率三个角度判断受端电网承载直流的能力,获得判断结果的步骤中,从功角角度判断受端电网承载直流的能力包括:获取受端电网与外部网络之间联络断面的初始输电功率P
initial
和输电极限P
limit
,比较受端电网内单回直流双极闭锁故障导致的最大功率缺额P
DCmax
与P
limit

P
initial
的大小关系,从功角角度判断受端电网承载直流的能力;若P
DCmax
>P
limit

P
initial
,判断受端电网功角受限,记入判断结果中;若P
DCmax
≤P
limit

P
initial
,判断受端电网功角不受限,记入判断结果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受端电网承载直流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受端电网的参数,从功角、电压和频率三个角度判断受端电网承载直流的能力,获得判断结果的步骤中,从电压角度判断受端电网承载直流的能力包括:利用时序仿真法求得受端电网中所有直流的多馈入直流短路比,计算公式如下:式中:i为受端电网中直流回路编号,MISCR
i
为直流回路i的多馈入直流短路比;S
aci
为直流回路i馈入换流母线的短路容量,单位MVA;P
di
为直流回路i的功率,单位MW;MIIF
ji
为当换流母线i切除一组电抗器,使得换流母线i上的电压ΔU
i
下降1%时,换流母线j的电压变化率ΔU
j
%;比较获得MISCR
i
中的最小值MISCR
min
;若MISCR
min
<2,判断受端电网电压受限,记入判断结果中;若MISCR
min
≥2,判断受端电网电压不受限,记入判断结果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受端电网承载直流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受端电网的参数,从功角、电压和频率三个角度判断受端电网承载直流的能力,获得判断结果的步骤中,从频率角度判断受端电网承载直流的能力包括:获取受端电网中的低频减载策略,其中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琼覃琴龚浩岳张松涛高熠莹于晨晨张健张立波云雷张玉红韩奕姜懿郎黄丹杨泽栋金维刚赵雄光奚江惠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