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新村专利>正文

一种物理电磁学多功能实验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22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理电磁学多功能实验仪器,其结构包括:支角、电力箱、载物层、操控端、电磁实验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由电磁实验组件进一步改进后,通过基座与绝缘盖边缘所新增的透视镜筒能有效的将磁场轴与外界空间进行完全隔断,使内部磁场轴实验过程不受外界影响导致的波纹错乱以及能量扩散的现象产生,提高电磁实验时的稳定性,同时在新增的多组提升器可通过磁性牵引体来将磁场轴的电磁能量进行牵引,使之改变电磁的试验轨迹,形成垂直与环形等形状进行电磁实验,提高电磁的实验效果与观测效果,并且通过磁性牵引体则能将电磁扩散范围进行限定,使之保持在透视镜筒内,限定了电磁的实验活动区域,保持电磁实验时的能量稳定。保持电磁实验时的能量稳定。保持电磁实验时的能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理电磁学多功能实验仪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仪器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物理电磁学多功能实验仪器。

技术介绍

[0002]电磁是物理概念之一,其是物质所表现的电性与磁性的统称,电磁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电荷运动产生波动,形成磁场,以至于通过特定的电磁实验仪器能够简易的将电磁进行演化而显现在仪器的研究区域当中,使之通过实验仪器能够提高电磁学的研究效率以及提高电磁磁场的研究完整性;
[000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实验仪器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实验仪器在触发电磁场进行原点实验过程时,电磁场在仪器生成后则会直接与空间进行直接接触,以至于受空间引力以及空间微电分子的影响下则会产生影响实验电磁的实验稳定性,进而容易产生电磁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波纹错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理电磁学多功能实验仪器,其结构包括:支角、电力箱、载物层、操控端、电磁实验组件,所述支角上端与电力箱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载物层与电力箱表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操控端固定载物层的左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电磁学多功能实验仪器,其结构包括:支角(1)、电力箱(2)、载物层(3)、操控端(4)、电磁实验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角(1)上端与电力箱(2)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载物层(3)与电力箱(2)表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操控端(4)固定载物层(3)的左侧方位并与电力箱(2)进行通电连接,所述电磁实验组件(5)嵌入于载物层(3)的中心表层并与电力箱(2)进行通电连接,所述电磁实验组件(5)与操控端(4)相通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电磁学多功能实验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实验组件(5)设有电能流通块(51)、基座(52)、卡环(53)、透视镜筒(54)、磁场轴(55)、绝缘盖(56)、提升器(57),所述电能流通块(51)嵌入于基座(52)的底部圆心,所述基座(52)表层与卡环(5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透视镜筒(54)嵌入于卡环(53)之中并进行定位连接,所述磁场轴(55)垂直安装于基座(52)的圆心表层并与透视镜头(54)相通,所述绝缘盖(56)底部圆心与磁场轴(55)顶上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绝缘盖(56)边缘与透视镜筒(54)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提升器(57)嵌入于基座(52)的边缘并与磁场轴(55)相通,所述磁场轴(55)通过基座(52)的电能流通块(51)与电力箱(2)相通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理电磁学多功能实验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器(57)设有底座(571)、延伸杆(572)、贴合层(573)、卡入块(574)、磁性牵引体(575),所述底座(571)与延伸杆(572)进行通电活动连接,所述延伸杆(572)顶上与贴合层(57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卡入块(574)焊接于贴合层(573)的表层圆心,所述磁性牵引体(575)安装于延伸杆(572)表层并与之进行位移活动,所述磁性牵引体(575)通过延伸杆(572)与磁场轴(55)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理电磁学多功能实验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牵引体(575)设有第一限定板(a1)、电磁导轨(a2)、第二限定板(a3)、限位环(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新村
申请(专利权)人:林新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