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真空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铸型加热器的真空精密铸造炉。其采用卧式布局结构,连续型设计,具有高效的生产能力。包括铸造炉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采用卧式布局,包括熔炼室、铸型室;其中,熔炼室与铸型室通过隔离阀隔开,且熔炼室与铸型室均设置有用于抽真空的真空系统;所述铸型室内设置有熔炼线圈,所述熔炼室上方设置有铸型加热器。所述熔炼室上方设置有铸型加热器。所述熔炼室上方设置有铸型加热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铸型加热器的真空精密铸造炉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真空铸造
,尤其涉及一种带铸型加热器的真空精密铸造炉。
技术介绍
[0002]真空精密铸造炉是一种用于在真空或保护气氛下进行精密铸造的特种冶金设备,其主要用于生产薄壁铸件、细晶铸件及其它特殊工艺高温合金精密铸件。传统真空精密铸造炉采用立式双室结构,铸型室在下方,熔炼室在上方。熔炼室供感应器对母材合金进行二次重熔,熔炼室内还需一套铸型加热系统。待二次重熔完成后将坩埚内的金属液体浇入铸型中,铸型根据不同工艺按一定速度向下运动。直至完全移出熔炼室,水冷隔离阀将两腔室封闭隔开。铸型室破空并载入新的铸型。熔炼室也通过加料机构加入新的合金供下一个工作周期。
[0003]传统的真空精密铸造炉根据工艺要求一般不配置铸型加热器,但当生产薄壁铸件、细晶铸件及其它具有殊工艺要求的铸件时,铸型(型壳)温度往往不能达到工艺要求。这就可能导致铸件表面晶粒粗大、欠铸等工艺缺陷。故当生产薄壁铸件、细晶铸件及其它具有殊工艺要求的铸件时,则需要在真空炉内置铸型加热器来保证铸型(铸型)温度达到工艺要求。传统真空精密铸造炉也有配套内置铸加热器的情况,但均置于熔炼线圈侧下方,浇注时铸型完全处理加热器内部。传统方式布局主要有以下缺陷。
[0004]1、导致浇注时产生极大的视线遮挡,不利于浇注作业。
[0005]2、等轴晶浇注速度普遍很快,浇注时容易生产熔液飞溅的情况,飞溅会严重损害铸型加热器,增加了铸型加热器的维护工作量。
[0006]3、等轴晶浇注过程中经常需要根据不同铸型调整铸型升降高度,但在使用铸型加热器时,由于加热器尺寸是固定的,所以这种调节就完法实现了,这会使浇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带铸型加热器的真空精密铸造炉。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铸造炉炉体;所述炉体采用卧式布局,包括熔炼室、铸型室;其中,熔炼室与铸型室通过隔离阀隔开,且熔炼室与铸型室均设置有用于抽真空的真空系统;所述铸型室内设置有熔炼线圈,所述熔炼室上方设置有铸型加热器。
[0009]进一步地,与所述熔炼室相连的真空系统为低真空系统,与所述铸型室相连的真空系统为高真空系统。
[0010]进一步地,所述熔炼线圈与感应熔炼翻转机构相连,该感应熔炼翻转机构包括旋转盘机构,也即回转支承盘,熔炼线圈固定于回转支承平的内圈,该回转支承盘由驱动机构驱动,带动回转支承盘的内圈转动,进而熔炼线圈进行翻转。
[0011]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构设置于一平移机构上,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固定于熔炼室
内腔的安装板,该安装板上设置有两并行的导轨,两导轨与一平移板通过滑块连接,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导轨上,且该滑块与平移板固连;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直线驱动机构,该直线驱动机构与滑块相连,带动滑块上的平移板沿导轨前后移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熔炼室设置有铸型升降机构,该铸型升降机构位于铸型加热器下方;所述铸型升降机构包括采用丝杠升降机,该丝杠升降机用于升降铸型托盘,铸型置于铸型托盘上,铸型随铸型托盘一起在熔炼室内做升降运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铸型室外设置有铸型车包括铸型室门、外平移车、内平移车、内平移驱动机构,内平移车上放置有铸型托盘;所述铸型室门安装于外平移车一侧,当外平移车向铸炼室方向移动,并使铸型室门与铸型室法兰紧密贴合,完成铸型室关门动作;铸型室门远离外平移车的一侧安装有平台,平台上放置有内平移车;所述内平移车与内平移驱动机构相连,该内平移驱动机构位于外平移车上,且内平移驱动机构的活动部穿过铸型室门后与内平移车相连,由内平移驱动机构推动内平移车与铸型托盘进入熔炼室指定位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熔炼室上方设置有加料仓及测温机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16]1、采用卧式布局结构,连续型设计,具有高效的生产能力。
[0017]2、采用水冷隔离阀将熔炼室与铸型室隔开,配合加料仓与测温机构,保持了熔炼室在多个生产周期内保持真空热度,使设备具备连续生产功能。
[0018]3、特别适合需要配套炉内加热器的等轴晶铸造工艺,如薄壁铸件、细晶铸件及其它有特殊工艺需求的铸件产品。
[0019]4、具有大尺寸铸型加热器和熔炼线圈平移功能,适合大尺寸铸型的精密铸造工艺。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0021]图1是带铸型加热器的真空精密铸造炉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熔炼线圈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熔炼线圈平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铸型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铸型车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为熔炼室;2为铸型室;3为加料机构;4为测温机构;5为熔炼线圈;6为铸型加热器;7为铸型升降机构;8为隔离阀;9为铸型车;10为铸型平移机构;11为铸型;12为高真空系统;13为低真空系统;14为铸型加热器挡板;15为测温热电偶;16为铸型托盘;
[0027]17为旋转盘驱动机构、18为旋转盘机构(也即回转支承盘)、19为水冷同轴电极、20为全封闭式熔炼线圈;
[0028]21为伺服减速机一、22为导轨、23为安装板、24为平移板;
[0029]25为铸型托盘、26为动密封导向润滑装置、27为升降轴、28为滚珠丝杠、29为伺服减速机二;
[0030]30为铸型室门、31为外平移车、32为内平移车、33为内平移驱动机构、34为铸型托
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传统真空精密铸造炉在生产薄壁铸件、细晶铸件及其它具有殊工艺要求铸件时暴露出来的弊端而研发的。
[0032]如图1
‑
5所示,具体地,其采用卧式结双室布局,熔炼室与铸型室通过隔离阀隔开,两室均设有真空系统,可分别为其独立抽空;熔炼线圈具有平移功能;铸型加热器置于熔炼室上方固定位置。
[0033]优选地,该卧式双室连续式结构,使熔炼室内的铸型加热器和熔炼线圈等主要工作单元保待真空热态,使设备具有连续作业的能力。
[0034]优选地,两炉室之间通过隔离阀隔开,由此可实现连续工作状态下熔炼室保待真空热态状态。
[0035]优选地,采用可平移的熔炼线圈。熔炼时线圈处于熔炼位置,可进行测温、加料等作业。浇注时,熔炼细线平移至浇注位置,可配合浇注曲线进行平移动作。
[0036]优选地,采用具有固定的铸型加热器,当铸型移动到熔炼室指定位置时,由铸型升降机构将型壳转移至铸型加热器中进行保温加热工艺作业,当加热工艺完成后再由铸型升降机构将铸型下降至预位,进行浇注作业。
[0037]如图1所示,熔炼室1、铸型室2、加料机构3、测温机构4、熔炼线圈5、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铸型加热器的真空精密铸造炉,包括铸造炉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采用卧式布局,包括熔炼室、铸型室;其中,熔炼室与铸型室通过隔离阀隔开,且熔炼室与铸型室均设置有用于抽真空的真空系统;所述铸型室内设置有熔炼线圈,所述熔炼室上方设置有铸型加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铸型加热器的真空精密铸造炉,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熔炼室相连的真空系统为低真空系统,与所述铸型室相连的真空系统为高真空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铸型加热器的真空精密铸造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线圈与一感应熔炼翻转机构相连,该感应熔炼翻转机构包括旋转盘机构,也即回转支承盘,熔炼线圈固定于回转支承平的内圈,该回转支承盘由驱动机构驱动,带动回转支承盘的内圈转动,进而熔炼线圈进行翻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铸型加热器的真空精密铸造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设置于一平移机构上,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固定于熔炼室内腔的安装板,该安装板上设置有两并行的导轨,两导轨与一平移板通过滑块连接,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导轨上,且该滑块与平移板固连;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直线驱动机构,该直线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静思,张哲魁,左野,陈久强,李秀章,沈子惟,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真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