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跗损伤闭合复位及内固定导向装置及闭合复位固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722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跖跗损伤闭合复位及内固定导向装置及闭合复位固定方法。包括底板、两侧加压机构、跖骨基底加压机构和螺钉置入导向机构;所述底板上两侧设置有导轨槽,用于安装两侧加压机构;所述底板一端设置有跖骨基底加压机构,跖骨基底加压机构与底板可转动连接;还包括螺钉置入导向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Lisfranc损伤闭合复位及内固定导向装置,利用Lisfranc关节天然的拱桥结构原理,在Lisfranc关节两侧及第二跖骨基底加压,从而使其闭合复位。避免既往切开复位手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并通过内固定导向装置使螺钉固定位置简单精确,避免了术中螺钉位置的不可预判性及反复调整问题,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据。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跖跗损伤闭合复位及内固定导向装置及闭合复位固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跖跗损伤闭合复位及内固定导向装置及闭合复位固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Lisfranc损伤,也称为中足损伤或跖跗损伤,是指足跖骨与足跗骨间的骨折脱位,由法国人Lisfranc于1815年首先描述,为一种常见且严重的中足部跖跗关节的脱位损伤。跖跗关节,又称Lisfranc关节复合体,主要包括骨性结构和韧带结构,分为3部分,即内、中、外三柱。内侧柱由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构成。中间柱包括中间、外侧楔状骨以及相对应的第2、3跖骨。外侧柱由骰骨及第4、5跖骨构成。内侧跖骨基底部和其对应的3块楔状骨共同形成了横弓结构,多条韧带共同加强该关节。Lisfranc韧带是一条强壮的韧带,连接于内侧楔骨与第2跖骨基底部之间,是固定第1、2跖骨基底间相对位置的唯一韧带(其余各跖骨基底间有韧带连接)。第二跖骨基底深入到三个楔骨、骰骨及1

5跖骨基底形成的马蹄形凹槽中,形成一拱形结构。如同一个天然的拱桥结构。
[0003]Lisfran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跖跗损伤闭合复位及内固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两侧加压机构(2)、跖骨基底加压机构(3)和螺钉置入导向机构(4);所述底板(1)上两侧设置有导轨槽(11),用于安装两侧加压机构(2);所述底板(1)一端设置有跖骨基底加压机构(3),跖骨基底加压机构(3)与底板(1)可转动连接;还包括螺钉置入导向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跖跗损伤闭合复位及内固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加压机构(2)设置在底板(1)的左侧加压机构(21)和右侧加压机构(22),两者结构相同;所述左侧加压机构(21)包括第二滑动定位件(211)和第二加压组件(212),第二加压组件(212)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动定位件(211)上,用于从跖跗关节的两侧加压;第二滑动定位件(211)从到轨道槽的一端插入到导轨槽(11)中,T形结构配合,并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第一紧固螺钉(2111);所述右侧加压机构(22)包括第三滑动定位件(221)和第三加压组件(2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跖跗损伤闭合复位及内固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跖骨基底加压机构(3)包括两侧的纵向支撑杆(33)和横向连杆(34),所述纵向支撑杆(33)与底板(1)之间通过第一球面结构(31)连接,两个纵向支撑杆(33)与横向连杆(34)的两端通过第二球面结构(32)连接;两个纵向支撑杆(33)为伸缩结构,通过第二紧固螺钉紧固;所述横向连杆(34)的固定设置有第一加压组件(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跖跗损伤闭合复位及内固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面结构(31)包括第一外侧固定壳(311)和第一内侧活动球(312),所述第一外侧固定壳(311)为剖分式机构,通过螺栓固定,第一外侧固定壳(311)的底部与底板(1)固定连接,第一内侧活动球(312)在第一外侧固定壳(311)内活动连接,通过第三紧固螺钉固定第一外侧固定壳(311)和第一内侧活动球(312);第一内侧活动球(312)固定连接纵向支撑杆(33)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跖跗损伤闭合复位及内固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压组件(35)包括导向管(354)、加压杆(352)和推进杆(351),所述导向管(354)的一端设置为限位凸起(3541),另一端设置有螺纹;所述加压杆(352)的侧面设置有与限位凸起(3541)配合的凹槽(3521),加压杆(352)的一端设置有加压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赛佳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