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检测组件、样本分析仪以及样本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719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试管检测组件、样本分析仪以及样本分析系统,所述试管检测组件包括第一试管架、第二试管架、遮蔽件以及与遮蔽件相配合的传感器,第一试管架设置有若干第一孔位用于放置第一类型试管,第二试管架设置有若干第二孔位用于放置第二类型试管,传感器设置于样本分析仪的进样轨道上,遮蔽件设置于第一试管架的其中一第一孔位和/或第二试管架的其中一第二孔位中,第一试管架和/或第二试管架沿着进样轨道移动时,传感器根据遮蔽件的不同设置产生不同的信号以判断是第一试管架还是第二试管架,通过区分第一试管架和第二试管架来识别第一类型试管和第二类型试管,整体结构简单、判断准确,确保后续样本检测的顺畅进行。确保后续样本检测的顺畅进行。确保后续样本检测的顺畅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试管检测组件、样本分析仪以及样本分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样本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试管检测组件、样本分析仪以及样本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组分的变化,对血液样本的检测分析可以为疾病的诊疗提供依据。通常,血液样本在采集后密封存储于试管中,由人体不同位置采集的血液样本存放的试管类型不同,如静脉血的采集量较多,存放于普通试管中;末梢血的采集量较少,存放于微量试管中。
[0003]在血液样本的检测中,根据试管类型的不同,所采用的混匀方式、采样针穿刺采样的高度等都会不同,因此在进行检测之前需要对试管类型进行识别。现有检测仪器大多是通过读取试管上的条码进行试管类型的识别,但是条码可能脱落或者被试管架遮挡而造成误识别,影响样本检测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准确识别试管类型的试管检测组件、应用该试管检测组件的样本分析仪以及样本分析系统。
[0005]一种试管检测组件,应用于样本分析仪,包括第一试管架、第二试管架、遮蔽件以及与所述遮蔽件相配合的传感器,所述第一试管架设置有若干第一孔位用于放置第一类型试管,所述第二试管架设置有若干第二孔位用于放置第二类型试管,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样本分析仪的进样轨道上,所述遮蔽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试管架的其中一第一孔位和/或所述第二试管架的其中一第二孔位中,所述第一试管架和/或第二试管架沿着所述进样轨道移动时,所述传感器根据所述遮蔽件的不同设置产生不同的信号以判断是第一试管架还是第二试管架,通过区分第一试管架和第二试管架来识别第一类型试管和第二类型试管。
[0006]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所述遮蔽件正对所述第二光耦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耦为对射光耦,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试管架的相对两侧的第一光发射器和第一光接收器,或者,所述第一光耦为反射光耦,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试管架的同一侧的第一光发射器和第一光接收器;所述第二光耦为对射光耦,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试管架的相对两侧的第二光发射器和第二光接收器,或者,所述第二光耦为反射光耦,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试管架的同一侧的第二光发射器和第二光接收器。
[0008]进一步地,所述遮蔽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孔位中,所述第一光耦在纵向上位于所述遮蔽件、第一试管架以及第二试管架的上方。
[0009]进一步地,所述遮蔽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孔位中的第一遮蔽件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孔位中的第二遮蔽件,所述第一遮蔽件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二遮蔽件的下
端设置有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一光耦正对所述第一透光孔设置,所述第二光耦正对所述第二透光孔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包括上下布置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所述遮蔽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二孔位中的棱镜,所述棱镜设置有朝向所述传感器的反光面,所述反光面将所述光发射器的光线朝向所述光接收器反射。
[0011]进一步地,所述棱镜设置有入射孔和出射孔,所述入射孔正对所述光发射器设置,所述出射孔正对所述光接收器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位于所述第一/第二试管架的同一侧,所述棱镜的反光面至少为两个。
[0013]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为Hall传感器,所述遮蔽件为磁性件并设置于所述第二孔位中。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型试管为用于采集静脉血的普通试管、所述第二类型试管为用于采集末梢血的微量试管;在样本分析仪进样的过程中,支持所述第一试管架和第二试管架同时处于所述进样轨道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进样轨道上顺序设置有试管检测位、标签识别位及样本混匀位;或者,所述进样轨道上顺序设置有标签识别位、试管检测位及样本混匀位;或者,所述进样轨道的同一位置设置有标签识别位和试管检测位,所述标签识别位设置有扫码器,所述传感器对应所述试管检测位设置。
[0016]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进样组件、混匀组件、采样组件、控制器以及试管检测组件,所述试管检测组件通过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混匀组件连接,所述混匀组件包括第一混匀组件和第二混匀组件,所述第一混匀组件和第二混匀组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混匀,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试管架沿着所述进样轨道移动时所述传感器的信号来启动启动所述第一混匀组件进行混匀操作;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试管架沿着所述进样轨道移动时所述传感器的信号来启动所述第二混匀组件进行混匀操作。
[0017]进一步地,所述试管检测组件通过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采样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试管架沿着所述进样轨道移动时,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采样组件的采样针下降第一高度;所述第二试管架沿着所述进样轨道移动时,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采样组件的采样针下降第二高度,所述第二高度和所述第一高度不同。
[0018]进一步地,所述采样针移动至所述进样轨道上方,经过所述混匀组件进行混匀后的所述第一类型试管/第二类型试管在所述第一类型试管架/第二类型试管架上进行穿刺采样;或者,所述采样针位于所述样本分析仪内,经过所述混匀组件进行混匀后的所述第一类型试管/第二类型试管被转移至所述采样针的下方进行穿刺采样,之后被放回所述第一类型试管架/第二类型试管架。
[0019]一种样本分析系统,包括级联的至少两台样本分析仪,所述级联的至少两台样本分析仪的进样轨道相互连通构成一传送路径,所述传送路径的两端分别设置试管架装载平台和试管架卸载平台,所述级联的至少两台样本分析仪共用同一试管检测组件,所述试管检测组件位于所述传送路径设置有所述试管架装载平台的一端。
[0020]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至少一种试管架的孔位中设置遮蔽件,使得两种试管架在经过试管检测区时传感器能产生不同的信号,进而判定试管架的类型以及试管的
类型,整体结构简单、识别准确,可以有效避免后续混匀方式错误而造成末梢血剂量不足、采样针下降高度不对而造成器械损坏等情况的发生,确保样本检测的顺利进行,同时可适用于单台仪器、双机及多台仪器级联的流水线等不同形式的进样过程中的试管类型识别。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样本分析仪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样本分析仪的俯视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试管检测组件检测第一试管架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试管检测组件检测第二试管架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试管检测组件的遮蔽件的示意图。
[0026]图6与图7为本专利技术试管检测组件检测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试管检测组件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8]图9为图8所示试管检测组件的光路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样本分析系统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管检测组件,应用于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试管架、第二试管架、遮蔽件以及与所述遮蔽件相配合的传感器,所述第一试管架设置有若干第一孔位用于放置第一类型试管,所述第二试管架设置有若干第二孔位用于放置第二类型试管,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样本分析仪的进样轨道上,所述遮蔽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试管架的其中一第一孔位和/或所述第二试管架的其中一第二孔位中,所述第一试管架和/或第二试管架沿着所述进样轨道移动时,所述传感器根据所述遮蔽件的不同设置产生不同的信号以判断是第一试管架还是第二试管架,通过区分第一试管架和第二试管架来识别第一类型试管和第二类型试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所述遮蔽件正对所述第二光耦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管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耦为对射光耦,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试管架的相对两侧的第一光发射器和第一光接收器,或者,所述第一光耦为反射光耦,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试管架的同一侧的第一光发射器和第一光接收器;所述第二光耦为对射光耦,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试管架的相对两侧的第二光发射器和第二光接收器,或者,所述第二光耦为反射光耦,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试管架的同一侧的第二光发射器和第二光接收器。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试管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孔位中,所述第一光耦在纵向上位于所述遮蔽件、第一试管架以及第二试管架的上方。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试管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孔位中的第一遮蔽件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孔位中的第二遮蔽件,所述第一遮蔽件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二遮蔽件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一光耦正对所述第一透光孔设置,所述第二光耦正对所述第二透光孔设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上下布置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所述遮蔽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二孔位中的棱镜,所述棱镜设置有朝向所述传感器的反光面,所述反光面将所述光发射器的光线朝向所述光接收器反射。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管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设置有入射孔和出射孔,所述入射孔正对所述光发射器设置,所述出射孔正对所述光接收器设置。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管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位于所述第一/第二试管架的同一侧,所述棱镜的反光面至少为两个。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Hall传感器,所述遮蔽件为磁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长生于记良邹云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