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防腐油漆喷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6937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防腐油漆喷涂装置,包括底部设有走行机构的喷涂框架,所述喷涂框架的内侧壁分布有多个用于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左、右侧面及顶面喷涂的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与油漆供给机构相连接;所述喷涂框架的下端设有可在水平面旋转并用于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底面喷涂的喷涂辅助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通过走行机构带动喷涂框架进行移动并穿行混凝土预制构件,可在存储区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顶面、两侧面以及底面进行喷涂防腐油漆,且在穿行过程中无需进行拆解,使用方便、灵活性强;同时喷涂框架走行平稳,有效保证喷涂质量,不影响混凝土预制构件预制生产线,节约了施工成本,减少了人员投入。减少了人员投入。减少了人员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防腐油漆喷涂装置
[0001]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防腐油漆喷涂装置。
[0002]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高质量、绿色环保发展的大力推进,水运工程、房建及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大量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在专门混凝土预制场进行工业化、批量化预制作业,降低基础设施项目现浇施工工程量,可以充分集约资源,强化质量管控,提高工程标准化程度。混凝土预制场一般设置预制区与存储区,为了提高预制构件耐久性与外在美观,一般需要进行防腐油漆(涂料)喷涂作业。
[0003]目前,混凝土预制构件多采用人工喷涂,且由于混凝土预制场的存储区空间限制,预制构件底面难以在存储区进行喷涂,一般安装施工到目标位置后,现场喷涂,这种人工喷涂方法难以控制质量,特别是对于面临海水腐蚀环境预制构件的防腐喷涂,人工喷涂防腐油漆的粘结力与厚度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实际施工中存在漏喷与返工问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针对混凝土预制构件在预制场的存储区进行防腐油漆喷涂的装置。
[0004]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防腐油漆喷涂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防腐油漆喷涂装置,包括底部设有走行机构的喷涂框架,所述喷涂框架的内侧壁分布有多个用于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左、右侧面及顶面喷涂的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与油漆供给机构相连接;所述喷涂框架的下端设有可在水平面旋转并用于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底面喷涂的喷涂辅助机构。
[0005]进一步的,所述喷涂框架包括一对前、后间隔分布且呈倒U型状的喷涂管路,一对喷涂管路之间通过连接支撑件相连接,所述喷涂管路的内侧壁上端均设有若干个沿横向间隔均布的顶部雾化喷头,喷涂管路的内侧壁左、右两端均设有若干个沿竖向间隔均布的侧面雾化喷头。
[0006]进一步的,所述喷涂辅助机构包括一对前、后分布的摆转管路组,所述摆转管路组包括两根左右分布且水平设置的摆转管路,所述摆转管路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个底部雾化喷头,两根摆转管路相远离的一端均连接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与喷涂管路的下端转动连接,旋转臂由推动油缸驱动在水平面内摆转。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支撑件包括上、下分布的一对上连接支撑杆和一对下连接支撑杆,所述上连接支撑杆和下连接支撑杆均呈纵向设置;所述推动油缸设于下连接支撑杆的上方,推动油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旋转臂远离摆转管路的一端相铰接,推动油缸的油缸座与下连接支撑杆相铰接。
[0008]进一步的,一对喷涂管路的下端之间通过一对左、右分布的支架相连接;所述油漆供给机构包括分别安装在一对支架上端的油漆罐和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分别与油漆罐、一对喷涂管路和摆转管路相连接,以将油漆罐内的油漆输送至一对喷涂管路和摆转
管路;所述空气压缩机还与顶部雾化喷头、侧面雾化喷头以及底部雾化喷头的气体接口相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走行机构包括一对左、右分布在喷涂管路内侧下方的纵向移动梁,所述纵向移动梁的前、后两端上方均设有固定在喷涂管路底部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下方设有内、外分布的提升挂架和顶升油缸,所述提升挂架的下端设有纵向滑槽,所述纵向移动梁的上端滑动嵌设在纵向滑槽内部,纵向移动梁的上方设有用于驱动纵向移动梁沿着纵向滑槽滑动的纵移油缸;所述顶升油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且固定有用于与地面相接触的支撑垫块。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的底部固定有一对内、外分布的支撑加高柱,所述顶升油缸竖直安装在位于外侧端的支撑加高柱底部;所述提升挂架安装在位于内侧端的支撑加高柱底部;所述纵移油缸呈前端高、后端低的倾斜状,纵移油缸的缸座与一纵移固定座相铰接,所述纵移固定座固定设置在位于内侧端的支撑加高柱后端,所述纵移油缸的活塞杆铰接有纵移支座,所述纵移支座与纵向移动梁可拆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通过走行机构带动喷涂框架进行移动并穿行混凝土预制构件,可在存储区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顶面、两侧面以及底面进行喷涂防腐油漆,且在穿行过程中无需进行拆解,使用方便、灵活性强;同时喷涂框架走行平稳,有效保证喷涂质量,不影响混凝土预制构件预制生产线,节约了施工成本,减少了人员投入。
[0012]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视构造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构造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喷涂辅助机构关闭状态的构造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喷涂辅助机构打开状态的构造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走行机构的初始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走行机构的顶升油缸伸长的状态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走行机构的纵移油缸伸长的状态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走行机构的纵移油缸收缩带动纵向移动梁前行的状态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走行机构的纵向移动梁走到最前方的状态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工作时进入喷涂前的初始状态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工作时打开底部的旋转臂的状态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工作时向前移动到旋转臂收缩不干涉的位置的状态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工作时旋转臂收缩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工作时收缩后后退到喷涂开始位置的状态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工作时纵移前行和后退喷涂两遍的状态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工作时喷涂完成后回到初始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0013]图中:1

喷涂框架;2

走行机构;3

混凝土预制构件;4

喷涂辅助机构;5

喷涂管路;6

顶部雾化喷头;7

侧面雾化喷头;8

摆转管路组;9

摆转管路;10

底部雾化喷头;11

旋转臂;12

推动油缸;13

上连接支撑杆;14

下连接支撑杆;15

支架;16

油漆罐;17

空气压缩机;18

纵向移动梁;19

支撑梁;20

提升挂架;21

顶升油缸;22

纵向滑槽;23

纵移油缸;24

支撑垫块;25

支撑加高柱;26

纵移固定座;27

纵移支座。
[00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纵向”、
“ꢀ
横向”、
“ꢀ
上”、
“ꢀ
下”、
“ꢀ
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防腐油漆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设有走行机构的喷涂框架,所述喷涂框架的内侧壁分布有多个用于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左、右侧面及顶面喷涂的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与油漆供给机构相连接;所述喷涂框架的下端设有可在水平面旋转并用于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底面喷涂的喷涂辅助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防腐油漆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框架包括一对前、后间隔分布且呈倒U型状的喷涂管路,一对喷涂管路之间通过连接支撑件相连接,所述喷涂管路的内侧壁上端均设有若干个沿横向间隔均布的顶部雾化喷头,喷涂管路的内侧壁左、右两端均设有若干个沿竖向间隔均布的侧面雾化喷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防腐油漆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辅助机构包括一对前、后分布的摆转管路组,所述摆转管路组包括两根左右分布且水平设置的摆转管路,所述摆转管路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个底部雾化喷头,两根摆转管路相远离的一端均连接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与喷涂管路的下端转动连接,旋转臂由推动油缸驱动在水平面内摆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防腐油漆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件包括上、下分布的一对上连接支撑杆和一对下连接支撑杆,所述上连接支撑杆和下连接支撑杆均呈纵向设置;所述推动油缸设于下连接支撑杆的上方,推动油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旋转臂远离摆转管路的一端相铰接,推动油缸的油缸座与下连接支撑杆相铰接。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学良叶成顺段振益高宁波施少治孙仁松陈新祖王友平刘星程荣君李努明林晓宇张成梁林绍锋肖浩张得鑫吕士麟陈周俊唐智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福建宁港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