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站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一体化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685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一体化试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述支撑框架有若干个钢管焊接而成,包括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用于固定气缸,下部分用于实现对装卸料机燃料组件的抓取;所述气缸的底部通过第一压紧螺母与抓具连杆连接,所述气缸的上端进气口与抓具啮合腔气管连接,所述抓具啮合腔气管与双电阀连接,所述双电阀与抓具释放腔气管连接,所述抓具释放腔气管与气缸的下端进气口连接;所述双电阀还连接有上游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原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的功能验证过程不够优化完善、不便于得到直观功能验证效果的问题,用于核电站非大修期间对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啮合、释放和自锁性能进行验证。自锁性能进行验证。自锁性能进行验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站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一体化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一体化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核电站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一体化试验装置为核电站非大修期间对燃料组件抓具整体性能进行验证的装置,主要完成燃料组件抓具啮合、释放和自锁性能验证。
[0003]目前通过燃料厂房侧的燃料转运装置转运一根模拟组件至反应堆厂房侧的燃料转运装置,使倾翻架垂直后,装卸料机开至上方抓取模拟组件进行燃料组件抓具功能验证。此过程较为繁琐,验证时空间位置有限,抓具坐落到模拟组件头部后,不便于对抓具夹爪、滑动套筒等部件进行功能性检查与验证,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且不论在构件池或者堆芯池进行试验时,环境剂量率均较高;存在较大的异物掉落风险、人因失误风险、辐射污染风险和额外辐照风险。
[0004]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操作便捷,不受时间窗口、空间位置限制,功能验证效果直观,风险较低的核电站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一体化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核电站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一体化试验装置,能够解决原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的功能验证过程不够优化完善、不便于得到直观功能验证效果的问题,用于核电站非大修期间对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啮合、释放和自锁性能进行验证。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核电站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一体化试验装置,包括气缸、抓具连杆、支撑框架、抓具释放腔气管、抓具啮合腔气管、上游气管、双电阀,所述支撑框架有若干个钢管焊接而成,包括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用于固定气缸,下部分用于实现对装卸料机燃料组件的抓取;所述气缸的底部通过第一压紧螺母与抓具连杆连接,所述气缸的上端进气口与抓具啮合腔气管连接,所述抓具啮合腔气管与双电阀连接,所述双电阀与抓具释放腔气管连接,所述抓具释放腔气管与气缸的下端进气口连接;所述双电阀还连接有上游气管。
[0008]所述气缸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支撑框架的顶部。
[0009]所述气缸的顶部设有弹簧。
[0010]所述弹簧上安装有第二压紧螺母。
[0011]所述抓具释放腔气管、抓具啮合腔气管、上游气管、双电阀之间通过气管快接头形式连接。
[0012]所述上游气管接通压缩空气,控制双电阀,上游气源通过抓具啮合腔气管进入气缸上端,使得气缸活塞向下运动。
[0013]控制双电阀,上游气源通过释放腔气管进入气缸下端,使得气缸活塞向上运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核电站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一体化试验装置,能够实现对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的啮合、释放和自锁性能验证更为简便、不受时间窗口、空间位置限制、功能验证效果更为直观、风险低,不仅降低了试验人员的各类操作风险,而且不受时间窗口限制的有利条件充分保障了核电站大修期间关键路径的节省以及堆芯装卸料工作的顺利开展。
[0016](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核电站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一体化试验装置,节省工序、操作便捷;在日常任何时间即可验证抓具的性能,不受大修时间窗口的限制;不受空间位置限制、抓具性能证效果更为直观;人因失误风险及操作风险极低;极大地减少试验人员的辐照剂量;提前的验证结果,保障装卸料机综合检查试验的顺利开展,同时缩短大修关键路径工期。
[0017](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核电站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一体化试验装置,通过模拟组件的验证方式而言工序简单、操作更为简便、不受空间位置限制、功能验证效果更为直观;更重要的是不受大修窗口的影响,在反应堆厂房外的验证极大地降低了试验时的异物风险、辐射风险,同时提前保证燃料组件抓具功能验证的合理性,更加有效地保障了大修装卸料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核电站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一体化试验装置主视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核电站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一体化试验装置左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核电站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一体化试验装置俯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核电站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一体化试验装置三维视图;
[0022]图中:1

气缸、2

抓具连杆、3

支撑框架、4

弹簧、5

锁紧螺母、6

第一压紧螺母、7

第二压紧螺母、8

抓具释放腔气管、9

抓具啮合腔气管、10

上游气管、11

双电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如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核电站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一体化试验装置,包括气缸1、抓具连杆2、支撑框架3、弹簧4、锁紧螺母5、第一压紧螺母6、第二压紧螺母7、抓具释放腔气管8、抓具啮合腔气管9、上游气管10、双电阀11,所述支撑框架3有若干个钢管焊接而成,包括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用于固定气缸1,下部分用于实现对装卸料机燃料组件的抓取;所述气缸1通过锁紧螺母5固定在支撑框架3的顶部,所述气缸1的底部通过第一压紧螺母6与抓具连杆2连接,所述气缸1的顶部设有弹簧4,所述弹簧4上安装有第二压紧螺母7;所述气缸1的上端进气口与抓具啮合腔气管9连接,所述抓具啮合腔气管9与双电阀11连接,所述双电阀11与抓具释放腔气管8连接,所述抓具释放腔气管8与气缸1的下端进气口连接;所述双电阀11还连接有上游气管10。
[0027]所述抓具释放腔气管(8)、抓具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一体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抓具连杆(2)、支撑框架(3)、抓具释放腔气管(8)、抓具啮合腔气管(9)、上游气管(10)、双电阀(11),所述支撑框架(3)有若干个钢管焊接而成,包括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用于固定气缸(1),下部分用于实现对装卸料机燃料组件的抓取;所述气缸(1)的底部通过第一压紧螺母(6)与抓具连杆(2)连接,所述气缸(1)的上端进气口与抓具啮合腔气管(9)连接,所述抓具啮合腔气管(9)与双电阀(11)连接,所述双电阀(11)与抓具释放腔气管(8)连接,所述抓具释放腔气管(8)与气缸(1)的下端进气口连接;所述双电阀(11)还连接有上游气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装卸料机燃料组件抓具一体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通过锁紧螺母(5)固定在支撑框架(3)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焱鸣王志远郑海全肖振东葛科党王伟蔡思三单光方孟昭阳张昭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