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除去口腔内附着物的口腔用药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口腔用药剂是作为口腔内附着物除去用药剂的半固体状的口腔用药剂。药剂的半固体状的口腔用药剂。药剂的半固体状的口腔用药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口腔用药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用药剂。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口腔内附着物,例如有痰、痂皮、脱落上皮等口腔黏膜的附着物。它们例如在需要护理的老年人的口腔内可见,成为细菌污染的场所,有可能导致肺炎等(非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
[0003]非专利文献1:「要介護高齢者
における
剥離上皮
の
形成要因―舌背,歯,頬粘膜―」、小笠原正、川瀬
ゆか
、磯野員達、岡田芳幸、配島弘之、沈發智、遠藤眞美、落合隆永、長谷川博雅、柿木保明、「老年歯学」第29巻第1号第11~20頁、2014年(“需要护理的老年人中的脱落上皮的形成要因—舌背,牙齿,颊黏膜—”,小笠原正、川濑由香、矶野员达、冈田芳幸、配岛弘之、沈发智、远藤真美、落合隆永、长谷川博雅、柿木保明,“老年齿学”第29卷第1号第11~20页,2014年)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4]然而,口腔内附着物大多固着于口腔内的黏膜、舌头、牙龈或牙齿等,因此难以除去。
[0005]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除去口腔内附着物的口腔用药剂。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口腔用药剂是作为口腔内附着物除去用药剂的半固体状的口腔用药剂。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口腔用药剂是作为口腔内附着物除去用药剂的包含自由基产生剂(日语:
ラジカル
発生剤)的口腔用药剂。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有时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口腔用药剂和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口腔用药剂统称为“本专利技术的口腔用药剂”。以下,在称为“本专利技术的口腔用药剂”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包含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口腔用药剂和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口腔用药剂这两者,可以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口腔用药剂和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口腔用药剂中的任一种。专利技术效果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适于除去口腔内附着物的口腔用药剂。
附图说明
[0009]图1(A)~(D)是表示在以附着并凝固于腭黏膜上的痰液和脱落上皮、血块、细菌、病毒、牙菌斑及生物膜为主体的口腔内附着物上涂敷口腔用药剂并使其软化,用海绵刷进
行除去的工序的照片。图2是表示在以如牙石那样附着并硬化于牙齿和牙龈的表面的痰液和脱落上皮、血块、细菌、病毒、牙菌斑及生物膜为主体的口腔内附着物上涂敷口腔用药剂并使其软化,一边用牙刷粉碎一边通过吸引一点点地除去的工序的照片。图3(A)~(D)是表示从涂敷口腔用药剂起约5~10分钟后的状态的照片。如图所示,在牙齿和牙龈的表面如牙石那样附着并硬化的口腔内附着物不仅成为引起龋齿、牙周病的原因,而且成为引起肺炎或窒息的原因,但由于口腔用药剂产生的效果,能够从口腔内附着物的边缘部分逐渐软化,使用海绵刷,不出血或误咽而安全地将口腔内附着物作为一块除去。图4(A)是表示将脱落上皮片在水中浸渍2小时后的状态的照片。图4(B)是表示将脱落上皮片在包含自由基产生剂(亚氯酸钠)及自由基产生催化剂(苯扎氯铵)的药剂(MA
‑
Tγ200ppm)中浸渍2小时后的状态的照片。图5(A)是表示将脱落上皮片在水中浸渍24小时后的状态的照片。图5(B)是表示将脱落上皮片在包含自由基产生剂(亚氯酸钠)及自由基产生催化剂(苯扎氯铵)的药剂(MA
‑
Tγ200ppm)中浸渍24小时后的状态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实施专利技术的方式
[0010]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举例进一步具体进行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受以下说明限定。
[001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化合物(例如后述的铵等)中存在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例如几何异构体、配位异构体及光学异构体)等异构体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任何异构体均可用于本专利技术。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物质(例如后述的含氧酸、含氧酸离子、自由基产生催化剂等)能够形成盐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所述盐也可以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盐可以为酸加成盐,也可以为碱加成盐。而且,形成所述酸加成盐的酸可以为无机酸也可以为有机酸,形成所述碱加成盐的碱可以为无机碱也可以为有机碱。作为所述无机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硫酸、磷酸、氢氟酸、盐酸、氢溴酸、氢碘酸、次氟酸、次氯酸、次溴酸、次碘酸、亚氟酸、亚氯酸、亚溴酸、亚碘酸、氟酸、氯酸、溴酸、碘酸、高氟酸、高氯酸、高溴酸及高碘酸等。所述有机酸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对甲苯磺酸、甲磺酸、草酸、对溴苯磺酸、碳酸、琥珀酸、柠檬酸、苯甲酸及乙酸等。作为所述无机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氢氧化铵、碱金属氢氧化物、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碳酸盐及碳酸氢盐等,更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氢氧化钙及碳酸钙等。所述有机碱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乙醇胺、三乙胺及三(羟基甲基)氨基甲烷等。这些盐的制造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通过利用公知方法向所述化合物适当加成如上所述的酸或碱等方法制造。
[0012]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链状取代基(例如烷基、不饱和脂肪族烃基等的烃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其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1~40、1~32、1~24、1~18、1~12、1~6、或1~2(不饱和烃基的情况下为2以上)。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环状基团(例如芳基、杂芳基等)的环元数(构成环的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5~32、5~24、6~18、6~12或6~10。另外,在取代基等存在异构体的情况下,除非另有说
明,否则可以为任意异构体,例如在简单称为“萘基”的情况下,可以为1
‑
萘基也可以为2
‑
萘基。
[0013][1.口腔用药剂]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口腔用药剂是作为口腔内附着物的除去用药剂的半固体状的口腔用药剂。另外,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口腔用药剂是包含自由基产生剂,并作为口腔内附着物的除去用药剂的口腔用药剂。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口腔用药剂中,所述口腔内附着物没有特别限定。上述口腔内附着物例如也可以为对口腔黏膜、舌头、牙龈或牙齿等的附着物。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口腔黏膜”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包含口腔内的黏膜整体,例如包含牙龈的舌侧和唇侧、上颚、下颚等黏膜。另外,对舌头的附着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包含对舌头整体的附着物,例如,包含对舌头表面的附着物以及对舌头背面的附着物。另外,上述口腔内附着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选自痰、痂皮、脱落上皮、血块、细菌、病毒、牙菌斑和生物膜中的至少一种。上述生物膜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由上述痰、痂皮、脱落上皮、血块、细菌、病毒、牙菌斑等口腔内附着物的一种或多种形成的生物膜。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口腔用药剂中,“半固体状”是指具有液体与固体的中间的性质,与固体同样地能够维持一定的形状,但与液体同样地具有粘性且能够自由变形的状态。本专利技术的口腔用药剂中的“半固体状”例如也可以具有触变性和流变性,具有能够变化为高粘度状态(凝胶)和低粘度状态(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口腔用药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用于除去口腔内附着物的药剂,为半固体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用药剂,其中,所述口腔用药剂包含自由基产生剂。3.一种口腔用药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用于除去口腔内附着物的药剂,包含自由基产生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腔用药剂,其中,所述口腔用药剂为液状。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口腔用药剂,其中,所述自由基产生剂包含选自含氧酸、含氧酸离子和含氧酸盐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腔用药剂,其中,所述含氧酸为卤素含氧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腔用药剂,其中,所述卤素含氧酸是选自氯的含氧酸、溴的含氧酸和碘的含氧酸中的至少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口腔用药剂,其中,所述卤素含氧酸为选自次卤酸、亚卤酸、卤酸和高卤酸中的至少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口腔用药剂,其中,所述卤素含氧酸为选自次氯酸、亚氯酸、氯酸、高氯酸、次溴酸、亚溴酸、溴酸、高溴酸、次碘酸、亚碘酸、碘酸、及高碘酸中的至少一种。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口腔用药剂,其中,所述口腔用药剂还包含自由基产生催化剂,所述自由基产生催化剂是催化由所述口腔用药剂中包含的所述自由基产生剂产生自由基的物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口腔用药剂,其中,所述自由基产生催化剂包含选自铵、氨基酸、蛋白质、肽、磷脂以及它们的盐中的至少一种。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口腔用药剂,其中,所述铵为下述化学式(XI)所表示的铵盐:上述化学式(XI)中,R
11
、R
21
、R
31
及R
41
分别为氢原子或芳香环、或者烷基;所述烷基包含或不包含醚键、羰基、酯键、或酰胺键,或者芳香环;R
11
、R
21
、R
31
及R
41
分别相同或不同,或者,R
11
、R
21
、R
31
及R
41
中的2个以上一体化、且与它们键合的N
+
一起形成环状结构,或不形成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是饱和的或不饱和的,是芳香环或非芳香环,具有或不具有1个以上的取代基,X
‑
为阴离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口腔用药剂,其中,所述化学式(X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阪井丘芳,井上豪,高森清人,柴田刚克,
申请(专利权)人:阿斯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