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藻井式衬砌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6752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藻井式衬砌结构及施工方法,隧道开挖完成后于围岩表面覆盖喷射混凝土形成初期支护,在初期支护表面铺设防水层后砌筑二次衬砌,二次衬砌包括一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层以及多个纵向加劲肋和纵横向加劲肋,多个纵横向加劲肋呈环形且沿隧道轴向均匀布设,多个纵向加劲肋均分别依次连接多个纵横向加劲肋,多个纵向加劲肋沿隧道周向均匀布设。本申请将二次衬砌的结构改换为一层厚度较薄的混凝土层及纵向加劲肋,兼顾支护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散热效率,与现有的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中所采用的较为复杂的散热结构及施工过程相比,本申请散热结构简单、施工难度低、施工速度快、后期易维护,适用于高地温隧道施工领域。域。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藻井式衬砌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藻井式衬砌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以公路、铁路为代表的交通基础建设在西南山区所占比重逐步增大,根据地势特点,该地区隧道施工普遍具有隧道埋深大、地下热水影响大等突出特点,使隧道施工的洞内温度显著偏高,山体高温若无法快速传导至隧道内,极易造成隧道混凝土结构开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研究高地温隧道衬砌结构的快速散热具有重要意义。
[0003]传统方案中应对隧道的高地温问题,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其一是在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初喷层与复喷层间埋设水循环网片,该循环网片为增大导热面积采用蛇形布置,通过低温流水的流动将热量带走,保持混凝土温度在适宜范围内;其二是在复喷层与二次衬砌之间增加一层类似挤塑聚苯板的耐高温隔热材料,阻断热量传导至混凝土。上述方法施工过程均比较复杂,一旦施工中造成散热网或绝热板破损,由于属于隐蔽工程,很难发现,排查困难,就会造成局部失效,维修难度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藻井式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于围岩表面的初期支护(1),所述初期支护(1)内侧砌筑有二次衬砌,所述初期支护(1)与所述二次衬砌之间铺设有防水层(2),所述二次衬砌包括混凝土层(3),所述混凝土层(3)上设有加劲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藻井式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肋包括多个纵向加劲肋(4)以及多个纵横向加劲肋(5),所述多个纵横向加劲肋(5)呈环形且沿隧道轴向均匀布设,所述多个纵向加劲肋(4)均分别依次连接多个纵横向加劲肋(5),所述多个纵向加劲肋(4)沿隧道周向均匀布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藻井式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劲肋(4)与纵横向加劲肋(5)的连接处均经过倒角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藻井式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劲肋(4)以及纵横向加劲肋(5)均为混凝土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藻井式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劲肋(4)以及纵横向加劲肋(5)与所述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升祥孙嘉良郭春晖马遥遥张玉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