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调蓄池前轻质滤料环形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671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调蓄池前轻质滤料环形过滤装置,包括一级分离装置和二级分离装置;一级分离装置为一体式一级分离装置、分置式一级分离装置或改造的雨水管网中的任意一种;二级分离装置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过滤单元,过滤单元内从下到上依次布设有底部穿孔挡板、浮动穿孔挡板和顶部穿孔挡板,浮动穿孔挡板和底部穿孔挡板之间填充球形滤料;一级分离装置位于二级分离装置上方,雨水从一级分离装置进入二级分离装置的中央配水筒,经下端独立水管进入过滤单元进行过滤净化后,从顶部出水口流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滤料弹性形变增强孔隙结构处的速分作用,突破了现有过滤方式的最高滤速,提升了过滤效果,适用于调蓄池前对雨水径流进行初步净化。流进行初步净化。流进行初步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调蓄池前轻质滤料环形过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设备
,涉及一种过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雨水调蓄池前轻质滤料环形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末端”和“快排”为主要理念的传统雨水排水系统存在大量内涝、合流制溢流、径流污染等水环境问题,已无法适应城市水环境发展要求。针对这些问题,在地上空间受制约的城区,雨水调蓄池已成为重要的雨洪调控和径流污染控制设施,能够有效削减洪峰流量、降低管网排水压力,具有重要的防洪防汛和削减面源污染的功能。
[0003]城市致密的硬化路面极大降低了其渗透性,使地表径流大量增加。初期雨水径流裹挟大量颗粒态污染物,随雨水管网排入调蓄池并在其底部大量沉积,易造成沉积物淤堵、板结等问题,影响调蓄池有效容积,进而逐渐削弱其雨洪控制功能。沉积物在池底大量积聚易导致变质,进而恶化水质、产生异味,对受纳水体造成不良影响,弱化其削减面源污染的效果,厌氧气态产物累积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调蓄池通常在池底设置排水孔,排水过程易造成沉积物大量涌起,排水管因吸入大量杂质而容易堵塞,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调蓄池前轻质滤料环形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分离装置和二级分离装置;所述一级分离装置为一体式一级分离装置(1)、分置式一级分离装置(2)或改造的雨水管网(3)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一体式一级分离装置(1)包括环形的一体式分离腔(11)和设在一体式分离腔(11)内环壁上的一体式进水管(12);所述分置式一级分离装置(2)包括分置式分离腔(21)及其侧壁的分置式进水管(22);所述改造的雨水管网(3)包括雨水管网(31)及其出口的进水隔网(32);所述二级分离装置包括同轴的中央配水筒(401)和外筒(402),所述中央配水筒(401)下端边缘与外筒(402)下部内壁之间连接有下部环形板(403),中央配水筒(41)外壁和外筒(402)内壁之间连有沿径向的分隔板,分隔板下端与下部环形板(403)相连,分隔板有多个,以将中央配水筒(401)和外筒(402)之间的环形空间划分为多个相互独立的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内从下到上依次布设有底部穿孔挡板(404)、浮动穿孔挡板(405)和顶部穿孔挡板(406),浮动穿孔挡板(405)和低部穿孔挡板(404)之间填充有球形滤料(407),底部穿孔挡板(404)和下部环形板(403)之间的空间为整流腔(408);所述中央配水筒(401)下端通过多个独立水管(409)分别连通各个过滤单元下部的整流腔(408);所述顶部穿孔挡板(406)上方的外筒(402)侧壁设有顶部出水口(410)以连接雨水调蓄池;各整流腔(408)下端连有底部排放管(411),各底部排放管(411)汇集在底部总排放管(412)处;所述一级分离装置位于二级分离装置上方,雨水从一级分离装置的一体式进水管(12)或分置式进水管(22)或进水隔网(32)进入二级分离装置的中央配水筒(401)并经下端独立水管(409)进入过滤单元进行过滤净化后,净化雨水从顶部出水口(410)流出,滤渣从底部排放管(411)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调蓄池前轻质滤料环形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穿孔挡板(404)、浮动穿孔挡板(405)和顶部穿孔挡板(406)均为空心圆弧形;底部穿孔挡板(404)边缘与中央配水筒(401)外壁、分隔板和外筒(402)内壁固连;浮动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勇翔郭盾张静颖杨垒苏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