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放废液中铯的吸附色谱材料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6595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4
一种高放废液中铯的吸附色谱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载体材料的活化;S2:吸附剂的合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吸附剂对高放废液中铯的吸附效果较好,AMP/SiO2在不同介质溶液中对Cs(I)吸附速度快,30min左右即能达到吸附平衡;AMP/SiO2吸附剂在0.1M硝酸,3M硝酸,3M HNO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放废液中铯的吸附色谱材料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放射性废液中核素分离研究领域,具体涉及高放废液中137Cs萃取分离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放废液通常是指放射性水平高、放射性核素寿命长、放射毒性高地放射性液体废物(放射性活度>3.7
×
1010Bq/L),其组分中含有大量的高释热裂变产物(如137Cs,90Sr),高放废液中存在大量的137Cs,137Cs作为235U的主要裂变产物,可以用于辐射育种、医疗领域、工业生产测定及控制领域,具有很大地商业价值。
[0003]近年来,学术界针对高放废液中放射性裂片核素的分离、提取开展了诸多研究,其中,采用新型多孔性硅基吸附剂的萃取色层分离技术从HLLW中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前沿性研究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该研究使用多孔新型二氧化硅担载型复合离子交换剂,具有吸附/脱附速度快、化学稳定性较高和通液压降低等特征,且该类交换剂具有吸附速度快、化学稳定性较好、通液压降低等工艺优点,在工业规模后处理工艺上具有应用潜力。基于该条技术路线,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放废液中铯的吸附色谱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载体材料的活化;S1.1:将SiO2载体材料放置在圆底烧瓶内,加入6mol/L的盐酸,放置在旋转蒸发仪中在80度水浴下加热1小时;S1.2:选择用3mol/L盐酸溶液重复上述的清洗过程,用蒸馏水冲洗后干燥得到二氧化硅载体;S1.3:取干燥的二氧化硅载体放置在锥形瓶或玻璃瓶中,加入甲醇,密封后放置在水浴震荡摇床中室温震荡1h,然后进行过滤,将过滤得到的二氧化硅载体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已活化的二氧化硅载体;S2:吸附剂的合成S2.1:计算AMP/SiO2吸附剂的理论担载量,即吸附剂中AMP的质量分数;设使用的磷钼酸为X g,合成的氯化铵为Y g,磷钼酸铵为Z g则:AMP负载量为40%,设二氧化硅载体质量为Mg,则所需AMP为:M/(1

40%)g,根据关系式(1)计算处磷钼酸的需求量X和氯化铵的质量Y;S2.2:向烧瓶中加入磷钼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磷钼酸浓度为0.13g/ml,乙醇作为磷钼酸溶解的溶剂,搅拌使得磷钼酸充分溶解,取活化的二氧化硅Mg放置在圆底烧瓶中,固液比体积为1:5;S2.3:将烧瓶与旋转蒸发仪连接,蒸发乙醇溶剂,使磷钼酸在负压作用下进入到二氧化硅孔道内;S2.4:控制烧瓶内部压力下降速度,最终使烧瓶内部压力下降至50hPa;S2.5:当S2.4中磷钼酸均匀分散在二氧化硅的孔道里,溶剂完全蒸发后,观察到二氧化硅颗粒均匀,呈干燥状态时,将圆底烧瓶直接放置干燥;S2.6:将经S2.5干燥后的物质放置于抽气烧瓶中,向其中加入0.18mol/L氯化铵溶液,然后抽去烧瓶中气体,使其处于负压状态,让氯化铵进入到二氧化硅的孔道中与磷钼酸反应生成磷钼酸铵;氯化铵在负压下随着溶液进入到二氧化硅的孔道内部与磷钼酸发生反应结晶生成磷钼酸铵的纳米晶粒;S2.7:当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锋刘建鹏寇子琦吴艳欧兵桑红吉杨步腾吴凡王邵薛宏鹏张家利李春海柴世全靳东奎白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四零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