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质谱的采样管阵列VUV光电离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59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质谱的采样管阵列VUV光电离源,包括大流量采样口、阵列VUV光源采样管、VUV光源、离子传输腔体、离子传输电极、离子引出电极和抽气泵。由于VUV光电离源的灵敏度与样品量和样品利用率密切相关,因此,为了提高VUV光电离源灵敏度,可通过增大样品量和样品利用率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采样管阵列VUV光电离源,通过将VUV光源和采样管巧妙结合的方式,使得样品在采样管传输的过程中一直可被VUV光源有效照射,以提升样品利用率,提升样品电离效率,从而达到VOCs检测灵敏度的目的;另外,采用大流量进样口,从而提升采样浓度的准确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提升质谱仪对气体样品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在大气环境快速监测,工业过程在线监测等VOCs检测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阔的应用前景。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质谱的采样管阵列VUV光电离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质谱分析仪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质谱的一种采样管阵列VUV光电离源。

技术介绍

[0002]挥发性有机物(VOCs)不仅是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而且大部分具有生物毒性,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然而环境VOCs具有分布范围广、种类繁多、含量低且时空变化快等特点,对VOCs监测技术提出新挑战,亟需发展超高灵敏快速监测技术。近几年兴起的VOCs走航质谱技术可将VOCs污染数据与地理位置对应,快速绘制区域VOCs污染地图,进而实施差异化管控。电离源是走航质谱核心,其关乎质谱的灵敏度、可检测化合物种类及离子特征等。
[0003]走航质谱使用的软电离源主要有质子转移反应(PTR)电离源、真空紫外光电离源(VUV

PI)等。软电离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电子轰击电离(EI)技术因碎片化程度高而产生的谱峰重叠问题,谱图简单易解析,非常适用于环境VOCs走航监测。针对走航监测,目前质谱电离技术还存在样品进样量较小,利用率较低的问题。环境VOCs具备样品大、取之不尽的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样管阵列VUV光电离源,包括大流量采样口(2)、阵列VUV光源采样管(11)、VUV光源(3)、离子传输腔体(13)、离子传输电极组(9)、离子引出电极(8)和抽气泵(5);其特征在于:以向右为X方向、向上为Y方向;所述样品采样口(2)呈喇叭状或圆锥台形且沿X方向内径逐渐减小,其右端口与阵列VUV光源采样管(11)的左端口密封连接;所述阵列VUV光源采样管(11)为中心通孔的管状结构,沿X方向,阵列设置有4组以上的阵列VUV光窗(4);所述每组阵列VUV光窗(4)均为于阵列VUV光源采样管(11)侧壁上设置的4个圆柱型通孔,且沿圆筒形阵列VUV光源采样管(11)径向方向中心对称设置,沿径向方向,相邻阵列VUV光窗(4)轴线两两相互垂直设置;于光窗远离阵列VUV光源采样管的外侧设有VUV光源(3),VUV光源(3)发出的光通过光窗射入阵列VUV光源采样管内,所述VUV光源(3)置于阵列VUV光源采样管(11)外侧,且VUV光源(3)出光口与光窗(4)密闭相连且轴线同轴放置,且与阵列VUV光源采样管(11)轴线垂直放置;所述样品采样口(2)中心轴线与阵列VUV光源采样管(11)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离子传输腔体(13)为中空密闭圆形腔体,其左端中部设有进口,进口与阵列VUV光源采样管(11)的右端口同轴、密封连接;离子传输腔体(13)内部沿X方向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离子传输电极组(9)和离子引出电极(8);所述离子传输电极组(9)由三个以上的中部带有圆形通孔的平板状离子传输电极(12)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吉春花磊李金旭樊志刚李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