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陶瓷上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656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陶瓷上釉夹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陶瓷上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把手,挡料弧环,把手底部端面连接设置有挡料弧环,挡料弧环底部固定设置有电机固定座,电机固定座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底部端面上设置有螺杆,螺杆外圆面上传动设置有传动套筒,传动套筒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固定盘,第一固定盘端面内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转动槽口,每个转动槽口内远离螺杆一侧均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每个转动轴外圆面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撑板,转动撑板外端面两侧设置有固定翼板,固定翼板远离螺杆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倾斜向外由防滑橡胶制成的第一防滑斜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多种不同形态与陶瓷进行相应适应性的夹持处理。持处理。持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陶瓷上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上釉夹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陶瓷上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陶瓷制作离不开上釉工序,目前许多手工坊进行陶瓷上釉工作时,通常由手抓住陶瓷内壁面或通过简易的夹具夹住陶瓷内壁,随后将其浸入到釉池内,再经过旋转完成陶瓷外圆面的上釉工作,在此过程中,釉池当中的釉液便极易粘黏在工人手上,极难清洗。虽有简易的夹具辅助,但此类夹具只能对一些普通的陶瓷进行夹持,夹持物体单一的同时稳定性也无法保障,在上釉过程中极易发生抖动,导致上釉失败,并且夹具与陶瓷内壁的接触面上通常为金属件,容易对内壁造成刮伤,使得陶瓷无法以较好的品相向外出售。借此,设计一种能够对多种不同形态与大小的陶瓷进行稳定夹持并保障陶瓷夹持面不会发生损伤的手持式上釉夹持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手持式陶瓷上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能够对多种不同形态与陶瓷进行相应适应性的夹持处理,在保障夹持稳定的情况下还可避免夹持面的损伤。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手持式陶瓷上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把手,挡料弧环,所述把手底部端面连接设置有向外扩开呈碗状的挡料弧环,所述把手下方于挡料弧环底部固定设置有电机固定座,所述电机固定座底部外圆面上设置有密封套筒,所述密封套筒圆心处连接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远离把手一端面上连接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外圆面上传动设置有传动套筒,所述传动套筒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端面内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开口状的转动槽口,每个所述转动槽口内远离螺杆一侧均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每个所述转动轴外圆面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撑板,所述转动撑板外端面两侧设置有固定翼板,所述固定翼板远离螺杆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倾斜向外由防滑橡胶制成的第一防滑斜块,所述第一防滑斜块外端倾斜面上沿直线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块,多个所述转动撑板向外张开时第一防滑斜块外端面可与陶瓷容腔内壁面接触并对其进行固定。挡料弧环的设置,使得在陶瓷进行转动上釉时,可将釉液挡住,避免其粘黏在手上。第一凸块的设置可提高第一防滑斜块的摩擦力的同时还可卡在陶瓷内壁上,提高夹持稳定性。
[0005]优选的,所述电机固定座圆心处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设置于第二连接轴在密封套筒内的端面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外侧于电机固定座壁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用于固定的第一紧固钉。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盘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壁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紧固孔,所述紧固孔内螺纹配合设置有第二紧固钉,所述第二紧固钉靠
近固定环圆心一端可与螺杆外圆面接触并完成对传动套筒以及固定环的固定。第二紧固钉的设置,使得第一固定盘完成高度调整后,能够完成固定处理。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环上端面于每个转动槽口上方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靠近转动槽口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推动底座,所述推动底座内滑动设置有推动滑板,所述推动滑板靠近转动槽口一端连接设置有推动转杆,所述推动转杆另一端伸出推动底座下端面,所述推动滑板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设置于推动底座顶部,所述转动槽口内于转动撑板侧壁上设置有外端面呈开口状的第二转动底座,所述推动转杆伸出推动底座底部一端转动设置于第二转动底座上,所述推动转杆向下移动时会压动第二转动底座以及转动撑板向外转动,所述推动底座外侧于第一固定盘上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泵机。推动底座由第二泵机为其供气,当推动转杆向上移动时,第二转动底座以及转动撑板可向内转动。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防滑斜块之间于转动撑板远离螺杆的外端面底部固定设置有外端呈开口状的第一转动底座,所述第一转动底座内转动设置有内部存在弹性钢丝的弧形张力板,所述弧形张力板外端面上设置有由防滑橡胶制成的防滑塑胶,所述防滑塑胶外端面处设置有多个第一防滑颗粒,所述第一转动底座上方于转动撑板外端面上沿直线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可向外拔出的卡动块,所述卡动块上下两端处设置有弹性卡片,所述弹性卡片向内受力时卡动块可向外拔出,所述卡动块远离螺杆一端面上设置有外端面呈开口状的第三转动底座,所述弧形张力板另一端连接设置于第三转动底座上。弧形张力板可通过卡动块安装在不同的卡槽内,完成不同弧度以及绷紧力度的调整,使得防滑塑胶以及第一防滑颗粒能够更好的贴合在不同的陶瓷内壁弧面上,从而提高夹持的稳定性。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撑板远离第一防滑斜块的端面上设置有倾斜向内由防滑橡胶制成的第二防滑斜块,所述第二防滑斜块外端面处沿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增加摩擦力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防滑斜块倾斜端于转动撑板底部设置有相邻面倾斜的托动夹块。第二防滑斜块与托动夹块的设置,使得转动撑板可对陶瓷外圆面进行夹持处理。
[0010]优选的,所述螺杆底部连接设置有直径略小于螺杆的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底部端面圆心处设置有螺纹固定孔,所述螺纹固定孔内螺纹配合设置有螺纹固定杆,所述螺纹固定杆底部一端可伸出第一连接轴底部端面,所述螺纹固定杆伸出第一连接轴底部端面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二固定盘,所述第二固定盘下端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吸附管道,所述吸附管道底部端面设置有呈喇叭口状的吸附喇叭口,所述吸附管道上方于第二固定盘上端面连通设置有用于供气的第一泵机。螺纹固定孔与螺纹固定杆的设置,使得当设备不使用吸附管道式可将其拆卸。
[001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手持式陶瓷上釉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使用步骤:S1:在需对陶瓷进行内夹持处理时,操作人员可将第一固定盘以及第一固定盘外侧的多个转动撑板通过传动套筒转入到螺杆外侧,待到高度合适后,可向内拧紧第二紧固钉使得第二紧固钉底部端面与螺杆外圆面接触后,完成对第一固定盘的固定;S2:当第一固定盘固定完毕后,操作人员可将卡动块以及弹性卡片从卡槽处拔出,在拔出后可根据陶瓷内壁实际情况选择需要的卡槽重新插入,此时卡动块一端的第三转动
底座上连接的弧形张力板便会因为卡槽间距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弧度拱起,在此关系中不同的弧度绷起的硬度也不同,从而可对不同内径的陶瓷进行内夹持处理;S3:随后操作人员便可将螺杆以及第一固定盘插入到陶瓷内,当螺杆下方的第一连接轴底部端面与陶瓷底部端面接触后,此时推动底座推动内部的推动转杆向下移动,从而压动转动撑板向外张开,从而使得转动撑板外端面上的第一防滑斜块以及防滑塑胶与陶瓷内壁面接触并进行挤压,从而完成对陶瓷的内夹持处理;S4:随后操作人员便可将夹持完毕的陶瓷放置于釉池内进行上釉工作,在上釉时,第一驱动电机会带动螺杆以及被夹住的陶瓷转动,从而完成陶瓷外圆面无死角的上釉工作;S5:若是只需将陶瓷端口外缘处夹持时,转动撑板会向外张开到内侧的第二防滑斜块能够将陶瓷外缘夹住的角度后,操作人员将第二防滑斜块以及托动夹块放置于陶瓷端口处,随后转动撑板在推动底座的作用下向内夹持,转动撑板会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陶瓷上釉设备,包括把手(11),挡料弧环(1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1)底部端面连接设置有向外扩开呈碗状的挡料弧环(12),所述把手(11)下方于挡料弧环(12)底部固定设置有电机固定座(27),所述电机固定座(27)底部外圆面上设置有密封套筒(29),所述密封套筒(29)圆心处连接设置有第二连接轴(30),所述第二连接轴(30)远离把手(11)一端面上连接设置有螺杆(14),所述螺杆(14)外圆面上传动设置有传动套筒(34),所述传动套筒(34)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固定盘(13),所述第一固定盘(13)端面内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开口状的转动槽口(26),每个所述转动槽口(26)内远离螺杆(14)一侧均转动设置有转动轴(50),每个所述转动轴(50)外圆面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撑板(18),所述转动撑板(18)外端面两侧设置有固定翼板(21),所述固定翼板(21)远离螺杆(14)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倾斜向外由防滑橡胶制成的第一防滑斜块(20),所述第一防滑斜块(20)外端倾斜面上沿直线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块(40),多个所述转动撑板(18)向外张开时第一防滑斜块(20)外端面可与陶瓷容腔内壁面接触并对其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陶瓷上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固定座(27)圆心处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3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输出端连接设置于第二连接轴(30)在密封套筒(29)内的端面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外侧于电机固定座(27)壁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用于固定的第一紧固钉(2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陶瓷上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盘(13)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固定环(23),所述固定环(23)壁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紧固孔(44),所述紧固孔(44)内螺纹配合设置有第二紧固钉(43),所述第二紧固钉(43)靠近固定环(23)圆心一端可与螺杆(14)外圆面接触并完成对传动套筒(34)以及固定环(23)的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陶瓷上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3)上端面于每个转动槽口(26)上方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底板(25),所述固定底板(25)靠近转动槽口(26)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推动底座(24),所述推动底座(24)内滑动设置有推动滑板(48),所述推动滑板(48)靠近转动槽口(26)一端连接设置有推动转杆(45),所述推动转杆(45)另一端伸出推动底座(24)下端面,所述推动滑板(48)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一弹簧(47),所述第一弹簧(47)另一端连接设置于推动底座(24)顶部,所述转动槽口(26)内于转动撑板(18)侧壁上设置有外端面呈开口状的第二转动底座(49),所述推动转杆(45)伸出推动底座(24)底部一端转动设置于第二转动底座(49)上,所述推动转杆(45)向下移动时会压动第二转动底座(49)以及转动撑板(18)向外转动,所述推动底座(24)外侧于第一固定盘(13)上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泵机(2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陶瓷上釉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防滑斜块(20)之间于转动撑板(18)远离螺杆(14)的外端面底部固定设置有外端呈开口状的第一转动底座(35),所述第一转动底座(35)内转动设置有内部存在弹性钢丝的弧形张力板(19),所述弧形张力板(19)外端面上设置有由防滑橡胶制成的防滑塑胶(36),所述防滑塑胶(36)外端面处设置有多个第一防滑颗粒(37),所述第一转动底座(35)上方于转动撑板(18)外端面上沿直线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卡槽(46),所述卡槽(46)内设置有可向外拔出的卡动块(51),所述卡动块(51)上下两端处设置有弹性卡片(52),所述弹性卡片(52)向内受力时卡动块(51)可向外拔出,所述卡动块(51)远离螺杆(14)一端面上设置有外端面呈开口状的第三转动底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凯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新星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