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朝辉专利>正文

一种一体化管道清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653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管道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管道清理方法。通过利用橡胶环的柔性变形利用将直径较大的橡胶环“塞”入至淤泥管内使得橡胶环填充于淤泥管内,然后依靠橡胶环的由后往前的移动完成对淤泥管前端的封堵和清理,同时配合旋转部、后扩展部和蓄水筒以及前压缩部一体协同将向后的推力转化为对蓄水筒内水的挤压力,由此产生后扩展部的形变和旋转部的旋转,从而加速扰动空间的扰动效果,利于淤泥管道内淤泥和枝丫等杂质的清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淤泥管的疏通和清理效率。淤泥管的疏通和清理效率。淤泥管的疏通和清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管道清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管道清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通水管道特别是出入口裸露在外的通水管道在长时间使用后,因为外界的、淤泥、枝丫等杂质容易在管道出入口或管道内堆积就很容易发生堵塞现象,现有的多通过人工用铁锨或木棍等将管道进行疏通但是管道依然内有大量杂质,同时因为淤泥粘度较大难以“戳穿”,且有些淤泥深入至管道内部,因此很难直接人工清理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管道清理方法。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管道清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1)将推进杆通过螺纹帽与顶压盖固定连接;
[0006]2)将旋转部、后扩展部和蓄水筒以及前压缩部依次由淤泥管的前端进入至淤泥管内,当橡胶环后端靠近淤泥管的前端外沿时,通过进水阀往前压缩部、蓄水筒和后扩展部内注入水,使得前压缩部处于扩张状态;
[0007]3)此时推进杆处于横向水平状态,同时推进杆与前压缩部垂直,对推进杆施加一个向后的推力a,推进杆推动进入至淤泥管内的前压缩部、蓄水筒、后扩展部和旋转部同时由前向后移动,此时橡胶环向内翻动后进入至淤泥管内;
[0008]4)随着前压缩部、蓄水筒、后扩展部和旋转部以及橡胶环在淤泥管内由前向后移动,淤泥管内的淤泥以及枝丫逐渐由前往后堆积,当旋转部靠近淤泥聚集层时,前压缩部、蓄水筒、后扩展部和旋转部以及橡胶环受到的阻力逐渐增大;
[0009]5)增大推力a,使得推进杆向后挤压前压缩部,前压缩部的褶皱层收缩,蓄水筒、后扩展部内水的压力增大,后扩展部的扩展板向外扩张挤压扰动空间内的淤泥水,与此同时从侧管一

侧管二排出的水带动排水主管和切割刀作顺时针转动将扰动空间内的枝丫进行破碎,同时使得扰动空间内的淤泥水产生搅动从而加快淤泥聚集层内淤泥的溶解;
[0010]6)伴随着旋转部的向后移动,后扩展部同时向后移动,扰动空间内的枝丫接触扩展板的外表面,并随着扩展的向后移动以及摆动,枝丫逐渐聚拢到阻隔板内;7)随着淤泥聚集层逐渐变薄以及扰动空间内淤泥水量的增大,在推进杆的推动作用下,前压缩部、蓄水筒、后扩展部和旋转部逐渐将淤泥聚集层、淤泥水以及枝丫从淤泥管的后端出口排出至淤泥管外;
[0011]其中橡胶环,由橡胶材质构成,其主体为环形中空囊状结构,其直径大于淤泥管道的直径,淤泥管为圆柱状;
[0012]蓄水筒,为圆柱状中空结构,由塑料材质构成,其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呈开口状,其前部外壁与橡胶环后端固定连接;
[0013]前压缩部,为可压缩结构,其后端为开口状且其前端为密封状,其位于蓄水筒的前部,前压缩部后端与蓄水筒前端密封固定连接,前压缩部与蓄水筒相连通,前压缩部突出于蓄水筒的前端面;
[0014]后扩展部,为可扩张结构,后扩展部突出于蓄水筒的后端面,后扩展部与蓄水筒相连通;
[0015]旋转部,为可旋转结构,其与后扩展部相连通,后扩展部内的水流进入至旋转部内并且该水流带动旋转部旋转,旋转部位于扰动空间内。
[0016]优选的所述橡胶环位于蓄水筒的前部,橡胶环通过帆布与蓄水筒前端边缘固定连接,帆布位于橡胶环和蓄水筒之间,帆布环绕蓄水筒一周。
[0017]优选的所述前压缩部包括:
[0018]褶皱层,选用橡胶材质,其为褶皱状,其后端与蓄水筒前端边缘密封固定连接;顶压盖,主体为圆形结构,褶皱层前端与顶压盖后部边缘密封固定连接,顶压盖朝向蓄水筒的投影覆盖蓄水筒。
[0019]优选的所述顶压盖上设置推动组件;
[0020]推动组件包括:
[0021]螺纹帽,内部为内螺纹结构,其后端与顶压盖前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螺纹帽突出于顶压盖的前端面;
[0022]推进杆,为圆杆状结构,推进杆后端外表面设置外螺纹,推进杆与螺纹帽螺纹连接。
[0023]优选的所述后扩展部包括:
[0024]内扩展囊,选用橡胶材质构成,其呈漏斗状结构,其前端直径大于后端的直径,其前端与蓄水筒后端边缘密封固定连接;
[0025]外扩展瓣,数量为若干个且环绕内扩展囊外部一周,外扩展瓣后端与内扩展囊后端铰接,外扩展瓣前端通过弹簧与蓄水筒外壁固定连接。
[0026]优选的所述外扩展瓣包括:
[0027]扩展板,为“花瓣”状结构,其与内扩展囊外表面相匹配设置;
[0028]阻隔板,主体呈“︵”状,其一端与扩展板前端固定连接,阻隔板另一端向外延伸。
[0029]优选的所述外扩展瓣后部设置旋转套,旋转套的前端和后端均呈开口状,旋转套与内扩展囊固定连接且两者相连通,旋转套内壁上开设旋转槽,旋转槽横截面呈“凵”状,旋转槽环绕旋转套一周。
[0030]优选的所述旋转部包括:
[0031]排水主管,为中空管状结构,其前端插入至旋转套内且排水主管通过旋转套与内扩展囊连通,排水主管后端为密封状;
[0032]旋转头,固定于排水主管外表面,旋转头位于旋转套内并且旋转头与旋转槽相匹配;
[0033]排水侧管,位于排水主管靠后部位置处,排水侧管与排水主管连通;
[0034]切割刀,固定于排出主管后端。
[0035]优选的所述排水侧管包括:
[0036]侧管一,为弯管状结构,其一端入口与排水主管连通,侧管一另一端出口倾斜朝
下;
[0037]侧管二,为弯管状结构,其一端入口与排水主管连通,侧管一另一端出口倾斜朝下,侧管一和侧管二主体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侧管一的出口与侧管二的出口相对称;
[0038]切割刀矩形板状结构且底部为刀刃状。
[003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高了淤泥管的疏通和清理效率;通过利用橡胶环的柔性变形利用将直径较大的橡胶环“塞”入至淤泥管内使得橡胶环填充于淤泥管内,然后依靠橡胶环的由后往前的移动完成对淤泥管前端的封堵和清理,同时配合旋转部、后扩展部和蓄水筒以及前压缩部一体协同将向后的推力转化为对蓄水筒内水的挤压力,由此产生后扩展部的形变和旋转部的旋转,从而加速扰动空间的扰动效果,利于淤泥管道内淤泥和枝丫等杂质的清理。
附图说明
[0040]图1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41]图2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透视结构示意图。
[004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旋转部、后扩展部和蓄水筒结构示意图一。
[0043]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旋转部、后扩展部和蓄水筒结构示意图二。
[0044]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旋转部、后扩展部和蓄水筒结构示意图三。
[0045]图6是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6]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旋转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7]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旋转部、后扩展部和蓄水筒结构示意图四。
[0048]图9是现有的管道清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一种一体化管道清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管道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推进杆通过螺纹帽与顶压盖固定连接;2)将旋转部、后扩展部和蓄水筒以及前压缩部依次由淤泥管的前端进入至淤泥管内,当橡胶环后端靠近淤泥管的前端外沿时,通过进水阀往前压缩部、蓄水筒和后扩展部内注入水,使得前压缩部处于扩张状态;3)此时推进杆处于横向水平状态,同时推进杆与前压缩部垂直,对推进杆施加一个向后的推力a,推进杆推动进入至淤泥管内的前压缩部、蓄水筒、后扩展部和旋转部同时由前向后移动,此时橡胶环向内翻动后进入至淤泥管内;4)随着前压缩部、蓄水筒、后扩展部和旋转部以及橡胶环在淤泥管内由前向后移动,淤泥管内的淤泥以及枝丫逐渐由前往后堆积,当旋转部靠近淤泥聚集层时,前压缩部、蓄水筒、后扩展部和旋转部以及橡胶环受到的阻力逐渐增大;5)增大推力a,使得推进杆向后挤压前压缩部,前压缩部的褶皱层收缩,蓄水筒、后扩展部内水的压力增大,后扩展部的扩展板向外扩张挤压扰动空间内的淤泥水,与此同时从侧管一

侧管二排出的水带动排水主管和切割刀作顺时针转动将扰动空间内的枝丫进行破碎,同时使得扰动空间内的淤泥水产生搅动从而加快淤泥聚集层内淤泥的溶解;6)伴随着旋转部的向后移动,后扩展部同时向后移动,扰动空间内的枝丫接触扩展板的外表面,并随着扩展的向后移动以及摆动,枝丫逐渐聚拢到阻隔板内;7)随着淤泥聚集层逐渐变薄以及扰动空间内淤泥水量的增大,在推进杆的推动作用下,前压缩部、蓄水筒、后扩展部和旋转部逐渐将淤泥聚集层、淤泥水以及枝丫从淤泥管的后端出口排出至淤泥管外;其中橡胶环,由橡胶材质构成,其主体为环形中空囊状结构,其直径大于淤泥管道的直径,淤泥管为圆柱状;蓄水筒,为圆柱状中空结构,由塑料材质构成,其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呈开口状,其前部外壁与橡胶环后端固定连接;前压缩部,为可压缩结构,其后端为开口状且其前端为密封状,其位于蓄水筒的前部,前压缩部后端与蓄水筒前端密封固定连接,前压缩部与蓄水筒相连通,前压缩部突出于蓄水筒的前端面;后扩展部,为可扩张结构,后扩展部突出于蓄水筒的后端面,后扩展部与蓄水筒相连通;旋转部,为可旋转结构,其与后扩展部相连通,后扩展部内的水流进入至旋转部内并且该水流带动旋转部旋转,旋转部位于扰动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管道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环位于蓄水筒的前部,橡胶环通过帆布与蓄水筒前端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韩朝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