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协议数据交互方法、系统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647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2
面向对象协议数据交互方法、系统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的设备属性信息,并基于所述设备属性信息生成数据传输参数;基于滑动窗口改进的APCI协商确认或修改所述数据传输参数的取值,其中所述数据传输参数包括发出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门限、接收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门限、无数据交互时确认超时门限、重新启动链路标志;基于面向对象协议将所述数据传输参数添加至I数据帧和S数据帧的控制字段中;基于更新后的I数据帧和S数据帧的控制字段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提高了本地通信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提高边缘设备的使用效率,满足数据交互系统更高的传输效率、更高的可靠性和互联互通性。联互通性。联互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对象协议数据交互方法、系统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传输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面向对象协议数据交互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电力系统用电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各个数据处理平台和电力运维人员对采集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主要表现在采集的数据范围越来越广,数据采集频次越来越高。例如,对于电力用户用电量的数据采集方式从结算日冻结逐步扩展到日冻结、96点曲线和5分钟数据等,甚至1分钟数据采集逐渐被广泛运用起来。这就对采集数据的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电力系统中接入的设备越来越复杂,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并且需要支持在线升级等不停机运行的功能。这就对本地通信协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本地通信协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随着接入设备种类的增加,本地通信协议种类繁多,主要包括645、面向对象协议、101和modbus等,不同通信协议的混用导致了数据采集效率较低,增加了电力设备之间互联互通的难度。另一方面,各类对下接入的设备功能越来越丰富,不仅支持在线升级,也对本地通信协议的传输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各类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逐渐频繁,就会导致数据主站的运行效率低下,即便增加大量的成本投入,也难以满足各类业务的充分需求。
[0004]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亟需一种新的数据交互方法、系统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向对象协议数据交互方法、系统与装置,通过设计数据传输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参数作为控制域字段添加至I数据帧和S数据帧中,实现了对电力数据交互的补充控制。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涉及一种面向对象协议数据交互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的设备属性信息,并基于设备属性信息生成数据传输参数;基于滑动窗口改进的APCI协商确认或修改所述数据传输参数的取值,其中所述数据传输参数包括发出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门限、接收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门限、无数据交互时确认超时门限、重新启动链路标志;基于面向对象协议将所述数据传输参数添加至I数据帧和S数据帧的控制字段中;基于更新后的I数据帧和S数据帧的控制字段进行数据交互。
[0008]优选的,基于面向对象协议将所述数据传输参数添加至I数据帧和S数据帧的控制字段中,还包括:当确认数据传输参数后,数据发送端将发出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门限、接收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门限、无数据交互时确认超时门限添加至I数据帧的控制域中。
[0009]优选的,基于面向对象协议将所述数据传输参数添加至I数据帧和S数据帧的控制字段中,还包括:当确认数据传输参数后,数据接收端将重新启动链路标志添加至S数据帧的控制域中。
[0010]优选的,基于更新后的I数据帧和S数据帧的控制字段进行数据交互,还包括:当数据接收端中接收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等于或大于当前I数据帧中所记载的接收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门限时,向数据发送端反馈S数据帧。
[0011]优选的,基于更新后的I数据帧和S数据帧的控制字段进行数据交互,还包括:当数据发送端中发出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等于或大于当前I数据帧中所记载的发出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门限时,停止向数据接收端发送数据帧,并等待来自数据接收端的S数据帧。
[0012]优选的,基于更新后的I数据帧和S数据帧的控制字段进行数据交互,还包括:当数据接收端处于无数据交互状态,且等待时间超过无数据交互时确认超时门限时,向数据接收端反馈S数据帧。
[0013]优选的,基于更新后的I数据帧和S数据帧的控制字段进行数据交互,还包括:当数据发送端在向数据接收端发送完最后一个数据帧后,向数据接收端发送S数据帧。
[0014]优选的,基于更新后的I数据帧和S数据帧的控制字段进行数据交互,还包括:当数据接收端接收到的来自数据发送端的多个数据帧的发送序列号顺序有误时,向数据接收端发送S数据帧,同时修改S数据帧的重新启动链路标志字段并发送S数据帧。
[0015]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涉及一种面向对象协议数据交互系统,系统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方法的步骤,并且系统包括获取模块、改进模块、添加模块和交互模块;其中,获取模块,用于获得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的设备属性信息,并基于设备属性信息生成数据传输参数;改进模块,用于基于滑动窗口改进的APCI协商确认或修改数据传输参数,其中数据传输参数包括发出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门限、接收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门限、无数据交互时确认超时门限、重新启动链路标志;添加模块,用于基于面向对象协议将数据传输参数添加至I数据帧和S数据帧的控制字段中;交互模块,用于基于更新后的I数据帧和S数据帧的控制字段进行数据交互。
[0016]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涉及一种数据交互装置,包括处理器及存储介质;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根据指令进行操作以执行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方法中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基于滑动窗口的面向对象协议数据交互方法、系统与装置,能够设计数据传输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参数作为控制域字段添加至I数据帧和S数据帧中,实现了对电力数据交互的补充控制。本专利技术方法提高了本地通信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提高边缘设备的使用效率,满足数据交互系统更高的传输效率、更高的可靠性和互联互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滑动窗口的面向对象协议数据交互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滑动窗口的面向对象协议数据交互方法中数据发送端与数据接收端之间数据帧传输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滑动窗口的面向对象协议数据交互方法中I数据帧的报文个数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滑动窗口的面向对象协议数据交互方法中S数据帧的报文个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精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根据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实施例而获得的所有其它本专利技术中未记载的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面向对象协议数据交互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面向对象协议数据交互方法,方法包括步骤1至步骤4。
[0023]步骤1,获得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的设备属性信息,并基于设备属性信息生成数据传输参数。
[0024]本专利技术中的改进方式是将数据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传输数据的过程进行了改进,而这种改进是基于在APCI中添加相应的控制字段实现的。而在向数据帧的APCI中添加相应的控制字段之前,这些字段中的具体内容则是基于数据发送端与数据接收端两个设备之间的协商确定下来的。在协商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对象协议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的设备属性信息,并基于所述设备属性信息生成数据传输参数;基于滑动窗口改进的APCI协商确认或修改所述数据传输参数的取值,其中所述数据传输参数包括发出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门限、接收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门限、无数据交互时确认超时门限、重新启动链路标志;基于面向对象协议将所述数据传输参数添加至I数据帧和S数据帧的控制字段中;基于更新后的I数据帧和S数据帧的控制字段进行数据交互。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面向对象协议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面向对象协议将所述数据传输参数添加至I数据帧和S数据帧的控制字段中,还包括:当确认数据传输参数后,所述数据发送端将所述发出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门限、接收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门限、无数据交互时确认超时门限添加至所述I数据帧的控制域中。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面向对象协议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面向对象协议将所述数据传输参数添加至I数据帧和S数据帧的控制字段中,还包括:当确认数据传输参数后,所述数据接收端将所述重新启动链路标志添加至所述S数据帧的控制域中。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一种面向对象协议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更新后的I数据帧和S数据帧的控制字段进行数据交互,还包括:当所述数据接收端中接收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等于或大于当前I数据帧中所记载的所述接收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门限时,向所述数据发送端反馈S数据帧。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一种面向对象协议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更新后的I数据帧和S数据帧的控制字段进行数据交互,还包括:当所述数据发送端中发出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等于或大于当前I数据帧中所记载的所述发出且未确认的数据帧数量门限时,停止向所述数据接收端发送数据帧,并等待来自所述数据接收端的S数据帧。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王忠东李悦高凡穆卓文周玉崔高颖支亚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