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氧管的防脱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323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氧管的防脱落结构,包括圆环、鼻氧管主体和侧板,所述圆环的内侧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内侧设置有鼻氧管主体,所述圆环的表面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辅助结构,所述侧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收纳槽、转杆、连接带以及医用胶带,所述收纳槽设置于侧板的另一端,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转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固定结构,使用时,操作人员可将侧板表面凹槽内的医用胶带揭开,并拽动医用胶带,此时转杆转动,放出表面缠绕的连接带,由此,医用胶带延伸至侧板的外侧后,便可贴在患者的皮肤表面进行使用,实现了该鼻氧管的防脱落结构使用时的便捷性。防脱落结构使用时的便捷性。防脱落结构使用时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氧管的防脱落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鼻氧管配件
,具体为一种鼻氧管的防脱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鼻氧管是由软聚氯乙烯和硅橡胶制成的医学用品,由喇叭口、鼻塞、头等组成,使用时将鼻氧管的喇叭口端接吸氧装置,将头环或耳环挂在头上或耳朵上,将鼻塞塞进鼻孔即可进行吸氧操作,该装置便是鼻氧管的辅助配件,用于将鼻氧管的管道固定在患者身体上,防止管道晃动脱落的一种器具;
[0003]鼻氧管的固定防脱落一般由医用胶带进行实现,通过医用胶带将管道贴在患者身体部位,此方式需医护人员另外裁取多组胶带进行固定,在使用上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氧管的防脱落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鼻氧管的防脱落结构在使用时较为繁琐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鼻氧管的防脱落结构,包括圆环、鼻氧管主体和侧板,所述圆环的内侧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内侧设置有鼻氧管主体,所述圆环的表面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辅助结构,所述侧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收纳槽、转杆、连接带以及医用胶带,所述收纳槽设置于侧板的另一端,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侧设置有医用胶带。
[0006]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内衬套、凸环以及限位环,所述内衬套设置于圆环的内侧,所述内衬套的内侧壁固定有凸环,所述内衬套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环。
[0007]优选的,所述内衬套的横截面小于圆环的横截面,所述内衬套与圆环构成卡合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凸环在内衬套的内侧壁固定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凸环呈平行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粘结层、硅胶垫以及辅助槽,所述粘结层设置于侧板的一端,所述粘结层的一端设置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槽。
[0010]优选的,所述辅助槽在硅胶垫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辅助槽呈平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收纳槽的横截面大于转杆的横截面,所述收纳槽与转杆构成转动结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有固定结构,使用时,操作人员可将侧板表面凹槽内的医用胶带揭开,并拽动医用胶带,此时转杆转动,放出表面缠绕的连接带,由此,医用胶带延伸至侧板的外侧后,便可贴在患者的皮肤表面进行使用,实现了该鼻氧管的防脱落结构使用时的便捷性;
[0013]通过设置有限位结构,内衬套位于圆环的内侧,鼻氧管主体从内衬套内侧穿过,内衬套与多组凸环型配合,可增加与鼻氧管主体接触时的摩擦力,在不影响圆环在鼻氧管主
体表面进行滑动,进行位置调节的同时,通过摩擦力来防止鼻氧管主体在圆环内侧所以进行移动,实现了该鼻氧管的防脱落结构使用时的限位性;
[0014]通过设置有辅助结构,硅胶垫通过粘结层固定在侧板的表面,使用时,较为柔软的硅胶垫与患者皮肤接触,可增加装置使用时的舒适性,防止装置压在皮肤表面,对皮肤造成压迫损伤,加强了该鼻氧管的防脱落结构使用时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辅助结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圆环;2、限位结构;201、内衬套;202、凸环;203、限位环;3、鼻氧管主体;4、侧板;5、辅助结构;501、粘结层;502、硅胶垫;503、辅助槽;6、固定结构;601、收纳槽;602、转杆;603、连接带;604、医用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鼻氧管的防脱落结构,包括圆环1、鼻氧管主体3和侧板4,圆环1的内侧设置有限位结构2,限位结构2包括内衬套201、凸环202以及限位环203,内衬套201设置于圆环1的内侧,内衬套201的内侧壁固定有凸环202,内衬套201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环203,内衬套201的横截面小于圆环1的横截面,内衬套201与圆环1构成卡合结构,凸环202在内衬套201的内侧壁固定有若干个,若干个凸环202呈平行分布;
[0022]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使用该结构时,内衬套201通过限位环203卡在圆环1的内侧,鼻氧管主体3从内衬套201内侧穿过,内衬套201内侧设有多组凸环202,可增加与鼻氧管主体3之间的摩擦力,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可防止鼻氧管主体3在圆环1的内侧随意进行移动;
[0023]限位结构2的内侧设置有鼻氧管主体3,圆环1的表面固定有侧板4,侧板4的一侧设置有辅助结构5,辅助结构5包括粘结层501、硅胶垫502以及辅助槽503,粘结层501设置于侧板4的一端,粘结层501的一端设置有硅胶垫502,硅胶垫502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槽503,辅助槽503在硅胶垫502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辅助槽503呈平分布;
[0024]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使用该结构时,侧板4与患者皮肤的接触端设有硅胶垫502,硅胶垫502较为柔软,可增加此处与患者接触时的舒适性,降低患者使用时的抵触感;
[0025]侧板4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结构6,固定结构6包括收纳槽601、转杆602、连接带603以及医用胶带604,收纳槽601设置于侧板4的另一端,收纳槽601的内部设置有转杆602,转
杆602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带603,连接带603的一侧设置有医用胶带604,收纳槽601的横截面大于转杆602的横截面,收纳槽601与转杆602构成转动结构;
[0026]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使用该结构时,操作人员将医用胶带604从侧板4表面凹槽内撕下后,便可拉伸连接带603,将医用胶带604延长至侧板4的外侧,此时,将医用胶带604贴在患者的皮肤上,即可完成对鼻氧管主体3的固定。
[0027]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圆环1位于鼻氧管主体3的外侧,操作人员可移动圆环1在鼻氧管主体3表面的位置,以便于更好的对鼻氧管主体3进行固定,防止鼻氧管主体3脱落,在圆环1的内侧设有内衬套201,内衬套201与凸环202配合,可增加圆环1与鼻氧管主体3之间的摩擦力,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可防止鼻氧管主体3在圆环1的内侧随意滑动,影响对鼻氧管主体3的限制性,调节好圆环1的位置后,便可将医用胶带604从侧板4表面的凹槽内撕下,并拉伸医用胶带604,使转杆602转动,通过连接带603延长医用胶带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氧管的防脱落结构,包括圆环(1)、鼻氧管主体(3)和侧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1)的内侧设置有限位结构(2),所述限位结构(2)的内侧设置有鼻氧管主体(3),所述圆环(1)的表面固定有侧板(4),所述侧板(4)的一侧设置有辅助结构(5),所述侧板(4)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结构(6),所述固定结构(6)包括收纳槽(601)、转杆(602)、连接带(603)以及医用胶带(604),所述收纳槽(601)设置于侧板(4)的另一端,所述收纳槽(601)的内部设置有转杆(602),所述转杆(602)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带(603),所述连接带(603)的一侧设置有医用胶带(6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氧管的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2)包括内衬套(201)、凸环(202)以及限位环(203),所述内衬套(201)设置于圆环(1)的内侧,所述内衬套(201)的内侧壁固定有凸环(202),所述内衬套(201)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环(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晨晖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市贝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