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片接线端自适应转动的电源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31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片接线端自适应转动的电源滤波器,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滤波元件,壳体的两端外壁分别设有多个铜片,每个铜片分别通过一个旋转安装组件安装在壳体的对应外壁上,旋转安装组件包括“U”形绝缘板、转动板、销轴、扭簧和铜线,转动板的一侧设有两个凸柱,两个凸柱置于“U”形绝缘板的“U”形槽内且通过销轴连接,扭簧套装在销轴上并位于两个凸柱之间,扭簧的两端分别与“U”形绝缘板和转动板连接,铜片与对应的转动板连接,多条铜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铜片和滤波元件对应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铜片上缠绕导线时,铜片能够自适应转动,所以不会在缠绕过程中发生弯折损坏的现象,可靠地保护了铜片,提高了电源滤波器的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片接线端自适应转动的电源滤波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滤波器,尤其涉及一种铜片接线端自适应转动的电源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电源滤波器是通过由滤波元件(一般包括电容、电感和电阻)组成的滤波电路将电源线中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后得到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后的电源信号的器件,又名“电源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电磁干扰)滤波器”,或是“EMI电源滤波器”,是一种无源双向网络,其一端用于连接电源,另一端用于连接负载。比如,在直流稳压电源中电源滤波器的作用是尽可能减小脉动的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保留其直流成分,使输出电压纹波系数降低,波形变得比较平滑。
[0003]传统电源滤波器一般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滤波元件,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接线端,使用时将接线端与导线连接,为了便于连接,接线端采用铜片并在铜片上打孔,连接时将导线线芯穿过铜片上的通孔再缠绕几圈即可,这种传统的电源滤波器存在如下缺陷:因为铜片的厚度较小,所以强度不高,在将导线线芯缠绕在铜片上时,容易造成铜片在厚薄方向弯折甚至损坏。
[0004]另外,传统电源滤波器仅仅依靠壳体散热,散热效果较差,在高温环境长时间工作时,其内部热量无法快速排出,容易对其内部的滤波元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保护铜片的铜片接线端自适应转动的电源滤波器。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7]一种铜片接线端自适应转动的电源滤波器,包括壳体和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滤波元件,所述壳体的两端外壁分别设有多个作为接线端的铜片,所述铜片上设有用于导线穿过的通孔,每个所述铜片分别通过一个旋转安装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对应外壁上,所述旋转安装组件包括“U”形绝缘板、转动板、销轴、扭簧和铜线,所述“U”形绝缘板的中间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对应外壁上,所述转动板的一侧设有两个向外凸起的凸柱,所述凸柱上设有凸柱通孔,所述凸柱通孔的轴向与所述凸柱的轴向相互垂直,所述“U”形绝缘板的“U”形槽的两侧槽壁分别设有盲孔,两个所述凸柱置于所述“U”形绝缘板的“U”形槽内且销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凸柱通孔后置于两个所述盲孔内,所述扭簧套装在所述销轴上并位于两个所述凸柱之间,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U”形绝缘板的“U”形槽的槽底和所述转动板的对应侧壁连接,所述铜片与对应的所述转动板的另一侧连接,所述销轴与所述铜片相互平行,多条所述铜线的一端分别通过绝缘子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对应外壁上并与所述滤波元件对应连接,多条所述铜线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所述铜片连接。
[0008]作为优选,为了便于组装并使转动板具有旋转后自动复位的功能,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设有条形的扭簧定位端子,两个所述扭簧定位端子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所述扭簧的两侧并与所述扭簧的轴向相互垂直,所述“U”形绝缘板的“U”形槽的槽底和所述转动板的对应侧壁分别设有定位孔且两个所述扭簧定位端子的端部分别置于两个所述定位孔内。
[0009]作为优选,为了便于组装,所述转动板上与对应的所述铜片连接的一侧侧壁设有安装凹槽且对应的所述铜片的一端置于该安装凹槽内,所述铜线的一端通过安装套安装在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壁上并穿过所述安装凹槽槽壁上的对应通孔后与对应的所述铜片连接。
[0010]作为优选,为了实现铜片与滤波元件之间的可靠导电连接并使铜线具有跟随转动板转动且不会损坏的特性,每一个所述转动板的两侧分别与两条所述铜线连接,所述铜线的中部弯折90
°
且弯折部圆弧过渡。
[0011]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所述铜片接线端自适应转动的电源滤波器还包括风机、风机安装壳体、散热框架、散热片和底板,所述风机安装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的顶板上并与所述壳体内部相通,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风机安装壳体上且同时与所述壳体的内部和外部相通,所述散热框架的顶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外壁上且面面接触,所述底板与所述散热框架的下部连接,多个相互平行的所述散热片间隔安装在所述散热框架的顶部与所述底板之间。
[0012]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外壁上设有条形散热孔。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技术通过设计相互配合的“U”形绝缘板、转动板、销轴、扭簧和铜线并组成旋转安装组件,使铜片能够与转动板一起围绕销轴旋转,且能够在旋转后自动复位,在工作人员在铜片上缠绕导线时,铜片能够自适应转动,所以不会在缠绕过程中发生弯折损坏的现象,可靠地保护了铜片,提高了电源滤波器的寿命;通过在壳体的顶板上安装风机,在壳体的底部安装散热框架和散热片,提高了电源滤波器的散热效果,利于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所述铜片接线端自适应转动的电源滤波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中为俯视角度;
[0016]图2是本技术所述铜片接线端自适应转动的电源滤波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中为仰视角度;
[0017]图3是图2中“A”的放大图;
[0018]图4是本技术所述铜片接线端自适应转动的电源滤波器的旋转安装组件和铜片组装前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铜片接线端自适应转动的电源滤波器包括壳体4和置于壳体4内的滤波元件(图中未示出,为常规元件),壳体4的两端外壁分别设有多个作
为接线端的铜片1,铜片1上设有用于导线穿过的通孔,每个铜片1分别通过一个旋转安装组件2安装在壳体4的对应外壁上,旋转安装组件2包括“U”形绝缘板27、转动板21、销轴23、扭簧25和铜线26,“U”形绝缘板27的中间板固定安装在壳体4的对应外壁上,转动板21的一侧设有两个向外凸起的凸柱24,凸柱24上设有凸柱通孔(图中未标记),所述凸柱通孔的轴向与凸柱24的轴向相互垂直,“U”形绝缘板27的“U”形槽的两侧槽壁分别设有盲孔,两个凸柱24置于“U”形绝缘板27的“U”形槽内且销轴23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凸柱通孔后置于两个所述盲孔内,扭簧25套装在销轴23上并位于两个凸柱24之间,扭簧25的两端分别与“U”形绝缘板27的“U”形槽的槽底和转动板21的对应侧壁连接,铜片1与对应的转动板21的另一侧连接,销轴23与铜片1相互平行,多条铜线26的一端分别通过绝缘子28安装在壳体4的对应外壁上并与所述滤波元件对应连接,多条铜线26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铜片1连接。
[0021]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还公开了以下多种更加优化的具体结构:
[0022]为了便于组装并使转动板21具有旋转后自动复位的功能,扭簧25的两端分别设有条形的扭簧定位端子29,两个扭簧定位端子29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扭簧25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片接线端自适应转动的电源滤波器,包括壳体和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滤波元件,所述壳体的两端外壁分别设有多个作为接线端的铜片,所述铜片上设有用于导线穿过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铜片分别通过一个旋转安装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对应外壁上,所述旋转安装组件包括“U”形绝缘板、转动板、销轴、扭簧和铜线,所述“U”形绝缘板的中间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对应外壁上,所述转动板的一侧设有两个向外凸起的凸柱,所述凸柱上设有凸柱通孔,所述凸柱通孔的轴向与所述凸柱的轴向相互垂直,所述“U”形绝缘板的“U”形槽的两侧槽壁分别设有盲孔,两个所述凸柱置于所述“U”形绝缘板的“U”形槽内且销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凸柱通孔后置于两个所述盲孔内,所述扭簧套装在所述销轴上并位于两个所述凸柱之间,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U”形绝缘板的“U”形槽的槽底和所述转动板的对应侧壁连接,所述铜片与对应的所述转动板的另一侧连接,所述销轴与所述铜片相互平行,多条所述铜线的一端分别通过绝缘子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对应外壁上并与所述滤波元件对应连接,多条所述铜线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所述铜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片接线端自适应转动的电源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设有条形的扭簧定位端子,两个所述扭簧定位端子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所述扭簧的两侧并与所述扭簧的轴向相互垂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应杰李濛刘家伟段晓波邓思雨李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