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蜚蠊诱捕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630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蜚蠊诱捕监测装置,包括诱捕盒体和上盖,其特点为上盖顶部轴向上设置有圆柱套,圆柱套上开口设置有吹风装置,上盖的上表面和外周侧面设置有散气孔,诱捕盒体的中心轴向上设置有内能放置诱饵的中心圆柱套,在中心圆柱套的圆柱形诱饵空腔内的底部上设有诱饵放置其上的重量感应装置;当上盖套在诱捕盒体外面时,上盖的圆柱套底部设有的多孔板刚好盖在中心圆柱套的顶部上支撑整个上盖,此时上盖的底部的内周边刚好套在诱捕盒体的外周边外且上盖底部周边相应开有的四个开口各自与诱捕盒体四周设置有的带有进口薄铝片的进口相通,蜚蠊在诱饵气味吸引后能从四个进口进入到诱捕盒体内,受到金属电网击毙,从而便于计数。从而便于计数。从而便于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蜚蠊诱捕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蜚蠊诱捕装置,尤其属于一种新型蜚蠊诱捕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海关口岸蜚蠊监测多采用传统蜚蠊诱捕监测装置进行蜚蠊类的本底调查等监测工作。传统蜚蠊诱捕监测装置,包括诱捕盒体和上盖,诱捕盒体的四周设置有蜚蠊只能进不能出的带有进口薄铝片的进口,在位于进口薄铝片的外面的进口处设有能挡住进口薄铝片往外转动的塑料挡条,这样蜚蠊在诱饵气味吸引后能从四个进口进入到诱捕盒体内,原理是诱捕盒体内放入饵料,吸引蜚蠊从进口进入盒体取食,由于进口处还可设有塑料挡条,薄铝片为单向开放,薄铝片在蜚蠊顶开进入后即应重力回落关闭,蜚蠊只能进不能出被困在盒体里,以达到诱捕目的。实际监测中因诱捕盒布置数量过多,常有丢失或遗忘所布设位置而导致无法收回的情况。收回后蜚蠊还是活的,存在计数难,且需要处死后才能进行种属鉴定。诱捕盒回收中还存在饵料气味散发不充分、饵料耗尽未及时发现的情况,上述情况都会导致蜚蠊监测相关数据失真,影响监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型较强的能将蜚蠊击毙而使蜚蠊不逃脱、较容易计数的新型蜚蠊诱捕监测装置,确保诱捕盒体内的蜚蠊有效诱捕不逃脱(可以手工计数),提高计数准确率。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蜚蠊诱捕监测装置,包括诱捕盒体和上盖,诱捕盒体的四周设置有蜚蠊只能进不能出的带有进口薄铝片的进口,在位于进口薄铝片的外面的进口处设有能挡住进口薄铝片往外转动的塑料挡条,这样蜚蠊在诱饵气味吸引后能从四个进口进入到诱捕盒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顶部轴向上设置有圆柱套,圆柱套上开口设置有吹风装置,吹风装置为吹风扇,所述的上盖的上表面和外周侧面设置有散气孔,吹风扇由底座内充电电源供电,诱捕盒体包括底座,诱捕盒体的中心轴向上设置有内能放置诱饵的中心圆柱套,中心圆柱套的外周边上设置有散气孔,在中心圆柱套的圆柱形诱饵空腔内的底部上设有重量感应装置,诱饵则放置在重量感应装置上;当上盖套在诱捕盒体外面时,上盖的圆柱套底部设有的多孔板刚好盖在诱捕盒体的中心圆柱套的顶部上支撑整个上盖,此时上盖的底部外周边刚好盖住诱捕盒体的底座上且上盖底部周边的四个开口各自与诱捕盒体四周设置有的只能进不能出的带有进口薄铝片的进口相通,在诱捕盒体内的底座的表面布置金属电网。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诱捕盒体的底座安装有GPS定位装置、警告装置、电源及数据传输装置。
[0006]进一步地,在诱捕盒体的四面的进口处所设有的进口薄铝片的后面设置有计数装置。
[0007]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形状为具有四面进口的盒体,上盖设置吹风装置,
自上而下的吹入气流,将中心圆柱区的诱饵气味从中心圆柱套和中心圆柱套的壁四周密集的小散气孔散发出去,增强诱饵气味散发,提高诱捕效果。盒体底部配有充电电源为上盖吹风装置及盒体电网供电。盒体四面开有蜚蠊进口,进口处为薄铝片装置,只进不出。盒体内底面布置金属电网可控制定时通电击毙蜚蠊,确保诱捕盒体内的蜚蠊有效诱捕不逃脱,提高计数准确率(因为就是计数了若蜚蠊没有被击毙逃脱了,则计数就不准确了),也方便监测后续的虫体收集鉴定工作。填放诱饵的中心圆柱区底面下部安装有重量感应器,方便监测饵料状况,在耗尽时能及时发现补充,减少监测无效盒(即若无饵料,则吸引蜚蠊进入可能性减少了,达不到诱捕目的)。进一步地,在薄片后设置计数装置,蜚蠊进入后可进行计数(实现非人工计数,提高计数效率),方便监测人员实时掌握诱捕盒蜚蠊数据;盒体的底座还可装置有GPS定位、警告及数据传输装置,用于放射追踪设备所在位置,在遇到有人破坏倾覆时发出警告信息。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的诱捕盒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技术的上盖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本技术的诱捕盒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本技术的上盖盖住诱捕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6为图4中的诱捕盒体的进口转动连接有进口薄铝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吹风装置1,圆柱套1

1,多孔板1

2,内周边1

3,外周边1

4,开口1

5,散气孔2,进口薄铝片3,计数装置4,塑料挡条5,重量感应装置6,金属电网7,底座8,底座表面8

1,诱饵9,中心圆柱套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6]实施例1
[0017]如附图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蜚蠊诱捕监测装置,包括诱捕盒体和上盖,诱捕盒体和上盖可以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其结构特点为所述的上盖顶部轴向上设置有圆柱套1

1,圆柱套上开口设置有吹风装置1,吹风装置1可以是吹风扇,所述的上盖的上表面和外周侧面设置有散气孔2,吹风扇由底座8内充电电源供电,诱捕盒体包括底座8,诱捕盒体的中心轴向上设置有内能放置诱饵的中心圆柱套10,中心圆柱套10的外周边上设置有散气孔2,诱捕盒体的四周设置有蜚蠊只能进不能出的带有进口薄铝片3的进口,这样蜚蠊在诱饵9气味吸引后能从四个进口进入到诱捕盒体内,具体结构为:在每个进口转动连接(可以用转轴、转轴两端各用一个套环套住,两个套环各自固定在进口的两侧顶部上)有进口薄铝片3,进口薄铝片3能挡住进口而使蜚蠊不能从进口处进入,在位于进口薄铝片3的外面的进口处设有能挡住进口薄铝片3往外转动的塑料挡条5,使得蜚蠊只能轻易顶开进口薄铝片3内翻后进入,而无法使进口薄铝片3向外翻而逃出;进一步地,中心圆柱套10的圆柱形诱饵空腔内的底部上设有重量感应装置6,重量感应装置为现有技术产品,可以是衡器上使用的一种力传感器。它能将作用在被测物体上的重力按一定比例转换成可计量的输出信
号;诱饵9则放置在重量感应装置6上,重量感应装置6用于感应诱饵9的重量,但诱饵9重量改变时能通过重量感应装置6检测到。当上盖套在诱捕盒体外面时,上盖的圆柱套1

1底部设有的多孔板1

2(多孔板的孔洞便于吹风装置1将风从其多孔吹到中心圆柱套10中)刚好盖在诱捕盒体的中心圆柱套10的顶部上而支撑整个上盖(包括吹风装置1),此时上盖的底部内周边1

3刚好套住诱捕盒体的外周边1

4且上盖底部的周边开有的四个开口1

5各自与诱捕盒体四周设置有的只能进不能出的带有进口薄铝片3的进口相通,从而便于蜚蠊从上盖的底部开口、经诱捕盒体的进口而顶住进口薄铝片3,进入诱捕盒体中捕食而被关在诱捕盒体中。吹风扇的作用是:从上盖的圆柱套1

1经圆柱套1

1底部设有的多孔板1

2的多孔自上而下往中心圆柱套10吹入气流进入到其中的诱饵9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蜚蠊诱捕监测装置,包括诱捕盒体和上盖,诱捕盒体的四周设置有蜚蠊只能进不能出的带有进口薄铝片的进口,在位于进口薄铝片的外面的进口处设有能挡住进口薄铝片往外转动的塑料挡条,这样蜚蠊在诱饵气味吸引后能从四个进口进入到诱捕盒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顶部轴向上设置有圆柱套,圆柱套上开口设置有吹风装置,吹风装置为吹风扇,所述的上盖的上表面和外周侧面设置有散气孔,吹风扇由底座内充电电源供电,诱捕盒体包括底座,诱捕盒体的中心轴向上设置有内能放置诱饵的中心圆柱套,中心圆柱套的外周边上设置有散气孔,在中心圆柱套的圆柱形诱饵空腔内的底部上设有重量感应装置,诱饵则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新武方义亮郑晖黄柳青陈颖陈凡郑榕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州长乐机场海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