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测定食品中小分子危害因子的数字智能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安全检测
,具体为用于测定食品中小分子危害因子的数字智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逐渐升高,食品安全检测广受人们的关注,其中食品中小分子危害因子成为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比文件(201210110732.7)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食品中生物毒素检测方法,该申请内记载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结合适配体采用竞争法来检测食品中的小分子危害因子,达到高灵敏检测、快速响应以及保持分子生物活性的目的,其中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已经成为近十年来发展最快速的检测技术之一,被广泛使用。
[0003]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通常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谱仪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表面等离子共振谱仪需连接导管将试剂瓶内的溶液吸入,采集样品进行检测,表面等离子共振谱仪的侧壁安装有用于竖直放置试剂瓶的槽,但是槽与试剂瓶一一对应放置,槽的数量难以满足食品小分子危害因子检测实验中多个试剂瓶放置所需,且在不放置试剂瓶时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定食品中小分子危害因子的数字智能检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装置主体(1)侧壁处于第一凹槽(2)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2)内部设置有上板(5),所述第二凹槽(3)内部设置有下板(4),所述上板(5)、下板(4)靠近装置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铰链(6),所述上板(5)与下板(4)之间连接有连杆(9),所述装置主体(1)前后侧壁靠近第一凹槽(2)的边缘处安装有支撑杆(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定食品中小分子危害因子的数字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5)与下板(4)均为内部中空的矩形盒状,所述上板(5)与下板(4)均通过铰链(6)与装置主体(1)铰接,所述上板(5)、下板(4)宽度尺寸与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内壁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上板(5)、下板(4)分别与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定食品中小分子危害因子的数字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5)与下板(4)内部均设置有横向弹簧条(7),所述横向弹簧条(7)底部垂直设置有纵向弹簧条(8),所述横向弹簧条(7)与纵向弹簧条(8)两端与上板(5)、下板(4)内壁连接,所述横向弹簧条(7)与纵向弹簧条(8)数量为若干个,呈等距排布,多个所述横向弹簧条(7)与纵向弹簧条(8)垂直形成网格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定食品中小分子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郑大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