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13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1:28
本申请涉及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涉及污泥脱水技术领域,为了絮凝剂于污泥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其包括絮凝反应装置和脱水装置,絮凝反应装置包括絮凝箱、搅拌机构和用于输送药剂的输液机构,絮凝箱上开设有进泥口,絮凝箱内部连通有输泥管,输泥管与脱水装置相连通,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反应轴、搅拌反应电机和若干搅拌片组,搅拌反应电机设置于絮凝箱的顶部,搅拌反应轴竖直设置于絮凝箱内,搅拌反应轴连接在搅拌反应电机的输出端上,若干搅拌片组均可拆卸设置于搅拌反应轴上,每一搅拌片组均包括两搅拌桨叶和套固环,套固环可拆卸连接在搅拌反应轴上,两搅拌桨叶均连接在套固环的外壁上。本申请具有混合均匀的效果。本申请具有混合均匀的效果。本申请具有混合均匀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0001]本申请涉及污泥脱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技术介绍

[0002]污泥是污水处理厂以及污水站污水处理后的必然产物,未经过很好处理处置的污泥进入环境后,将会直接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活动也将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在污泥处理上是非常慎重的,污水经过沉淀处理后会产生大量污泥,即使经过浓缩及消化处理,含水率仍高达96%,体积很大,难以消纳处置,必须经过脱水处理,提高泥饼的含固率,以减少污泥堆置的占地面积。
[0003]现有授权公告号CN203807324U的相关专利,提供了一种防爆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包括脱水过滤主体、絮凝混合槽和控制系统;絮凝混合槽的出口与脱水过滤主体的入口连接;脱水过滤主体内设有螺旋推进轴,螺旋推进轴与第一控制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絮凝混合槽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与第二控制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电机和第二控制电机均受控于控制系统;第一控制电机和第二控制电机均为防爆电机;通过将叠螺式污泥脱水机上的电机和控制系统均设置成具有一级防爆等级的防爆电机和防爆PLC控制系统,可以使脱水机能够在煤矿井下、煤矿瓦斯抽放站等具有严格防爆要求的环境中使用
[0004]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所使用的脱水机通过絮凝剂与污泥进行混合时可能出现混合不均匀的情况,造成絮凝药剂的浪费,同时影响污泥处理的絮凝效果,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絮凝剂于污泥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包括絮凝反应装置和脱水装置,所述絮凝反应装置包括絮凝箱、搅拌机构和用于输送药剂的输液机构,所述絮凝箱上开设有进泥口,所述絮凝箱内部连通有输泥管,所述输泥管与脱水装置相连通,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反应轴、搅拌反应电机和若干搅拌片组,所述搅拌反应电机设置于絮凝箱的顶部,所述搅拌反应轴竖直设置于絮凝箱内,所述搅拌反应轴连接在搅拌反应电机的输出端上,若干所述搅拌片组均可拆卸设置于搅拌反应轴上,每一所述搅拌片组均包括两搅拌桨叶和套固环,所述套固环可拆卸连接在搅拌反应轴上,两所述搅拌桨叶均连接在套固环的外壁上。
[0008]由于目前所使用的脱水机通过絮凝剂与污泥进行混合时可能出现混合不均匀的情况,造成絮凝药剂的浪费,同时影响污泥处理的絮凝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水机包括絮凝反应装置和脱水装置组成,絮凝反应装置包括絮凝箱、搅拌机构和输液机构;当污泥通过进泥口进入到絮凝箱内时,搅拌反应电机工作,搅拌反应轴发生转动,若干搅拌桨叶沿搅拌反应轴的转动方向同转,此时输液机构向絮凝箱内部喷洒絮凝药剂,使得絮凝药剂与污泥混合均匀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污泥通过输泥管进入到脱水装置内进行脱水处理,
最终将脱水后的泥饼挤出;通过若干搅拌桨叶、套固环、搅拌反应轴等的设置,有助于实现絮凝药剂与污泥的充分混合,提高混合的均匀性,保证了絮凝效果,提高了后续污泥脱水后泥饼的含固率,同时套固环的可拆卸设置,可适当增减搅拌桨叶的数量,适用于不同含量的污泥进行处理,提高了适用性。
[0009]可选的,每一所述搅拌桨叶远离套固环的一端设置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与絮凝箱内壁相贴合。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桨叶的端部一体成型刮泥板;当搅拌反应电机带动搅拌反应轴发生转动时,搅拌桨叶带动刮泥板转动,刮泥板对附着在絮凝箱内壁上的污泥进行刮除;通过刮泥板的设置,增大了搅拌污泥的面积,有助于提高了污泥的搅拌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污泥搅拌的均匀性,同时保证了絮凝箱内部的清洁性,减小污泥附着在絮凝箱内部的可能。
[0011]可选的,所述刮泥板的端部套设有弹性刮套,所述弹性刮套抵接在絮凝箱的内壁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泥板的端部套接固定弹性刮套;通过弹性刮套的设置,弹性刮套采用弹性材质,质地柔软,保护了絮凝箱内部不受刮损,减小刮泥板对絮凝箱内壁污泥进行刮除时留下刮痕的可能,延长了絮凝箱的使用寿命。
[0013]可选的,所述弹性刮套远离刮泥板的一端倾斜开设有刮泥斜面。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刮套的端壁上开设刮泥斜面;通过刮泥斜面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弹性刮套对絮凝箱内壁污泥的刮除效率,刮泥效果好,且刮泥稳定。
[0015]可选的,所述输液机构包括输液箱、输液管和用于将输液箱内药剂抽出的输液泵,所述输液箱设置于絮凝箱的外壁上,所述输液泵的抽液端连通在输液箱内,所述输液泵的输液端连通在输液管上,所述输液管连通在絮凝箱内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液机构由输液箱、输液管和输液泵组成;当搅拌反应电机带动若干搅拌桨叶对污泥进行搅拌时,输液泵工作,输液泵将输液箱内的絮凝药剂抽出,絮凝药剂通过输液管进入到絮凝箱内,絮凝药剂与污泥充分混合后进行反应;通过输液箱、输液管和输液泵的设置,实现絮凝药剂的投放,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设备的自动化。
[0017]可选的,所述输液管上连通有若干输液喷头,若干所述输液喷头均设置于絮凝箱内,所述输液喷头的喷淋端朝向絮凝箱底壁设置。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液管上连通若干输液喷头;通过若干输液喷头的设置,提高了絮凝药剂的喷洒范围,喷洒均匀,保证了絮凝药剂与污泥混合反应后的絮凝效果。
[0019]可选的,所述输泥管沿絮凝箱朝向脱水装置一侧由高到低设置,所述输泥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输泥管内污泥通断的控制阀。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泥管沿絮凝箱朝向脱水装置一侧由高到低设置,输泥管上安装控制阀;通过输泥管的设置方式,反应后的污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输泥管进入到脱水装置内,保证了反应后的污泥顺利流通,提高了脱水效率。
[0021]可选的,所述絮凝箱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测量污泥液位的液位计,所述絮凝箱的底部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的开口处设置有溢流阀。
[0022]由于絮凝药剂每次喷洒的含量时一定的,当絮凝箱内部污泥含量过多时可能会影响絮凝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絮凝箱的内部安装液位计;当未处理的污泥通过污泥
进口进入到絮凝箱内时,液位计对污泥的含量进行测量,当污泥含量超过絮凝箱达到一定界限时,打开溢流阀,多余的污泥从溢流口流出,使得絮凝箱内的污泥低于一定界限,关闭溢流阀;通过液位计、溢流阀和溢流口的设置,保证了絮凝效果,减小污泥含量过多时絮凝剂达不到相应的效果的可能,进一步保证了后续的脱水质量。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若干搅拌桨叶、套固环、搅拌反应轴等的设置,有助于实现絮凝药剂与污泥的充分混合,提高混合的均匀性,保证了絮凝效果,提高了后续污泥脱水后泥饼的含固率,同时套固环的可拆卸设置,可适当增减搅拌桨叶的数量,适用于不同含量的污泥进行处理,提高了适用性;
[0025]2.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反应装置(1)和脱水装置(5),所述絮凝反应装置(1)包括絮凝箱(2)、搅拌机构(3)和用于输送药剂的输液机构(4),所述絮凝箱(2)上开设有进泥口(21),所述絮凝箱(2)内部连通有输泥管(22),所述输泥管(22)与脱水装置(5)相连通,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搅拌反应轴(31)、搅拌反应电机(32)和若干搅拌片组(33),所述搅拌反应电机(32)设置于絮凝箱(2)的顶部,所述搅拌反应轴(31)竖直设置于絮凝箱(2)内,所述搅拌反应轴(31)连接在搅拌反应电机(32)的输出端上,若干所述搅拌片组(33)均可拆卸设置于搅拌反应轴(31)上,每一所述搅拌片组(33)均包括两搅拌桨叶(331)和套固环(332),所述套固环(332)可拆卸连接在搅拌反应轴(31)上,两所述搅拌桨叶(331)均连接在套固环(332)的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搅拌桨叶(331)远离套固环(332)的一端设置有刮泥板(6),所述刮泥板(6)与絮凝箱(2)内壁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板(6)的端部套设有弹性刮套(61),所述弹性刮套(61)抵接在絮凝箱(2)的内壁上。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昊宇梅楼建
申请(专利权)人:艾德旺斯环保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