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纳的分体式柴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986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收纳的分体式柴火炉,包括接灰组件和炉体,炉体内形成有燃烧腔,接灰组件包括底座和接灰盘,所述底座支承于炉体的下端,接灰盘连接设置于底座的上部且其开口对应燃烧腔的底部;底座的上端向内形成有抵接台,抵接台的内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挡边;所述接灰盘嵌入底座的上端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炉体包括外炉壁与内炉壁,所述燃烧腔形成在内炉壁中,所述外炉壁的下端搭设在抵接台上且与挡边抵接。上述方案中,接灰盘与底座是连接的,在倒灰时,只需要拿开炉体,无需将炉体翻转,减少用户体力劳动,增加用户体验。另外,外炉壁下端搭设在抵接台上并与挡边抵接,可防止上方炉体相对底座横向脱开,保持炉体在纵向与横向的稳定性。横向的稳定性。横向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收纳的分体式柴火炉


[0001]本技术涉及炉具,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收纳的分体式柴火炉。

技术介绍

[0002]时下,户外野营越来越受到大众喜爱。由于柴火来源广,许多人在外出野营时会带一种野营柴火炉,其具有结构简单、便携等优点。
[0003]现有柴火炉在使用后,需要将炉体翻转,从炉体的开口处倒出灰烬,因炉体一般较重,此种做法极为费时费力,并且会使炉口以及炉内壁沾染灰烬,在后续使用过程容易扬灰,影响用户体验及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收纳的分体式柴火炉,该柴火炉将炉体与接灰的部分分离,可实现快速清灰,提高用户体验,且具有一定收纳效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包括接灰组件,以及下端架设在接灰组件上且上端开口的炉体,所述炉体内形成有燃烧腔,所述接灰组件包括底座和接灰盘,所述底座支承于炉体的下端,所述接灰盘连接设置于底座的上部且其开口对应燃烧腔的底部;所述底座的上端向内形成有抵接台,所述抵接台的内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挡边;所述接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纳的分体式柴火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灰组件(1),以及下端架设在接灰组件(1)上且上端开口的炉体(2),所述炉体(2)内形成有燃烧腔,所述接灰组件(1)包括底座(3)和接灰盘(4),所述底座(3)支承于炉体(2)的下端,所述接灰盘(4)连接设置于底座(3)的上部且其开口对应燃烧腔的底部;所述底座(3)的上端向内形成有抵接台(100),所述抵接台(100)的内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挡边(5);所述接灰盘(4)嵌入底座(3)的上端并与底座(3)固定连接;所述炉体(2)包括外炉壁(6)与内炉壁(7),所述燃烧腔形成在内炉壁(7)中,所述外炉壁(6)的下端搭设在抵接台(100)上且与挡边(5)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分体式柴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炉壁(6)的下端周向向内设有第一圆形弧度边(200),所述外炉壁(6)与内炉壁(7)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圆形弧度边(200)搭设在抵接台(100)上并使挡边(5)伸入所述间隙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分体式柴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沿炉体(2)的开口方向贯通设置,所述底座(3)呈锥台状,所述底座(3)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大;所述炉体(2)的截面呈锥台状,所述炉体(2)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分体式柴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周壁开设有多个通气孔(9)。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分体式柴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灰盘(4)包括圆盘(10),以及沿所述圆盘(10)边缘向上延伸的环壁(11),所述环壁(11)的截面呈锥台状且环壁(11)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环壁(11)上设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康值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