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机、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94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36
本申请涉及投影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机、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本申请将光机的内部通过反射型偏光膜分隔成第一导光腔和第二导光腔,背光源发出的光只有部分透射过反射型偏光膜后经过第二导光腔到达像源,而部分偏振的光会被反射型偏光膜反射回第一导光腔,并在第一导光腔形成热量。本申请可以有效控制光机的温升结果,提高了光机的散热性能及寿命、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机、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


[0001]本申请涉及投影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光机、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

技术介绍

[0002]HUD(Head Up Display,抬头显示)正在逐步应用于车载显示上,可以将车辆的状态信息及导航信息等直接投影到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上,提高驾驶员观看信息的便利性。然而,光机作为HUD显示设备投影成像的核心部件,散热问题始终无法得到合理解决,其温度剧烈升高一方面是由于阳光倒灌,另一方面是由于背光源照射,光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对于TFT

LCD像源很容易造成烧屏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机、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机的温升控制不好,散热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机,包括:
[0006]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固定背光源,所述第二安装面固定像源;
[0007]介于所述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之间的所述壳体内部包括第一导光腔及第二导光腔,所述第一导光腔与所述第二导光腔之间通过反射型偏光膜分隔,所述背光源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经过所述第一导光腔、反射型偏光膜、第二导光腔后到达所述像源;
[0008]所述反射型偏光膜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导光腔的空气流通与所述第二导光腔的空气流通分离。
[0009]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型偏光膜为多层聚酯薄膜。
[0010]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型偏光膜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包括:
[0011]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架配合的凸台,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凸台上形成上下分隔的所述第一导光腔与第二导光腔。
[0012]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面固定背光源包括:
[0013]所述壳体在靠近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四周及所述背光源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扣,通过所述第一卡扣将所述背光源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0014]所述反射型偏光膜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包括:
[0015]所述背光源包括延伸到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支撑架配合的凸台,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凸台上并与所述背光源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导光腔。
[001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机还包括苏打玻璃,所述苏打玻璃通过OCA层贴敷在所述像源朝向所述壳体外部的一面。
[0017]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面固定像源包括:
[0018]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安装面的四周设置有限位承载部,所述像源卡合在所述限位承载部中;
[0019]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通过第二卡扣套设有中空的固定上盖,所述固定上盖抵持住所述像源边缘的至少部分表面;
[0020]贴敷在所述像源上的所述苏打玻璃至少部分通过所述固定上盖的中间延伸到所述壳体外部。
[0021]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OCA层厚度小于0.2毫米。
[0022]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苏打玻璃厚度小于4毫米。
[002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光机。
[0024]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光机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设备。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将光机的内部通过反射型偏光膜分隔成第一导光腔和第二导光腔,背光源发出的光只有部分透射过反射型偏光膜后经过第二导光腔到达像源,而部分偏振的光会被反射型偏光膜反射回第一导光腔,并在第一导光腔形成热量。本申请可以有效控制光机的温升结果,提高了光机的散热性能及寿命、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技术方案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示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27]图1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HUD投影显示示意图。
[0028]图2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光机的模块示意图。
[0029]图3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HUD显示设备模块示意图。
[0030]图4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光机示意图。
[0031]图5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光机示意图。
[0032]图6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光机示意图。
[0033]图7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交通工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描述的内容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示例,并不限制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示例所作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的变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00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示例中,可能使用相同的标号或标记,但是这些并不代表结构或功能上的绝对联系关系。并且,各示例中可能提到的“第一”、“第二”等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并不代表结构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相应对象的数量。除非特别说明,描述中可能涉及到的“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6]另外,在表示特征时,字符“/”可以表示前后关联对象存在或的关系,例如,抬头显示/平视显示,可以表示为抬头显示或平视显示。在表示运算时,字符“/”可以表示前后关联
对象存在相除的关系,例如,放大倍数M=L/P,可以表示为L(虚像大小)除以P(像源大小)。并且,不同示例中的“和/或”仅仅是为了描述前后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可以包括三种情况,例如,凹面镜和/或凸面镜,可以表示为单独存在凹面镜、单独存在凸面镜、同时存在凹面镜和凸面镜。
[0037]HUD主要利用光学的反射原理,将待显示的信息投影在透明表面上,用户可以直接在透明表面上观看相应的信息,由于不需要专门的显示屏,因此为信息显示提供了另一种方便的实现方式。应用在车载显示中,即可以是通过在车辆上设置有投射具有相关车辆信息功能的光机,光机投射出的光线经过光路规划投影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上,驾驶员可以在驾驶时直接观看前挡风玻璃上显示的车辆参数信息,而不是低头去查看仪表盘的数据,这样大大提高观看信息的便利性,同时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观看信息时不需要将视野转到车辆前方以外的地方,也提高了驾驶员驾驶车辆的安全性。
[0038]如图1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在车辆方向盘前的中控台上嵌入有实现HUD功能的显示设备,其中,显示设备至少包括光机1、第一反射镜2、第二反射镜3。如图2所示,光机1包括背光源17及像源18,背光源17和像源18可以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也可以分立为两个模块,可选地,背光源17与像源18之间还会设置用于提高背光源17发出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固定背光源,所述第二安装面固定像源;介于所述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之间的所述壳体内部包括第一导光腔及第二导光腔,所述第一导光腔与所述第二导光腔之间通过反射型偏光膜分隔,所述背光源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经过所述第一导光腔、反射型偏光膜、第二导光腔后到达所述像源;所述反射型偏光膜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导光腔的空气流通与所述第二导光腔的空气流通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型偏光膜为多层聚酯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型偏光膜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包括: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架配合的凸台,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凸台上形成上下分隔的所述第一导光腔与第二导光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固定背光源包括:所述壳体在靠近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四周及所述背光源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扣,通过所述第一卡扣将所述背光源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反射型偏光膜通过支撑架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田邓远博董道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睿维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