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594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密封管、第二密封件和电源组件。雾化组件的下端具有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插设于密封管的上端,并封闭密封管的上端开口,第二密封件插设于密封管的下端,并封闭密封管的下端开口,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共同形成有一空腔,电源组件包括电路板及电芯,电路板设于第二密封件上,并电连接于雾化组件,电芯设于空腔外,并电连接于电路板。使得电芯与气流通过的空腔分开布局,气流在从进气孔进入空腔后无需经过电芯,解决了用户在抽吸时气流、烟气、冷凝液、烟油都会经过和残留在电芯上所产生的安全隐患,并且无需在空腔内另外设置用于安装电芯的支架,可大幅节省电子雾化装置的制造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雾化装置又名电子烟,是一种将液态的雾化介质加热雾化生成气溶胶供用户吸食以模拟吸烟感觉的装置,其作为烟草的替代品,深受广大吸烟者的喜爱。常见的电子雾化装置主要包括吸嘴和雾化杆两部分,吸嘴设于雾化杆的上端,雾化杆包括内壳和装设于内壳内的通气管、密封件、雾化芯、电池和电路板等元器件,内壳中形成有一储油腔,液态的雾化介质也存储于该储油腔内,利用电池为雾化芯供电,将储油腔内液态的雾化介质加热蒸发生成气溶胶经通气管和吸嘴排出后供用户吸食。
[0003]目前市场上的电子雾化装置,主要有三种密封结构:第一种结构为采用两边硅胶中间拉管的结构,即两个密封硅胶分别插设于金属或硬质塑胶壳体的相对两端而形成一个密封腔体,电芯设置在该密封腔体中,在抽吸过程中,气流、烟气、冷凝液及烟油都会经过和残留在电芯上,从而具有安全隐患;第二种结构为采用硅胶与硅胶的过盈密封,即利用多个硅胶之间相互过盈配合形成一个密封腔体,此种结构依赖软胶与软胶之间过盈配合,密封不牢靠,容易导致漏气;第三种结构为在壳体内部设置一个硬质塑胶材料制成的支架,具体是通过将硬质塑胶材料在模具中拉伸,然后再进行切割、开孔、表面处理工艺等工序制成上述支架,并在支架的上下两端连接密封硅胶,以形成用于供气流通过的腔体和用于容纳电芯的安装位,但此种结构支架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鉴于以上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既可以克服安全隐患,还可以防止漏气,也可以降低制造成本的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电子雾化装置容易具有安全隐患、容易漏气且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克服安全隐患,不漏气且制造成本低的电子雾化装置。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便于回收利用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0006]雾化组件,在沿一竖直方向的下端具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密封件在所述竖直方向上相对两侧的第一通气孔;
[0007]密封管,沿所述竖直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开口,所述第一密封件沿所述竖直方向的下端插设于所述密封管的上端,并封闭所述密封管的上端开口;
[0008]第二密封件,插设于所述密封管的下端,并封闭所述密封管的下端开口,所述第一密封件及所述第二密封件共同形成有一空腔,所述第二密封件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密封件在所述竖直方向上相对两侧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通过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孔;以及
[0009]电源组件,包括电路板及电芯,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密封件上,并电连接于所述雾化组件,所述电芯设于所述空腔外,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雾化组件的外侧壁。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下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密封件的上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共同形成所述空腔。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具有一自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沿所述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气柱,所述气柱开设有沿所述竖直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导气孔。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柱与所述第一通气孔在所述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吸油件,所述吸油件设于所述空腔内,并且所述气柱穿设于所述吸油件。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具有一自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沿所述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定位柱,所述进气孔开设在所述定位柱的上端,所述吸油件开设有一贯穿所述吸油件在所述竖直方向上相对两侧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设于所述定位孔中。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油杯、通气管、雾化芯和第三密封件,所述油杯在所述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开口,所述通气管沿所述竖直方向穿设于所述油杯,并且所述通气管具有一贯穿所述通气管在所述竖直方向上相对两端的气道,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气道中,所述通气管插设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密封件插设于所述油杯的下端并封闭所述油杯的下端开口,所述第三密封件插设于所述油杯的上端并封闭所述油杯的上端开口,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上侧、所述第三密封件的下侧、所述油杯的内壁及所述通气管的外壁共同形成一储油腔。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储油件,所述储油件填充于所述储油腔内。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的材质为弹性软胶材料,所述密封管的材质为塑胶材料或金属材料。
[0019]上述电子雾化装置,在雾化组件的下端设置第一密封件,并设置密封管和第二密封件,将第一密封件的下端插设于密封管的上端,将第二密封件插设于密封管的下端,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共同形成一个供气流通过的空腔,第二密封件的进气孔通过空腔连通于第一密封件的第一通气孔;并且将电源组件的电路板设于第二密封件上,电芯设于雾化组件外并电连接于电路板,使得在该电子雾化装置中,电芯与气流通过的空腔分开布局,气流在从进气孔进入空腔后无需经过电芯,解决了用户在抽吸时气流、烟气、冷凝液、烟油都会经过和残留在电芯上所产生的安全隐患,并且无需在空腔内另外设置用于安装电芯的支架,可大幅节省电子雾化装置的制造成本。另外通过将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分别插设于密封管以将密封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密封,也能有效解决漏气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轴侧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密封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密封件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0026]图6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密封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密封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0、电子雾化装置;100、雾化组件;101、储油腔;102、空腔;110、第一密封件;111、第一通气孔;112、本体;1121、第一密封本体;1122、第二密封本体;1122a、限位槽;113、第一环状凸缘;114、第一凹槽;120、油杯;130、第三密封件;131、第二通气孔;140、通气管;141、气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组件,在沿一竖直方向的下端具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密封件在所述竖直方向上相对两侧的第一通气孔;密封管,沿所述竖直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开口,所述第一密封件沿所述竖直方向的下端插设于所述密封管的上端,并封闭所述密封管的上端开口;第二密封件,插设于所述密封管的下端,并封闭所述密封管的下端开口,所述第一密封件及所述第二密封件共同形成有一空腔,所述第二密封件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密封件在所述竖直方向上相对两侧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通过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孔;以及电源组件,包括电路板及电芯,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密封件上,并电连接于所述雾化组件,所述电芯设于所述空腔外,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雾化组件的外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下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密封件的上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共同形成所述空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具有一自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沿所述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气柱,所述气柱开设有沿所述竖直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导气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柱与所述第一通气孔在所述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太周胜文吴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