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科病人用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85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脑科病人用枕头,包括弹性枕套,弹性枕套内设有枕芯、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枕芯的上端中部设有用于承托人体后脑的承托槽,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均布置在枕芯的下方,第一囊体和所述第二囊体左右相对布置,以使第一囊体充气时向上撑起承托槽的左侧部,使得人体头部向右转;第二囊体充气时,向上撑起承托槽的右侧部分,使得人体头部向左转;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同时充气时,弹性枕套增高,承托槽整体上移,进而调高枕头。进而调高枕头。进而调高枕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科病人用枕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脑科病人用枕头。

技术介绍

[0002]脑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后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头部的高度和左右偏转方位进行调整,避免患者同一部位长时间接触枕头导致的皮肤溃烂或疲劳损伤。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568933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脑科患者用可调节枕头,其通过在枕头下方设置高度调节机构实现对枕头的高度调节,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板、与升降板螺接的升降螺杆、用于驱动升降螺杆转动的带轮和与带轮传动连接的锥齿轮,枕头设置在升降板上,通过转动手柄来驱动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升降螺杆转动实现对升降板的高度调节,从而实现对枕头高度的调节。然而,其无法实现对枕头左右偏转方位的调节,而且其高度调节机构的结构复杂,传动配合部件多,容易因传动部件的磨损而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脑科病人用枕头无法实现对枕头左右偏转方位的调节,而且现有脑科病人枕头的高度调节机构复杂,传动配合部件多,容易因传动部件的磨损而失效。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脑科病人用枕头,包括弹性枕套,所述弹性枕套内设有枕芯、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所述枕芯的上端中部设有用于承托人体后脑的承托槽,所述第一囊体和所述第二囊体均布置在所述枕芯的下方,所述第一囊体和所述第二囊体左右相对布置,以使所述第一囊体充气时向上撑起所述承托槽的左侧部分;且使所述第二囊体充气时,向上撑起所述承托槽的右侧部分。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枕芯的前部设有用于支持人体颈部的承托部,所述弹性枕套内设有第三囊体,所述第三囊体布置在所述第一囊体和所述第二囊体的前方,且所述第三囊体位于所述承托部的下方。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囊体内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囊体内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脑科病人用枕头包括蜂鸣器和控制器,所述蜂鸣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囊体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囊体的内腔连通的第一背压阀,所述第二囊体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囊体的内腔连通的第二背压阀。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枕套的外部设有第一充气球囊和第二充气球囊,所述第一充气球囊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一充气管,所述第一充气管远离所述第一充气球囊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囊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充气球囊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二充气管,所述第二充气管远离所述第二充气球囊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囊体的内腔连通。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充气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充气管上设有第二
控制阀。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承托槽的上部内侧设有环型缓冲囊,所述环型缓冲囊的上端与所述人体后脑抵接。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枕套包括套体、弹性连接件和盖体,所述套体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枕芯、所述第一囊体和所述第二囊体均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开口处,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套体,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盖体。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连接件为环绕所述开口布置的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上端与所述套体的下端缝合,所述弹性带的下端与所述盖体的周侧缝合。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技术所述的脑科病人用枕头,包括弹性枕套,弹性枕套内设有枕芯、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枕芯的上端中部设有用于承托人体后脑的承托槽,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均布置在枕芯的下方,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左右相对布置,以使第一囊体充气时向上撑起承托槽的左侧部分,承托槽的左侧部分推动人体后脑的左侧部分向上移动,进而使得人体头部向右转;第二囊体充气时,向上撑起承托槽的右侧部分,承托槽的右侧部分推动人体后脑的右侧部分向上移动,进而使得人体头部向左转;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同时充气时,弹性枕套增高,承托槽整体上移,进而调高枕头;因此,本技术的脑科病人用枕头能够实现对枕头左右偏转方位的调节,而且结构简单,不需要设置传动配合部件,避免了传动配合部件磨损导致的枕头失效。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脑科病人用枕头的轴测图;
[0018]图2是图1中A

A处截面图;
[0019]图3是图1中B

B处截面图;
[0020]图4是本技术脑科病人用枕头的侧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脑科病人用枕头的俯视图;
[0022]图中,1、弹性枕套;11、套体;12、弹性连接件;13、盖体;2、枕芯;21、承托槽;22、承托部;3、第一囊体;4、第二囊体;5、第三囊体;61、第一充气球囊;62、第二充气球囊;63、第一充气管;64、第二充气管;65、第一控制阀;66、第二控制阀;7、环型缓冲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
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00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脑科病人用枕头的选实施例,包括弹性枕套1,弹性枕套1内设有枕芯2、第一囊体3和第二囊体4,枕芯2的上端中部设有用于承托人体后脑的承托槽21,第一囊体3和第二囊体4均布置在枕芯2的下方,第一囊体3和第二囊体4左右相对布置,以使第一囊体3充气时向上撑起承托槽21的左侧部分;承托槽21的左侧部分推动人体后脑的左侧部分向上移动,进而使得人体头部向右转;第一囊体3和第二囊体4同时充气时,能够使得承托槽21整体上移,进而调高枕头;因此,本技术的脑科病人用枕头能够实现对枕头左右偏转方位的调节,而且结构简单,不需要设置传动配合部件,避免了传动配合部件磨损导致的枕头失效。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囊体3和第二囊体4的形状均为长方体。
[0026]进一步地,枕芯2的前部设有用于支持人体颈部的承托部22,弹性枕套1内设有第三囊体5,第三囊体5布置在第一囊体3和第二囊体4的前方,且第三囊体5位于承托部22的下方。具体的,承托部22的前端向前凸出,承托部22的上端与人体颈部匹配贴合,使得颈部贴合受力,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科病人用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枕套(1),所述弹性枕套(1)内设有枕芯(2)、第一囊体(3)和第二囊体(4),所述枕芯(2)的上端中部设有用于承托人体后脑的承托槽(21),所述第一囊体(3)和所述第二囊体(4)均布置在所述枕芯(2)的下方,所述第一囊体(3)和所述第二囊体(4)左右相对布置,以使所述第一囊体(3)充气时向上撑起所述承托槽(21)的左侧部分;且使所述第二囊体(4)充气时,向上撑起所述承托槽(21)的右侧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科病人用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2)的前部设有用于支持人体颈部的承托部(22),所述弹性枕套(1)内设有第三囊体(5),所述第三囊体(5)布置在所述第一囊体(3)和所述第二囊体(4)的前方,且所述第三囊体(5)位于所述承托部(22)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科病人用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囊体(3)内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囊体(4)内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脑科病人用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脑科病人用枕头包括蜂鸣器和控制器,所述蜂鸣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脑科病人用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囊体(3)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囊体(3)的内腔连通的第一背压阀,所述第二囊体(4)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囊体(4)的内腔连通的第二背压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科病人用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消化疾病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