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油筒夹持搬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65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油筒夹持搬运结构,放置座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座底部安装有移动轮;至少两组压块可拆卸连成一体或分离;压块内安装有自动收回的弹簧转盘,放置座均匀设置有压绳,压绳另一端与一一对应的弹簧转盘连接;压块内安装有用于夹紧压绳的夹紧机构;装有废油的圆筒安置在放置座的放置槽内,若干压块拼接组成一体,并通过若干压绳配合将装有废油的圆筒压紧在放置槽内,避免废油桶移动时遭受颠簸或碰撞时容易倾倒;并且压绳的长度可调适应不同规格型号的圆筒。适应不同规格型号的圆筒。适应不同规格型号的圆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油筒夹持搬运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油筒夹持搬运结构,属于仓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危废物品包括废电池,废矿物油等,危险废物具有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毒害性、传染性、生物毒性、生物蓄积性、三致性等,因此需要集中隔离存放,现在很多的废弃的油等都需要用圆桶来进行盛放,盛放废油的圆桶需要暂时存放到仓库内。
[0003]废弃的油放置在油桶中并置于暂存舱内部进行储存,而废矿物油放置在油桶内部时可能会出现渗漏的情况,渗漏的废矿物油流至暂存舱内部可能会导致造成污染的问题。
[0004]现有的可移式危险废物暂存仓在将废油桶进行存放时并未设置固定装置,导致废油桶遭受颠簸或碰撞时容易倾倒,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油筒夹持搬运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废油桶移动时遭受颠簸或碰撞时容易倾倒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废油筒夹持搬运结构,包括:
[0008]放置座,所述放置座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座底部安装有移动轮;
[0009]压块,至少两组所述压块可拆卸连成一体或分离;
[0010]所述压块内安装有自动收回的弹簧转盘,所述放置座均匀设置有压绳,所述压绳另一端与一一对应的弹簧转盘连接;
[0011]所述压块内安装有用于夹紧压绳的夹紧机构。
[0012]优选的,所述放置座底部可拆卸螺纹连接有集液筒。
[0013]优选的,若干所述压块环形阵列组成一体。
[0014]优选的,所述压块对立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和滑槽,所述压块通过滑轨与另外一组压块的滑槽可拆卸直线滑动配合。
[0015]优选的,所述压块内弧形滑动连接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上固接有延伸至压块外部的推杆部,所述推杆部与压块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0016]优选的,所述夹紧块有两组,两组所述夹紧块相互远离或靠近夹紧压绳。
[0017]优选的,两组所述夹紧块的抵接面呈波浪结构。
[0018]优选的,所述压块外侧通过滑座滑动连接有限位条,若干所述压块环形阵列组成一体时,所述限位条可滑动插入相邻压块的滑座内。
[0019]优选的,所述压块的滑座有两组,所述限位条上固接有位于两组滑座之间的手推部。
[002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装有废油的圆筒安置在放置座的放置槽内,若干压块拼接组成一体,并通过若干
压绳配合将装有废油的圆筒压紧在放置槽内,避免废油桶移动时遭受颠簸或碰撞时容易倾倒;并且压绳的长度可调适应不同规格型号的圆筒。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压块内部部件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若干压块拼接前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若干压块拼接后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放置座剖视图。
[0027]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8]1、放置座;11、放置槽;12、卡槽;13、移动轮;2、压块;3、压绳;4、弹簧转盘;51、夹紧块;53、推杆部;6、弹性件;71、滑轨;72、滑槽;8、限位条;81、滑座;82、手推部;9、集液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0]如图1

5所示:
[0031]实施例一:
[0032]圆筒(或方桶)内用于装废油;
[0033]四组压绳3的下端均匀分布在放置座1的外侧壁,压绳3的另一端连接在一一对应的弹簧转盘4上,弹簧转盘4安装在一一对应的压块2内腔,压块2呈1/4圆环型结构,四组压块2依次首尾拼接组成完整结构的圆环。
[0034]弹簧转盘4的弹性力带动常态下对应的压绳3趋向缠绕在弹簧转盘4外侧壁,
[0035]放置座1顶部开设有圆形结构的放置槽11,圆筒放置在放置槽11内,为了适应多种规格型号的圆筒,通常放置槽11的内径大于圆筒的外径;放置座1外侧壁开设有卡槽12,不使用时压块2可拆卸镶嵌在一一对应的卡槽12内;放置座1底部的四组移动轮13用于带动放置座1移动;
[0036]若圆筒内的废油发生泄漏流入放置槽11内,最终流向集液筒9,集液筒9可拆卸下来方便清理或转运。
[0037]将圆筒放置在放置座1顶部的放置槽11内,将四组压块2拼接连成一体,此时,拼接后的四组压块2相对位于圆筒的顶部,在弹簧转盘4弹性力驱动下剩余的压绳3自动缠绕在弹簧转盘4外侧壁,使得四根压绳3自动贴合圆筒,之后使用夹紧机构将压绳3相对压块2固定;使得四根压绳3和四组压块2配合将圆筒压紧固定在放置槽11内。
[0038]实施例二:包含实施例一的全部内容;
[0039]夹紧机构包括滑轨71、滑槽72、两组夹紧块51、弹性件6;
[0040]滑轨71和滑槽72位于对应压块2的对立两侧,压块2的滑轨71与另外一组压块2的滑槽72直线滑动配合,通过滑轨71和滑槽72配合实现将两两相邻的压块2连成一体;
[0041]在压块2的顶部固接有两组滑座81,限位条8在两组滑座81引导下以四组环形阵列的压块2轴线为中心弧形滑动,限位条8的手推部82不仅方便使用者推动限位条8滑动并且避免完全脱离滑座81;
[0042]如图3所示,是四组压块2拼接前的状态;如图4所示,是四组压块2拼接后的状态,之后推动其中一组限位条8弧形滑动,另外三组限位条8跟随弧形滑动,使得限位条8一端弧形滑动插入相邻另外一组压块2的滑座81内,从而防止滑轨71脱离滑槽72;滑轨71相对滑槽72的滑动方向相对垂直于限位条8弧形滑动的平面。
[0043]两组夹紧块51在压块2内以四组环形阵列的压块2轴线为中心弧形滑动并位于弹簧转盘4对立两侧,弹性件6的弹性力驱动两组夹紧块51常态下趋向相互远离,夹紧块51上设置有贯穿至压块2外部的推杆部53,推杆部53端头呈球形结构;
[0044]在一组压块2的滑轨71插入相邻另外一组的滑槽72内后,相邻两组压块2的内侧壁抵接;此时,压块2外侧壁与相邻另外一组压块2的推杆部53球形端头抵接,之后可推动相邻两组压块2移动至平齐,使得推杆部53被挤压缩入至对应的压块2内部,使得压块2内部的两组夹紧块51相互靠近并最终贴合,弹性件6产生反向弹性力;两组夹紧部51相互贴合的面呈波浪形有利于提高摩擦力,两组夹紧块51相互贴合将位于其中间的压绳3夹紧,实现压绳3相对压块2固定。
[0045]在需要将圆筒从放置槽11内取出时,推动限位条8离开相邻的另外一组压块2的滑座81,之后滑轨71抽离滑槽72使得四组压块2分离;操作简单快捷。
[004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油筒夹持搬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座(1),所述放置座(1)顶部开设有放置槽(11),所述放置座(1)底部安装有移动轮(13);压块(2),至少两组所述压块(2)可拆卸连成一体或分离;所述压块(2)内安装有自动收回的弹簧转盘(4),所述放置座(1)均匀设置有压绳(3),所述压绳(3)另一端与一一对应的弹簧转盘(4)连接;所述压块(2)内安装有用于夹紧压绳(3)的夹紧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油筒夹持搬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1)底部可拆卸螺纹连接有集液筒(9)。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油筒夹持搬运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压块(2)环形阵列组成一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油筒夹持搬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2)对立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71)和滑槽(72),所述压块(2)通过滑轨(71)与另外一组压块(2)的滑槽(72)可拆卸直线滑动配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承谦江世雄翁孙贤王重卿孙玉波李熙林超群陈垚林其建车艳红邹焕雄郑毅吴意云陈鸿吴文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