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帽及液冷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564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冷帽及液冷帽系统。液冷帽包括:帽体,帽体呈半包围结构,帽体具有在佩戴状态下朝向佩戴者的佩戴面;以及液冷袋,设置于帽体的佩戴面,液冷袋包括液体流道以及与液体流道的首尾分别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液体流道在佩戴面呈预设图案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冷帽,通过设置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呈预设图案的液体流道,保证用于降温的液体能够不间断进入液体流道对佩戴者的头部持续、充分地降温,提高对液冷帽的佩戴者的头部的降温效果。佩戴者的头部的降温效果。佩戴者的头部的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帽及液冷帽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冷帽及液冷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发热是很多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产生此症状的人群,涵盖婴幼儿、青年、成年人、老年人。发热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也较大,发热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特别是高热时,患者可出现烦躁、谵妄、幻觉等。
[0003]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婴幼儿期发热较其他时期容易出现热性惊厥。有些高热患儿也可出现神志淡漠、嗜睡等神经系统受抑制的表现。此外,如果发热伴颈强直、前囟膨隆、意识水平下降、抽搐,甚至惊厥持续状态,往往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0004]目前主流的物理降温方式为采用酒精辅助擦拭额头、采用冰袋或沾水毛巾冷敷头部,以上物理降温方式的降温不可持续,降温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冷帽及液冷帽系统,能够提高对液冷帽的佩戴者的头部的降温效果。
[0006]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帽,液冷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呈半包围结构,所述帽体具有在佩戴状态下朝向佩戴者的佩戴面;以及液冷袋,设置于所述帽体的所述佩戴面,所述液冷袋包括液体流道以及与所述液体流道的首尾分别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液体流道在所述佩戴面呈预设图案设置。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液冷帽,液冷帽佩戴于佩戴者的头部时,较低温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一接口进入液体流道,由于液体流道在佩戴面呈预设图案设置,使得液体流道中的液体能够较充分与佩戴者的头部进行热交换,从而对佩戴者的头部进行降温,液体流道中完成降温的液体能够从第二接口流出。通过设置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呈预设图案的液体流道,保证用于降温的液体能够不间断进入液体流道对佩戴者的头部持续、充分地降温,提高对液冷帽的佩戴者的头部的降温效果。
[0008]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前述实施方式,所述液冷袋包括中心部和多个分支部,多个分支部以所述中心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分布,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中心部,所述液体流道依次延伸经过各所述分支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液冷袋包括中心部和多个分支部,多个分支部以中心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分布,并且液体流道依次延伸经过各分支部,使得液体流道大致在帽体的佩戴面均匀布置,在液冷帽佩戴于佩戴者的头部时,能够对头部的各个角度进行降温。
[0009]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各相邻所述分支部之间的夹角相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相邻分支部之间的夹角相同使得液体流道在帽体的佩戴面更均匀布置,从而进一步提高对佩戴者头部的均匀降温效果。
[0010]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液体流道在每个所述分支部处沿所述分支部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折返至少一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液体流道的延伸方式充分利用分支部的表面面积,便于以较轻薄尺寸的液冷袋实现较强的液冷效果,便于降低液冷帽的佩戴重量。
[0011]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液冷袋还包括多个支撑柱,所述多个支撑柱在所述液体流道内沿所述液体流道排布。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液冷袋中多个支撑柱在所述液体流道内沿所述液体流道排布,支撑柱的存在保证液体流道的通畅性,避免过度挤压使得液体流道堵塞,从而保证液冷帽的降温的可靠性。
[0012]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帽体包括环绕排列的多个柔性部以及连接于相邻所述柔性部之间的弹性部,所述液冷袋的所述分支部与所述帽体的所述柔性部贴合设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柔性部便于液冷袋的分支部与之贴合,保证连接稳定性,弹性部连接于相邻柔性部之间,使得帽体周向尺寸能够弹性调节大小,提高液冷帽佩戴的通用性和佩戴舒适性。
[0013]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液冷袋与所述帽体之间设有热敏电阻。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液冷袋与帽体之间的热敏电阻能够获知液冷袋中液体的准确温度,便于以该温度为依据调整液冷袋中液体的供给参数。
[0014]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液冷袋远离所述帽体的一侧表面设有热敏电阻。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液冷帽佩戴于佩戴者的头部时,液冷袋远离帽体的一侧表面的热敏电阻能够获知头部的准确温度,便于以该温度为依据调整液冷袋中液体的供给参数。
[0015]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帽系统,其包括: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液冷帽;主机,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液冷帽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循环泵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液冷帽的第二接口连通。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液冷帽系统,液冷帽佩戴于佩戴者的头部时,循环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液冷帽的第一接口连通,从而将较低温的液体从第一接口输入液体流道。由于液体流道在佩戴面呈预设图案设置,使得液体流道中的液体能够较充分与佩戴者的头部进行热交换,从而对佩戴者的头部进行降温,液体流道中完成降温的液体能够从第二接口流出,并通过第二管路回流至主机。上述液冷帽系统能够保证用于降温的液体不间断地进入液体流道对佩戴者的头部持续、充分地降温,提高对液冷帽的佩戴者的头部的降温效果。
[0017]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液冷帽中液冷袋与帽体之间设有热敏电阻;和/或所述液冷帽中液冷袋远离帽体的一侧表面设有热敏电阻,所述主机通过电缆线与所述热敏电阻电连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机能够获取热敏电阻处的温度信号,从而便于根据该温度信号对向液冷帽输送液体的温度、流速进行主动调节,提高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液冷帽一实施例在佩戴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液冷帽一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液冷帽一实施例中液冷袋的一个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液冷帽一实施例中液冷袋的另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液冷帽系统一实施例在佩戴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00

液冷帽;
[0026]110

帽体;110a

佩戴面;111

柔性部;112

弹性部;
[0027]120

液冷袋;120a

中心部;120b

分支部;121

液体流道;122

第一接口;123

第二接口;12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帽体,所述帽体呈半包围结构,所述帽体具有在佩戴状态下朝向佩戴者的佩戴面;以及液冷袋,设置于所述帽体的所述佩戴面,所述液冷袋包括液体流道以及与所述液体流道的首尾分别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液体流道在所述佩戴面呈预设图案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袋包括中心部和多个分支部,多个分支部以所述中心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分布,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中心部,所述液体流道依次延伸经过各所述分支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帽,其特征在于,各相邻所述分支部之间的夹角相同。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道在每个所述分支部处沿所述分支部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折返至少一次。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袋还包括多个支撑柱,所述多个支撑柱在所述液体流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衷兴华马剑豪刘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维纳安可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