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541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颈部按摩装置,包括支架组、夹臂和按摩组件,其中,支架组呈弧形,支架组设有开口,支架组通过开口绕在佩戴者的颈部,支架组包括沿其厚度方向叠设且均呈弧形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为塑料支架,第二支架为金属支架,且第二支架可拆卸设置在第一支架的内环侧;夹臂具有两个,两个夹臂分别可拆卸设置在第二支架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夹臂位于开口的两侧,用于抵接佩戴者的颈部正面两侧,其中,两个夹臂之间的夹持力小于支架组位于颈部左右两侧的夹持力;按摩组件与支架组连接,按摩组件包括驱动件和按摩头,驱动件与按摩头连接,按摩头凸出设置在第二支架的内侧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颈部按摩装置佩戴不易滑落,且舒适性高。且舒适性高。且舒适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部按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按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颈部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目前颈椎问题已经普遍出现,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为此,市面上出现了各种颈部按摩仪,有的采用机械按摩头按摩,有的采用电极片进行按摩。不论是哪种按摩,一般都设置有支架,支架有支撑按摩结构和挂颈的作用。现有的颈部按摩仪一般都采用的是塑料支架,因为塑料支架便于注塑形成比较复杂的安装结构,以安装按摩结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塑料支架的夹臂位置夹持力不易控制,如果塑料支架做得比较硬,夹持在颈部不容易脱落,但是夹臂一般邻近于人体颈部靠近气管和动脉的位置,太大的夹持力会让颈部气管和动脉收到较大力的挤压,导致佩戴不舒服,如果塑料支架做得太软,虽然夹臂位置不会感觉太大的挤压,但是整个颈部按摩仪将悬挂不稳,极易从佩戴者的颈部上滑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部按摩装置,其结构简单,佩戴不易滑落,且夹臂位置挤压力小。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提供一种颈部按摩装置,包括:
[0006]支架组,其呈弧形,所述支架组设有开口,所述支架组通过所述开口绕在佩戴者的颈部,所述支架组包括沿其厚度方向叠设且均呈弧形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为塑料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为金属支架;
[0007]夹臂,其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夹臂分别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所述夹臂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用于抵接所述佩戴者的颈部正面两侧,其中,两个所述夹臂之间的夹持力小于所述支架组位于所述佩戴者的颈部左右两侧的夹持力;
[0008]按摩组件,其与所述支架组连接,所述按摩组件包括驱动件和按摩头,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按摩头连接,所述按摩头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内侧环。
[0009]作为颈部按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内环侧。
[0010]作为颈部按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按摩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内环侧,所述第一支架的内环侧对应所述按摩组件设置一组固定组,每组所述固定组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二支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用于连接所述按摩组件,所述第二支架夹设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柱之间。
[0011]作为颈部按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柱沿所述第一支架的长度方向错位设置。
[0012]作为颈部按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架的内环侧凸出设置有第二固定
柱,所述第二固定柱上开设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支架上开设第二通孔,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
[0013]作为颈部按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弧形的本体,所述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第一支架长度方向的端部外侧,所述夹臂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其中,所述连接部的弹力小于所述本体的弹力。
[0014]作为颈部按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的宽度等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所述本体的厚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或,
[0015]所述本体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所述本体的厚度等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或,
[0016]所述本体的硬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硬度。
[0017]作为颈部按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
[0018]所述支架由长度方向的中心朝向端部的宽度逐渐缩小;或,
[0019]所述支架由长度方向的中心朝向端部的厚度逐渐缩小。
[0020]作为颈部按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或,
[0021]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本体可拆卸连接;或,
[0022]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本体焊接或铆接。
[0023]作为颈部按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开口的中心倾斜。
[0024]作为颈部按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臂上设置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连接部平行,所述安装面通过第三紧固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安装面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壁;或,所述安装面设置在连接部的内侧壁;或,
[0025]所述夹臂的端部设置有插槽,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插入至所述插槽内,并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插槽内。
[0026]作为颈部按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架由长度方向的中心朝向端部的宽度逐渐缩小;或,
[0027]所述第一支架由长度方向的中心朝向端部的厚度逐渐缩小。
[0028]作为颈部按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加强凸起,所述加强凸起朝向所述第二支架的内环侧和/或外环侧凸出设置。
[0029]作为颈部按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架上冲压形成所述加强凸起。
[0030]作为颈部按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强凸起呈长条状,所述加强凸起的长度沿所述第二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和/或,
[0031]所述加强凸起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所有的所述加强凸起沿所述第二支架的宽度方向间隔,且至少邻近于所述第二支架宽度方向的边缘设置有所述加强凸起。
[0032]作为颈部按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架采用不锈铁、不锈钢、弹簧钢、锰钢、碳素钢、合金钢和钛合金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0033]作为颈部按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臂包括夹持部和连接臂,所述夹持部用于抵接所述佩戴者的颈部,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连接,另一端设置与所述第二支架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臂为伸缩臂。
[0034]作为颈部按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架的内环侧设置有柔性垫,所述柔性垫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朝向背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所述
按摩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按摩头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支架的内侧环设置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固定柱通过的避让孔,所述安装架上开设第一通孔,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避让孔和所述第一通孔,以将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安装架和所述驱动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按摩头伸出至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
[003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弧形的支架组,支架组通过塑料支架和金属支架结合的结构,可以提升支架组的夹持力,而夹臂与金属的第二支架的两端连接,可以单独调节夹臂位置的夹持力的大小,使支架组夹持在颈部左右两侧的夹持力比较大,进而使颈部按摩装置能牢牢地佩戴在颈部,并保证按摩组件的按摩头能实时地与颈部需要按摩位置贴合,按摩不失效,而两个夹臂之间的夹持力比较小,可以减小夹臂抵在颈部前侧气管和动脉位置的挤压力,提升佩戴时的舒适性,且夹臂的设置还能辅助颈部按摩装置佩戴在颈部,避免其从颈部滑落;通过将第一支架设置为塑料支架,塑料支架可以对金属的第二支架以及按摩组件提供支撑基础,并且塑料材质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其呈弧形,所述支架组设有开口,所述支架组通过所述开口绕在佩戴者的颈部,所述支架组包括沿其厚度方向叠设且均呈弧形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为塑料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为金属支架;夹臂,其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夹臂分别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所述夹臂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用于抵接所述佩戴者的颈部正面两侧,其中,两个所述夹臂之间的夹持力小于所述支架组位于所述佩戴者的颈部左右两侧的夹持力;按摩组件,其与所述支架组连接,所述按摩组件包括驱动件和按摩头,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按摩头连接,所述按摩头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内侧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内环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内环侧,所述第一支架的内环侧对应所述按摩组件设置一组固定组,每组所述固定组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二支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用于连接所述按摩组件,所述第二支架夹设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柱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柱沿所述第一支架的长度方向错位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内环侧凸出设置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上开设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支架上开设第二通孔,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弧形的本体,所述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第一支架长度方向的端部外侧,所述夹臂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其中,所述连接部的弹力小于所述本体的弹力。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宽度等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所述本体的厚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或,所述本体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所述本体的厚度等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或,所述本体的硬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硬度。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所述支架由长度方向的中心朝向端部的宽度逐渐缩小;或,所述支架由长度方向的中心朝向端部的厚度逐渐缩小。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或,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本体可拆卸连接;或,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凯雄徐永彪薛冠楠杨仲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摩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