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营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35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野营灯,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灯体,灯体包括轴接部,连接孔与轴接部之间设置有使灯体旋转而角度调整后锁定的锁定结构;灯体还包括上灯壳和下灯壳,上灯壳的内壁和下灯壳的内壁分别对应地设有上灯壳安装部和下灯壳安装部,上灯壳安装部与下灯壳安装部相互配合而使第一腔与第二腔重合形成导线腔,轴接部的中心处开有与导线腔连通的导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灯壳安装部和下灯壳安装部的滑动导向方便了灯体装配,装配后由于上灯壳安装部和下灯壳安装部的限位配合增加了稳定性,上灯壳安装部和下灯壳安装部中第一腔和第二腔组合的导线腔以及第二腔上导线孔的设置方便了本实施例中灯具导线的走线。置方便了本实施例中灯具导线的走线。置方便了本实施例中灯具导线的走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野营灯


[0001]本技术涉及户外设备
,尤其是野营灯。

技术介绍

[0002]野营灯是在野营或者户外活动时使用的一种野营辅助,照明器具,具有为使用者提供照明,标明人员方位,指示营地位置等作用。
[0003]专利公开号CN211952361U公开了一种野营灯,可以看到现有的野营灯一般具有可调节角度的功能,由该专利的附图2可以看到,野营灯一般为装配式的,且野营灯的电池等内置组件均位于灯头内,这样的缺点在于,灯头的重量集中,其在转动角度时由于重力较大角度不容易固定,对轴接处的作用力较大,因此轴接处容易磨损。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野营灯装配后的使用稳定,提出一种将电池等组件置于底座中从而减轻灯头位置重量的野营灯,同时优化野营灯的装配稳定性以及导线的走线,以满足对于野营等野外环境下,灯具可能会被碰倒等使用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野营灯。
[0005]本技术所设计的野营灯,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电源以及电源接口,底座上安装有灯体,灯体包括至少一个轴接部,轴接部配合于底座的连接孔内,连接孔与轴接部之间设置有使灯体旋转而角度调整后锁定的锁定结构;
[0006]灯体还包括上灯壳和下灯壳,上灯壳的内壁和下灯壳的内壁分别对应地设有上灯壳安装部和下灯壳安装部,下灯壳安装部包括第一腔、上灯壳安装部包括第二腔,上灯壳的端口与下灯壳的端口对接时,上灯壳安装部与下灯壳安装部相互配合而使第一腔与第二腔重合形成导线腔,轴接部的中心处开有与导线腔连通的导线孔,电源接口上的电源导线经过底座的内腔、导线孔和导线腔后与灯体内的至少一灯板相接。
[0007]底座包括顶部的底座配合部,底座配合部顶部设有用于轴接灯体的轴接孔,灯体的轴接部转动并限位于轴接孔中。
[0008]锁定结构包括在灯体和底座的轴接处设置的阻力部,阻力部包括轴接部外边缘设置的多个弹性凸起,多个弹性凸起在底座的卡接处形变以增加阻力;或者阻力部包括在轴接孔的孔壁设置的多个弹性凸起,轴接部安装到轴接孔内时弹性凸起形变以增加阻力。
[0009]灯体包括射灯和LED灯板,灯体的两端分别为射灯和LED灯板的出光口;电源导线分别与射灯和LED灯板相接。
[0010]上灯壳顶部设有可转动开合的顶盖,且上灯壳在顶盖的安装处设有灯板透镜,灯板透镜对应LED灯板的照射方向。
[0011]上灯壳安装部和下灯壳安装部均设置为侧面开口的空心长方体柱,上灯壳插入下灯壳时下灯壳安装部整体的外表面贴合于第一腔中并形成过盈配合。
[0012]灯体和底座轴接处的外侧设有轴接外套,用以对灯体和底座的轴接处进行保护。
[0013]本技术所设计的野营灯,通过设置的上灯壳安装部和下灯壳安装部的滑动导向不仅方便了灯体装配,同时装配后由于上灯壳安装部和下灯壳安装部的限位配合增加了稳定性,同时,上灯壳安装部和下灯壳安装部中第一腔和第二腔组合的导线腔以及第二腔上导线孔的设置还方便了本实施例中灯具导线的走线。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整体的剖切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阻力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下灯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上灯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上灯壳和下灯壳部分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灯体;2、轴接外套;3、底座;4、开关;5、顶盖;6、轴接部;7、阻力部;8、导线第一端;9、电源部;101、射灯;102、LED灯板;11、导线第二端;12、下灯壳安装部;13、上灯壳安装部;14、下灯壳固定部;15、下灯壳;16、上灯壳;17、第一腔;18、第二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野营灯,包括底座3,底座3上设置有电源9以及电源接口,底座3上安装有灯体1,灯体1包括至少一个轴接部6,本实施例优选为两个轴接部,轴接部6配合于底座3的连接孔内,连接孔与轴接部6之间设置有使灯体1旋转而角度调整后锁定的锁定结构,即在灯体1旋转后角度可以进行锁定从而在使用时得到想要的照射角度;
[0025]如图4

6所示,灯体1还包括上灯壳16和下灯壳15,上灯壳16的内壁和下灯壳15的内壁分别对应地设有上灯壳安装部13和下灯壳安装部12,下灯壳安装部12包括第一腔17、上灯壳安装部13包括第二腔18,上灯壳16的端口与下灯壳15的端口对接时,上灯壳安装部13与下灯壳安装部12相互配合而使第一腔17与第二腔18重合形成导线腔,轴接部6的中心处开有与导线腔连通的导线孔19,电源接口上的电源导线经过底座3的内腔、导线孔19和导线腔后与灯体1内的至少一灯板相接,此处的灯板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个或者两个,从而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0026]上灯壳16插入下灯壳15时上灯壳安装部13与下灯壳安装部12相互滑动(此时既可以是下灯壳安装部12位于上灯壳安装部13的第二腔18内,也可以是上灯壳安装部13位于下灯壳安装部12的第一腔17内),由于上灯壳和下灯壳安装时通过上灯壳安装部13与下灯壳安装部12的滑动来进行,该导向作用方便了灯体1的装配,且通过这样的滑动配合的安装使得安装后由于两者的限位作用而更为紧固,上述安装后仍需配合螺钉进行紧固,或者在上
灯壳底部和下灯壳顶部分别设置卡扣来进行卡接定位,保证灯体1装配后的稳定性,这是灯具常用的固定结构;如图2

6所示,本实施例的上灯壳安装部13和下灯壳安装部12均设置为侧面开口的空心长方体柱(如图5、6所示),在图5、图6部分结合为图7状态时是上灯壳16插入下灯壳15时下灯壳安装部12整体的外表面贴合于第二腔17中并形成过盈配合的情形,不难理解上灯壳安装部12也可以整体贴合于第一腔17中。
[0027]上述上灯壳16和下灯壳15完成安装时第一腔17与第二腔18重合形成导线腔,在第二腔18顶部对应轴接部6的中心处开有导线孔,本实施例在安装时下灯壳安装部12贴合并滑动于上灯壳安装部12的第二腔18中,导线由电源接口经过底座3的内腔进入导线孔19,并继续由导线腔进入灯壳16的内腔与灯体1内的灯板相接,如图2所示,导线第一端8的末端与灯板相接,导线第二端11由导线孔进入底座3中与电源9相接,从而完成导线通路。
[0028]于是本实施例中上灯壳安装部13和下灯壳安装部12的滑动导向不仅方便了灯体装配,同时装配后由于上灯壳安装部13和下灯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营灯,包括底座(3),底座(3)上设置有电源(9)以及电源接口,底座(3)上安装有灯体(1),其特征在于,灯体(1)包括至少一个轴接部(6),轴接部(6)配合于底座(3)的连接孔内,连接孔与轴接部(6)之间设置有使灯体(1)旋转而角度调整后锁定的锁定结构;灯体(1)还包括上灯壳(16)和下灯壳(15),上灯壳(16)的内壁和下灯壳(15)的内壁分别对应地设有上灯壳安装部(13)和下灯壳安装部(12),下灯壳安装部(12)包括第一腔(17)、上灯壳安装部(13)包括第二腔(18),上灯壳(16)的端口与下灯壳(15)的端口对接时,上灯壳安装部(13)与下灯壳安装部(12)相互配合而使第一腔(17)与第二腔(18)重合形成导线腔,轴接部(6)的中心处开有与导线腔连通的导线孔(19),电源接口上的电源导线经过底座(3)的内腔、导线孔(19)和导线腔后与灯体(1)内的至少一灯板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包括顶部的底座配合部(14),底座配合部(14)顶部设有用于轴接灯体(1)的轴接孔,灯体(1)的轴接部(6)转动并限位于轴接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营灯,其特征在于,锁定结构包括在灯体(1)和底座(3)的轴接处设置的阻力部(7),阻力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少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智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