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CT设备的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20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学CT设备的防护机构,包括扫描架,所述扫描架的右侧设有扫描床,所述扫描床底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底座,所述扫描床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两个防护架,两个所述防护架分别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上,所述防护架的内顶壁固定有三个防护杆,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扫描床底部正面和背面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固定有两个导向杆。该设备设有防护机构,通过将卡块插入卡槽内,进一步通过弹簧使卡槽与卡槽紧密贴合,从而通过卡块对防护架起到限位作用,并将其固定,同时在支撑架的内顶面固定有防护杆,从而防止病患从扫描床上跌落。从而防止病患从扫描床上跌落。从而防止病患从扫描床上跌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CT设备的防护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学
,具体为一种医学CT设备的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0002]CT是“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机”或“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英文(Computed Tomography)的简称CT,是从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在X线诊断方面的最大突破,是近代飞速发展的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和X线检查摄影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0003]医学CT设备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使用时扫描床将躺卧的成像对象送到扫描架,扫描架设置X射线源和检测器围绕待成像的对象旋转,例如中国专利(公共号:CN 216535328 U)中公开了一种医学CT设备防护机构,该装置多个底座围绕扫描床与扫描架的外围间隔分布,多个立柱的底部一一对应可拆卸地穿设于多个底座的安装孔中,每两个相邻的立柱之间设置一个护栏,护栏的前后两侧通过连接柱穿设于立柱外侧壁连接座的连接孔中,使得护栏与相邻的两个立柱可拆卸连接,将护栏向上提起,使连接柱从连接孔脱离,则护栏与立柱分离,随后将立柱从底座的安装孔向上抽出,护栏及立柱拆卸完成后,维修人员对扫描床及扫描架进行日常维护及检修,避免护栏及立柱阻碍维修人员工作;检修完毕后,先将立柱插入底座的安装孔中,再将护栏的连接柱插入立柱外侧壁连接座的连接孔中,医学CT设备防护机构拆卸及装配简单,易于操作。
[0004]由于CT设备在使用时需要病患平躺在扫描床上,但其中可能会因为病患的年龄较小或精神情况有问题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从而有可能因为身体摆动幅度过大,导致出现从扫描床上跌落的问题,造成安全隐患,上述装置不便于保护患者防止患者从扫描床上跌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学CT设备的防护机构,具备安全性高,防护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不便于保护患者防止患者从扫描床上跌落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学CT设备的防护机构,包括扫描架,所述扫描架的右侧设有扫描床,所述扫描床底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底座,所述扫描床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防护机构;
[0007]此外,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两个防护架,两个所述防护架分别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上,所述防护架的内顶壁固定有三个防护杆,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扫描床底部正面和背面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固定有两个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架,两个所述移动架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连接杆,所述移动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第一铰接架,所述第一铰接架上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远离第一铰接架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架,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架,所述第二铰接架远离铰接杆的一侧固定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活动套装有弹簧,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固定有挡环,所述活动杆
靠近挡环的一端固定有卡块。
[0008]进一步,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开设有供三个防护杆贯穿的贯穿孔,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开设有供防护架左右两端贯穿的通孔。
[0009]进一步,所述防护架呈U字形,所述防护架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插入卡槽并与其紧密贴合。
[0010]进一步,所述移动架正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供两个导向杆贯穿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与导向孔滑动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供活动杆贯穿的限位孔,所述活动杆与限位孔滑动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连接杆远离移动架的一端固定有把手,所述箱体靠近把手的一侧开设有供连接杆贯穿的滑孔。
[0013]进一步,所述箱体呈顶面缺失内部中空状,所述箱体的底面开设有三个供三个所述防护杆贯穿的圆形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学CT设备的防护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设备设有防护机构,通过将卡块插入卡槽内,进一步通过弹簧使卡槽与卡槽紧密贴合,从而通过卡块对防护架起到限位作用,并将其固定,同时在支撑架的内顶面固定有防护杆,从而防止病患从扫描床上跌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箱体的俯视图。
[0018]图中:1扫描架、2扫描床、3底座、4固定板、5防护机构、501防护架、502防护杆、503箱体、504导向杆、505移动架、506连接杆、507第一铰接架、508铰接杆、509第二铰接架、510活动杆、511弹簧、512挡环、513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医学CT设备的防护机构,包括扫描架1,扫描架1的右侧设有扫描床2,扫描床2底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底座3,扫描床2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设有防护机构5。
[0021]应当说明的是,防护机构5可提高CT设备的安全性,当病患躺在扫描床2上时,避免因病患情绪过于激动导致身体摆动幅度过大从而从扫描床2上跌落,使该设备更加安全可靠。
[0022]请参阅图2

3,为了提高该设备的安全性,防护机构5包括两个防护架501,两个防护架501分别设置在两个固定板4上,防护架501的内顶壁固定有三个防护杆502,防护机构5
还包括固定在扫描床2底部正面和背面的箱体503,箱体503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固定有两个导向杆504,两个导向杆50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架505,两个移动架505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连接杆506,移动架50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第一铰接架507,第一铰接架507上铰接有铰接杆508,铰接杆508远离第一铰接架507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架509,两个第二铰接架509,第二铰接架509远离铰接杆508的一侧固定有活动杆510,活动杆510的外表面活动套装有弹簧511,活动杆510的外表面固定有挡环512,活动杆510靠近挡环512的一端固定有卡块513。
[0023]需要理解的是,该防护机构5在病患上下扫描床2时,可拉动两个连接杆506向相背的一侧移动,并带动两个移动架505向相背的一侧移动,进一步通过铰接杆508带动活动杆510向靠近箱体503的一侧移动,并使卡块513解除对防护架501的限位作用,此时防护架501向下移动防护架501的内顶面与固定板4的顶面相贴合,防护架501的顶面与扫描床2的顶面平齐,方便病患上下扫描床2,使用更加方便。
[0024]其中,固定板4的顶面开设有供三个防护杆502贯穿的贯穿孔,固定板4的顶面开设有供防护架501左右两端贯穿的通孔,便于病患在上下扫描床2时,防护架501和防护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CT设备的防护机构,包括扫描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架(1)的右侧设有扫描床(2),所述扫描床(2)底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底座(3),所述扫描床(2)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设有防护机构(5);此外,所述防护机构(5)包括两个防护架(501),两个所述防护架(501)分别设置在两个固定板(4)上,所述防护架(501)的内顶壁固定有三个防护杆(502),所述防护机构(5)还包括固定在扫描床(2)底部正面和背面的箱体(503),所述箱体(503)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固定有两个导向杆(504),两个所述导向杆(50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架(505),两个所述移动架(505)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连接杆(506),所述移动架(50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第一铰接架(507),所述第一铰接架(507)上铰接有铰接杆(508),所述铰接杆(508)远离第一铰接架(507)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架(509),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架(509),所述第二铰接架(509)远离铰接杆(508)的一侧固定有活动杆(510),所述活动杆(510)的外表面活动套装有弹簧(511),所述活动杆(510)的外表面固定有挡环(512),所述活动杆(510)靠近挡环(512)的一端固定有卡块(5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彬邬盛军韩子皋刘小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钧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