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陷性黄土施工用回填碾压装置,包括:载具,所述载具设有可转动的碾压辊,所述载具还设有存土腔、与所述存土腔连通的出料口、落料机构、储水腔、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喷水口、喷洒机构,所述落料机构与所述出料口对接用于开闭所述出料口,所述喷洒机构与所述喷水口对接用于开闭所述喷水口。洒水、回填、碾压同步进行,全部或部分消除黄土的湿陷性,同时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操作简单,节省工时、人力。人力。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陷性黄土施工用回填碾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建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陷性黄土施工用回填碾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干燥气候的黄土地区,其土壤中的水分会渐渐挥发,这就使得土壤中形成了大量大小不等的孔隙,土壤变得松散,当土壤遇水之后,土壤粒子会发生游移补充原有孔隙,湿陷现象由此产生。
[0003]由于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湿陷性黄土将致使建筑物发生倒塌、沉陷及倾斜;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严重后果。例如,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目前有以下影响地基的几个因素:(1)强度及稳定性。当地基的抗剪强度不足以支撑上部结构的自重及附加荷载时,地基就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2)压缩及不均匀沉降。当地基由于上部结构的自重及附加荷载作用而产生过大的压缩变形时,特别是超过管道所能允许的不均匀沉降时,则会引起管道过量下沉,接口开裂,影响管道的正常使用。(3)地震造成的地基土震陷以及车辆的振动和爆破等动力荷载可能引起地基土失稳。(4)地基渗漏量或水力比降超过容许值时,会发生水量损失或因潜蚀和管涌而可能导致管道破坏。
[0004]因此,大部分地区会在施工时重点处理好湿陷性黄土地基。现阶段,在工程建筑时多采用挤密法、强夯法以及预浸水法等措施来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通常是由施工人员人工反复洒水、夯实、回填,轮番作业、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陷性黄土施工用回填碾压装置,洒水、回填、碾压同步进行,全部或部分消除黄土的湿陷性,同时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操作简单,节省工时、人力。
[0006]一种湿陷性黄土施工用回填碾压装置,包括:载具,所述载具设有可转动的碾压辊,所述载具还设有存土腔、与所述存土腔连通的出料口、落料机构、储水腔、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喷水口、喷洒机构,所述落料机构与所述出料口对接用于开闭所述出料口,所述喷洒机构与所述喷水口对接用于开闭所述喷水口。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落料机构包括封口板、以及可往复运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所述载具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封口板连接,所述封口板遮盖所述出料口。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土腔内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从高处向所述出料口倾斜。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具设有与所述载具枢接的安装架,所述碾压辊与所述安装架枢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具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所述存土腔连通。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喷水口与所述碾压辊之间。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具设有手把杆。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水口包括若干雾化喷头,所述喷洒机构包括水泵,所述雾化喷头经过所述水泵与所述储水腔连通。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具还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位于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碾压辊之间。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刮板成V形,所述V形的尖端朝向所述出料口,所述V形的开口端朝向所述碾压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湿陷性黄土施工用回填碾压装置的优点为:
[0017]1、由于当黄土被碾压后,疏松的黄土被压实体积减小,会出现凹陷,因此需要回填。本技术湿陷性黄土施工用回填碾压装置设有碾压辊、存土腔和储水腔,存土腔用于存放泥土,储水腔用于储水。施工时,打开落料机构,存土腔的土经过出料口落下,填补地面的凹陷,用碾压辊将落下的泥土压实,从而保持碾压过的地面平整。同时,根据黄土的含水量和碾压作业的经验,可以打开喷洒机构,储水腔内的水经过喷水口被喷洒到地面,补充黄土中的水分,提高黄土含水量,来增加土壤被碾压后的密度,维持地基稳定。
[0018]2、本技术湿陷性黄土施工用回填碾压装置还设有刮板,随着载具的移动,刮板会把过高土壤推至碾压辊的两侧,使得碾压辊与土壤更加均匀地接触,避免因部分土壤过高而导致碾压辊无法对低处的土壤进行碾压。
[0019]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湿陷性黄土施工用回填碾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湿陷性黄土施工用回填碾压装置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湿陷性黄土施工用回填碾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替代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载具,2、碾压辊,3、存土腔,4、出料口,5、落料机构,6、储水腔,7、喷水口,8、注水口,9、封口板,10、伸缩杆,11、刮板,12、导料板,13、安装架,14、第一轴,15、第二轴,16、进料斗,17、手把杆,18、车轮,19、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7]本技术实施例湿陷性黄土施工用回填碾压装置如图1
‑
3所示。
[0028]湿陷性黄土施工用回填碾压装置包括设有车轮18的载具1。载具1设有可转动的碾压辊2,载具1上设有安装架13,碾压辊2通过第一轴14与安装架13枢接,安装架13通过第二轴15与载具1枢接。
[0029]载具1还设有存土腔3、与存土腔3连通的出料口4、落料机构5、储水腔6、与储水腔6连通的喷水口7、喷洒机构(未在图中示出),落料机构5与出料口4对接用于开闭出料口4,喷洒机构与喷水口7对接用于开闭喷水口7。本实施例湿陷性黄土施工用回填碾压装置设有存土腔3、储水腔6,存土腔3用于存放泥土,储水腔6用于储水,当黄土被碾压后,疏松的黄土被压实体积减小,会出现凹陷,因此需要回填。打开落料机构5,存土腔3的土经过出料口4落下,填补地面的凹陷,用碾压辊2将落下的泥土压实,从而保持碾压过的地面平整。同时,根据黄土的含水量和碾压作业的经验,可以打开喷洒机构,储水腔6内的水经过喷水口7被喷洒到地面,补充黄土中的水分,提高黄土含水量,来增加土壤被碾压后的密度,维持地基稳定。
[0030]载具1设有手把杆17。拉动或推动手把杆17可以移动载具1,使碾压辊2对地面的不同位置进行碾压。
[0031]喷水口7包括若干雾化喷头,喷洒机构包括水泵,水泵的进口通过水管与储水腔6连通,水泵的出口通过水管与雾化喷头连通,雾化喷头经过水泵与储水腔6连通。打开水泵时,雾化喷头喷出水雾均匀地洒在地面,使黄土均匀湿润。本实施例中,喷洒机构是水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陷性黄土施工用回填碾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具,所述载具设有可转动的碾压辊,所述载具还设有存土腔、与所述存土腔连通的出料口、落料机构、储水腔、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喷水口、喷洒机构,所述落料机构与所述出料口对接用于开闭所述出料口,所述喷洒机构与所述喷水口对接用于开闭所述喷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施工用回填碾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机构包括封口板、以及可往复运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所述载具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封口板连接,所述封口板遮盖所述出料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施工用回填碾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土腔内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从高处向所述出料口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施工用回填碾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设有与所述载具枢接的安装架,所述碾压辊与所述安装架枢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伟洲,谭洪周,严义,梁文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顺茵绿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