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给支撑模块、执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93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给支撑模块、执行装置。进给支撑模块包括:滑柱;支撑架,支撑架设在滑柱上且至少两个,所有支撑架中位于一端的支撑架为第一支撑架且固定连接在滑柱上,除第一支撑架外其余支撑架上均设有滑孔,带滑孔的支撑架通过滑孔可滑动地套在滑柱上;限程组件,限程组件与至少两个支撑架相连;支撑导引件,至少两个支撑架上设有支撑导引件,支撑导引件在支撑架上可拆卸,支撑导引件上设有用于支撑细长物体的导槽。该进给支撑模块使得细长物体不易弯折,同时方便操作。通过将支撑导引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支撑架上,可方便拆装、更换新的支撑导引件,提高了进给支撑模块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给支撑模块、执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进给支撑模块、执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所述细长物体因其结构特性可以通过细长空间进行作业,例如,医生对病患进行介入手术时,通常先通过血管穿刺将鞘管插入血管中,建立介入治疗的内外通道入口,然后通过鞘管,将导管和导丝插入血管中找到具体的病灶位置,从而进行治疗或放入支架等,如通过导管后端注入检查或治疗用的液体(如造影液)等。
[0003]相关技术中,所述细长物体如导管直接由设在驱动台上的驱动盒送至鞘管中。然而,由于驱动台体积较大,靠近鞘管传送导管时,操作不便。若驱动台不靠近鞘管,则需要将导管伸出驱动盒一定长度才能传送至鞘管中。但导管伸出驱动盒的部分由于自身刚性不足可能引起弯折,导管动作的稳定性、位置控制的精确性都会降低,影响手术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进给支撑模块,进给支撑模块为所述细长物体提供支撑,使得所述细长物体沿进给方向和/或其反方向移动时不易弯折,同时方便操作。
[0005]本技术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进给支撑模块的用于介入手术的执行装置。
[000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进给支撑模块,包括:滑柱,滑柱适于沿所述细长物体的进给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在滑柱上,所述支撑架为沿滑柱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至少两个,所有所述支撑架中位于一端的所述支撑架为所述第一支撑架且固定连接在滑柱上,除所述第一支撑架外其余所述支撑架上均设有所述滑孔,带所述滑孔的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滑孔可滑动地套在滑柱上;限程组件,限程组件与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架相连,以限制相连的所述支撑架之间的最大距离;支撑导引件,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支撑导引件,支撑导引件在所述支撑架上可拆卸,支撑导引件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细长物体的导槽。
[0007]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用于介入手术的执行装置,包括:驱动台,驱动台的一侧为近术侧;驱动盒,驱动盒设在驱动台上,驱动盒用于推送和旋转所述细长物体;进给支撑模块,进给支撑模块为本技术任一实施例的进给支撑模块,进给支撑模块位于驱动台的近术侧,且滑柱可移动地连接在驱动台上,所述第二支撑架与驱动台相固定;进给驱动组件,进给驱动组件设在驱动台上且与滑柱相连,用于驱动滑柱在进给方向和/或其反方向上移动。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通过设置进给支撑模块,可以根据所述细长物体的进给或退出的需要调节滑柱的移动方向,使所述支撑架的距离适应性地变化,限程组件的整体长度适应性变化,支撑导引件的支撑位置同样也适应性地变化。尤其当支撑导引件为至少两个时,对所述细长物体的支撑位置距离也能适应性变化。这样所述细长物体在进
给或退出时可得到有效支撑,支撑位置可以灵活调节,使所述细长物体不易弯折。而且这种进给支撑模块相对于人力支撑而言,其支撑稳定性、支撑位置调节的精确性更高,还能到达人力支撑不便的位置进行支撑。
[0009]另外这种进给支撑模块,即使需要的支撑距离较长,进给支撑模块仍能控制在较小体积内,便于在所述细长物体进给或退出时近距离操作。例如当进给支撑模块用于支撑介入手术用的所述细长物体,进给支撑模块即使相对于手术对象较近,对于周围医护人员、机器设备的干涉较小,方便进给支撑模块靠近手术对象支撑所述细长物体。
[0010]通过将支撑导引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可方便拆装、更换新的支撑导引件。当对所述细长物体的卫生条件较高,每一次使用时,更换新的所述细长物体同时也便于进给支撑模块上更换新的支撑导引件。另外,可以将进给支撑模块匹配具有不同尺寸导槽的支撑导引件,当需要支撑不同规格的所述细长物体时,可以在进给支撑模块上更换相适配的支撑导引件,由此提高了进给支撑模块的实用性。
[0011]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2]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3]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介入手术的执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细长物体与进给支撑模块、进给驱动组件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支撑架与第二导引件的装配结构图;
[0016]图4是图4所示的所述支撑架与第二导引件的装配分解图;
[001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支撑架的一个方向示意图;
[0018]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个方向示意图;
[0019]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支撑架的又一个方向示意图;
[0020]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导引件的一个方向示意图;
[0021]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导引件的另一个方向示意图;
[0022]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导引件的一个方向示意图;
[0023]图1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剪叉式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2是图11中剪叉式连杆组件的局部图;
[0025]图13是一个实施例的剪叉式连杆组件伸至最长时的示意图;
[0026]图14是图13所示实施例的剪叉式连杆组件缩至最短时的示意图;
[0027]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两根单杆的连接结构图;
[0028]图1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进给驱动组件、滑柱等结构的分解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执行装置100、
[0031]驱动台1、端板11、驱动台板12、防尘罩13、折边131、方管腔14、直线导轨15、滑块16、
[0032]驱动盒2、
[0033]进给驱动组件4、丝杠41、螺母42、滑台43、卡槽431、驱动电机44、
[0034]进给支撑模块5、
[0035]所述支撑架51、横杆501、竖杆502、所述第一支撑架511、所述第二支撑架512、所述滑孔513、第一所述滑孔5131、第二所述滑孔5132、插槽517、插口5171、销孔5172、穿孔5173、第一开口5174、第二开口5175、安装孔518、第一安装孔5181、第二安装孔5182、轴孔519、
[0036]限程组件52、转杆对521、A转杆(图中以字符A、A

示意)、B转杆(图中以字符B、B

示意)、杆链(图中以字符L、L

示意)、单杆522、架接点Lp、杆接点Lq、转接结构523、杆孔5231、杆轴5232、挡片5233、夹片5234、内层杆W1、外层杆W2、转轴525、
[0037]滑柱53、第一滑柱531、第二滑柱532、
[0038]支撑导引件54、第一导引件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给支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柱,所述滑柱适于沿细长物体的进给方向延伸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在所述滑柱上,所述支撑架为沿所述滑柱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至少两个,所有所述支撑架中位于一端的所述支撑架为第一支撑架且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柱上,除所述第一支撑架外其余所述支撑架上均设有滑孔,带所述滑孔的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滑孔可滑动地套在所述滑柱上;限程组件,所述限程组件与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架相连,以限制相连的所述支撑架之间的最大距离;支撑导引件,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所述支撑导引件,所述支撑导引件在所述支撑架上可拆卸,所述支撑导引件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细长物体的导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给支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导引件包括至少一对夹板,同对所述夹板之间限定出所述导槽,同对所述夹板之间具有开合口;所述开合口为所述导槽的缩口,且在外力作用下同对所述夹板至少一者能够弹性变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给支撑模块,其特征在于,同对的所述夹板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夹板为S形或C形,同对两个所述夹板的一端相连且连接处呈圆弧形,同对两个所述夹板的另一端形成所述开合口;所述夹板一体形成在所述支撑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给支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支撑导引件两者中,一者上设有插槽,另一者上设有插入所述插槽的插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给支撑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动销,所述止动销设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插板上设有止动槽,所述止动销的一端插在所述止动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给支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内壁上设有销孔,所述止动销的一端插在所述销孔内,所述止动销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插槽内且插入所述止动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给支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在所述支撑架上沿上下方向贯通设置;所述支撑架的表面设有穿孔,所述穿孔连通所述插槽且正对所述销孔,所述穿孔用于所述止动销插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给支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程组件包括剪叉式连杆组件和柔性绳中至少其一。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给支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程组件包括剪叉式连杆组件,所述剪叉式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一副转杆对,每副所述转杆对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所述转杆对包括A转杆和B转杆,所述A转杆的一端和所述B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A转杆的另一端与两个所述支撑架中的一个转动连接,所述B转杆的另一端与两个所述支撑架中的另一个转动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进给支撑模块,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健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