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打草头及打草机,所述打草头包括底座、线盘罩、驱动组件及绕线组件,底座内设有放线摆杆,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轴、单向轴承以及固定在所述驱动轴上的拨钮,绕线组件包括绕线盘和缠绕在绕线盘上的打草绳,绕线盘的朝向放线摆杆一侧设有内侧定位棘齿轮和外侧定位棘齿圈,当驱动轴正常转动时,单向轴承带动底座和绕线盘同步转动,放线摆杆的第一端与内侧定位棘齿轮啮合;当驱动轴降低转速时,绕线盘与驱动轴产生相对转动,拨钮拨动放线摆杆的第二端,使放线摆杆的第一端朝向外侧定位棘齿圈移动以脱离内侧定位棘齿轮,绕线盘上的打草绳被释放。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打草头能够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实现自主放线。线。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草头及打草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打草头及应用该打草头的打草机,属于园林工具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打草机是一种园林工具,用于对草坪进行修剪。目前的打草机主要采用细尼龙做成的打草绳作为切割器具,采用打草绳作为切割器具时往往涉及到打草绳的放线问题,一般的打草绳放线机构采用手动放线,每按一次放线锁钮就可将绳端往外拉一次,但是这种放线方式需要在打草机停转状态下才能进行,操作麻烦,使用非常不便。
[0003]当然,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自动放线机构来实现打草绳的自动放线,但是这些自动放线机构大部分都是被动的放线,即每次打草机在启动和停止过程中来实现放线,这样的弊端就是会造成打草绳的浪费,也没有使用者自主放线的功能。
[000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打草头提出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草头,该打草头能够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实现自主放线。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打草头,包括:
[0007]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放线摆杆,所述放线摆杆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
[0008]线盘罩,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线盘罩之间形成收容空间;
[0009]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轴、单向轴承以及固定在所述驱动轴上的拨钮,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底座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单向轴承夹持于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底座之间,以带动所述底座转动;以及
[0010]绕线组件,包括绕线盘和缠绕在所述绕线盘上的打草绳,所述绕线盘的朝向放线摆杆一侧设有内侧定位棘齿轮和外侧定位棘齿圈,所述放线摆杆的第一端配置为与所述内侧定位棘齿轮和所述外侧定位棘齿圈相配合;
[0011]当所述驱动轴以初始速度转动时,所述单向轴承带动所述底座和所述绕线盘同步转动,所述放线摆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内侧定位棘齿轮啮合;当所述驱动轴降低转速时,所述绕线盘与所述驱动轴产生相对转动,所述拨钮拨动所述放线摆杆的第二端,使所述放线摆杆的第一端朝向所述外侧定位棘齿圈移动以脱离所述内侧定位棘齿轮,所述绕线盘上的打草绳被释放。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线摆杆呈V字型设置,包括第一摆动部、第二摆动部以及连接第一摆动部和第二摆动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摆动部的末端,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摆动部的末端。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摆动部设有自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绕线盘突伸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配置为与所述内侧定位棘齿轮和所述外侧定位棘齿圈配合。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设有贯通的过孔,所述底座对应设有
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过孔,使得所述放线摆杆与所述底座连接并能够绕所述定位柱旋转。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钮包括套设在所述驱动轴外侧的本体部和自所述本体部向外突伸的拨动部,所述拨动部用于拨动所述放线摆杆的第二端。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锁紧件和转动轴承,所述锁紧件与所述驱动轴的末端锁紧固定,所述转动轴承套设在所述驱动轴的外侧并位于所述锁紧件与所述拨钮之间。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绕线盘套设在所述驱动轴的外侧,并包括自下而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绕线板、第二绕线板和第三绕线板,所述第一绕线板与所述第二绕线板之间形成有第一绕线腔,所述第二绕线板与所述第三绕线板之间形成有第二绕线腔,所述打草绳缠绕在所述第一绕线腔和所述第二绕线腔内。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侧定位棘齿轮和所述外侧定位棘齿圈设置在所述第三绕线板的朝向所述放线摆杆一侧。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供打草绳穿出的出线孔,所述出线孔设置有相对的两个,且分别对应所述第一绕线腔和所述第二绕线腔,以供所述第一绕线腔和第二绕线腔内的打草绳伸出所述底座。
[0020]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打草机,该打草机能够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实现自主放线。
[002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打草机,包括本体部和连接在所述本体部末端的打草头,所述打草头包括:
[0022]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放线摆杆,所述放线摆杆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
[0023]线盘罩,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线盘罩之间形成收容空间;
[0024]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轴、单向轴承以及固定在所述驱动轴上的拨钮,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底座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单向轴承夹持于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底座之间,以带动所述底座转动;以及
[0025]绕线组件,包括绕线盘和缠绕在所述绕线盘上的打草绳,所述绕线盘的朝向放线摆杆一侧设有内侧定位棘齿轮和外侧定位棘齿圈,所述放线摆杆的第一端配置为与所述内侧定位棘齿轮和所述外侧定位棘齿圈相配合;
[0026]当所述驱动轴以初始速度转动时,所述单向轴承带动所述底座和所述绕线盘同步转动,所述放线摆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内侧定位棘齿轮啮合;当所述驱动轴降低转速时,所述绕线盘与所述驱动轴产生相对转动,所述拨钮拨动所述放线摆杆的第二端,使所述放线摆杆的第一端朝向所述外侧定位棘齿圈移动以脱离所述内侧定位棘齿轮,所述绕线盘上的打草绳被释放。
[002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线摆杆呈V字型设置,包括第一摆动部、第二摆动部以及连接第一摆动部和第二摆动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摆动部的末端,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摆动部的末端。
[002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摆动部设有自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绕线盘突伸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配置为与所述内侧定位棘齿轮和所述外侧定位棘齿圈配合;所述连接部设有贯通的过孔,所述底座对应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过孔,使得所
述放线摆杆与所述底座连接并能够绕所述定位柱旋转。
[002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钮包括套设在所述驱动轴外侧的本体部和自所述本体部向外突伸的拨动部,所述拨动部用于拨动所述放线摆杆的第二端。
[003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绕线盘套设在所述驱动轴的外侧,并包括自下而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绕线板、第二绕线板和第三绕线板,所述第一绕线板与所述第二绕线板之间形成有第一绕线腔,所述第二绕线板与所述第三绕线板之间形成有第二绕线腔,所述打草绳缠绕在所述第一绕线腔和所述第二绕线腔内,所述内侧定位棘齿轮和所述外侧定位棘齿圈设置在所述第三绕线板的朝向所述放线摆杆一侧。
[003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供打草绳穿出的出线孔,所述出线孔设置有相对的两个,且分别对应所述第一绕线腔和所述第二绕线腔,以供所述第一绕线腔和第二绕线腔内的打草绳伸出所述底座。
[003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打草头在正常转速下工作时,可以利用驱动轴带动单向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放线摆杆,所述放线摆杆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线盘罩,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线盘罩之间形成收容空间;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轴、单向轴承以及固定在所述驱动轴上的拨钮,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底座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单向轴承夹持于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底座之间,以带动所述底座转动;以及绕线组件,包括绕线盘和缠绕在所述绕线盘上的打草绳,所述绕线盘的朝向放线摆杆一侧设有内侧定位棘齿轮和外侧定位棘齿圈,所述放线摆杆的第一端配置为与所述内侧定位棘齿轮和所述外侧定位棘齿圈相配合;当所述驱动轴以初始速度转动时,所述单向轴承带动所述底座和所述绕线盘同步转动,所述放线摆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内侧定位棘齿轮啮合;当所述驱动轴降低转速时,所述绕线盘与所述驱动轴产生相对转动,所述拨钮拨动所述放线摆杆的第二端,使所述放线摆杆的第一端朝向所述外侧定位棘齿圈移动以脱离所述内侧定位棘齿轮,所述绕线盘上的打草绳被释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摆杆呈V字型设置,包括第一摆动部、第二摆动部以及连接第一摆动部和第二摆动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摆动部的末端,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摆动部的末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部设有自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绕线盘突伸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配置为与所述内侧定位棘齿轮和所述外侧定位棘齿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贯通的过孔,所述底座对应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过孔,使得所述放线摆杆与所述底座连接并能够绕所述定位柱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包括套设在所述驱动轴外侧的本体部和自所述本体部向外突伸的拨动部,所述拨动部用于拨动所述放线摆杆的第二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锁紧件和转动轴承,所述锁紧件与所述驱动轴的末端锁紧固定,所述转动轴承套设在所述驱动轴的外侧并位于所述锁紧件与所述拨钮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盘套设在所述驱动轴的外侧,并包括自下而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绕线板、第二绕线板和第三绕线板,所述第一绕线板与所述第二绕线板之间形成有第一绕线腔,所述第二绕线板与所述第三绕线板之间形成有第二绕线腔,所述打草绳缠绕在所述第一绕线腔和所述第二绕线腔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定位棘齿轮和所述外侧定位棘齿圈设置在所述第三绕线板的朝向所述放线摆杆一侧。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供打草绳穿出的出线孔,所述出线孔设置有相对的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兜石,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