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内多能源综合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478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内多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包括集热模块、主动通蓄热水箱、地热管,蓄热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水泵的出水口连接第一水管,蓄热水箱上设置有第二水管;集热模块包含第一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水管与第一入水口连接,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二水管与蓄热水箱连接;第一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地热管的入水口通过第三水管与蓄热水箱连接,第三水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地热管的出水口通过第四水管与蓄热水箱连接,第四水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还包括酿热池。与传统技术相比,充分利用了太阳能、温室内的空气余热以及生物质能源,提高热量利用率的同时节约了电能的投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温室大棚。棚。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内多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工程
,涉及温室太阳能利用技术和生物质能源发酵技术,蓄热量作用于作物根系。具体涉及一种温室内多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太阳能利用技术的不断成熟,温室中太阳能的利用也开始得到普遍发展,包括直接吸收太阳能或吸间接收空气中富余的太阳能。但单一的太阳能利用系统存在太阳能利用效率低的情况,且难以在多云、雨雪等太阳辐射低以及更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蓄集足够的热量。
[0003]好氧发酵可以有效地利用农业废弃物,借助好氧微生物对其进行降解,释放热量,生产有机肥,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且在其微生物降解有机质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在高温期一般可达到55℃

65℃。这部分高热量大多逸散出去,未被有效利用。如果将其作为备用热源加入到放热系统中,在光照不足时对其热量进行收集和储存,用于夜间作物根系的加热,可以提高夜间根系的同时减少温室夜间电加热的投入。但单一的生物质发酵也存在局限性和时效性,一般情况下,温度在40℃以上可维持60d左右,且经过太阳能和空气余热加热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内多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模块、地热管(1)、蓄热水箱(2);所述蓄热水箱(2)内设置有水泵(3),所述水泵(3)的出水口连接第一水管(4),所述蓄热水箱(2)上设置有第二水管(5);所述集热模块包含第一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水管(4)与所述第一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二水管(5)与所述蓄热水箱(2)连接;所述第一水管(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6),所述第二水管(5)上设置有第二阀门(7);所述地热管的入水口通过第三水管(8)与所述蓄热水箱(2)连接,所述第三水管(8)上设置有第三阀门(9),所述地热管(1)的出水口通过第四水管(10)与蓄热水箱(2)连接,所述第四水管(10)上设置有第四阀门(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内多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酿热池组件(12),酿热池组件(12)包含第二入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入水口通过第五水管(13)与所述第二水管(5)连接在第二阀门(7)后,所述第五水管(13)上设置有第五阀门(14),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第六水管(15)与蓄热水箱(2)连接,第六水管(15)上设置有第六阀门(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内多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七水管(17),所述第七水管(17)上设置有第七阀门(18);所述第七水管(17)的一端在第一阀门(6)前与第一水管(4)连接,第七水管(17)的另一端在第五阀门(14)后与第五水管(1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室内多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酿热池组件(12)包括池体,池体内设置有悬置的透气板,透气板上载有发酵物料,所述透气板的下方设置有带孔风管,所述池体的内壁布有酿热池水管,酿热池水管的入水口连接第二入水口,酿热池水管的出水口连接第二出水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内多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模块包括多个集热板(19)和口琴管散热器(20),所述口琴管散热器(20)悬挂在温室内,多个集热板(19)并联在温室大棚南侧,多个集热板(19)的入水口和口琴管散热器(20)的入水口均与第一水管(4)连接,多个集热板(19)的出水口和口琴管散热器的出水口均与第二水管(5)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内多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水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晏飞石苗杨士晔刘鑫王笛毕纪元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